貴州省射擊射箭運動管理中心
對于氣手槍訓練而言,科學訓練既是一種創造性的實踐活動,同時也是一種極具指導意義的訓練理念,是提高氣手槍訓練質量和訓練成效的有效途徑。因此,氣手槍教練員不但要了解科學訓練、重視科學訓練,還要注意在日常的氣手槍訓練實踐中真正貫徹實施科學訓練。那么,在氣手槍訓練中科學訓練應如何實施?怎樣才能夠取得理想實施成效?為了厘清上述問題,本文就結合氣手槍運動訓練的特點,闡述了實施科學訓練的幾點經驗。
要在氣手槍訓練中實施科學訓練,首先必須要深入理解科學訓練的內涵,明確科學訓練的本質和特點。那么,科學訓練究竟是怎樣的訓練?具體到氣手槍訓練而言,科學訓練指的就是在遵循氣手槍運動訓練客觀規律的基礎上,以多學科知識為指導,以各種現代化科技成果為依托開展的、高質量、高效率的訓練活動,主要包括以下幾個要點:
(1)科學訓練是遵循運動訓練客觀規律的訓練活動。遵循運動訓練的客觀規律,是科學訓練最重要的內涵,同時也是其最關鍵的特點。仍然以氣手槍訓練為例,要在氣手槍訓練中實施科學訓練,教練員首先要深刻認識氣手槍訓練的客觀規律,了解氣手槍訓練中內在的、本質的內容,然后遵循這些客觀規律去開展訓練活動,將這些客觀的、內在的、本質的規律和內容切實付諸于訓練實踐之中。
(2)科學訓練是以多學科知識為指導開展的訓練活動。科學訓練是以多學科知識為指導開展的,重視并強調多學科知識在訓練活動中的創造性運用。具體到氣手槍訓練而言,要做到科學訓練,教練員不但要關注運動員的技術動作,同時還要注意運用運動生理學、運動心理學以及教育學等多個學科的知識來指導訓練活動的開展,通過多學科知識的創造性運用來優化訓練活動,提高訓練成效。
(3)科學訓練是以各種現代科技成果為依托開展的訓練活動。重視各種現代科技成果在訓練中的應用,是科學訓練的又一個重要特征。科學訓練是一種創造性的活動,而關注現代科技成果、積極實踐各種現代科技成果則是確保創造性的主要方式。在氣手槍訓練中,各種現代科技成果的運用,如:電腦測試儀、射擊測穩儀、紅外線測試儀等等,不但能夠優化訓練方法,而且還能夠更直觀、更準確的量化運動員的練習效果,為有針對性的、個性化的訓練指導提供參考。由此可見,科學訓練離不開現代科技成果的支撐,是依托于現代科技成果開展的高質量、高效率的訓練活動。
運動負荷是影響訓練成效的一個至關重要的指標,離開運動負荷談運動訓練永遠無法達到科學訓練的目的。那么要在氣手槍訓練中實施科學訓練,多大的運動負荷是合理的?是否存在恒定的量化標準?什么樣的運動負荷才算是大運動負荷?簡單而言,不同運動員各自的身體素質不同、技術水平不同,那么在開展運動訓練活動時其所能夠承受的負荷能力也不同,在這個過程中存在一個“臨界值”,在這個臨界值以內的運動負荷就是運動員能夠承擔的運動負荷,超過這個臨界值的運動負荷就是超出了運動員所能夠承擔的運動負荷范圍,或者說這個“臨界值”就是從生理界限轉變為病理界限的點。具體到氣手槍訓練之中,大負荷指的就是已經接近或者是達到或超過了氣手槍運動員所能夠承受的臨界值的運動負荷。與此相對應的,大負荷訓練指的就是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所承受的運動負荷已經接近、達到或者是超過了其所能承受運動負荷“臨界值”的運動訓練,例如:極限負荷訓練、超極限負荷訓練都是典型的大負荷訓練。
但是,在氣手槍訓練中實施科學訓練時要注意,科學訓練指的并不是大負荷訓練,大負荷訓練并不是科學訓練必不可少的構成要素。實際上,科學訓練強調的是運動負荷的科學把握,追求的是符合運動員運動訓練實際和發展需求的、適宜的、合理的刺激。所以,在氣手槍訓練中實施科學訓練中,運動負荷的安排同樣要遵循符合運動員發展實際、適宜、合理等幾個基本原則,掌握不同運動員所能夠承擔的運動負荷“臨界值”,切忌盲目追求過高過大的運動負荷,否則過猶不及,不但不利于氣手槍運動員技術水平的提高,甚至還可能造成安全隱患,引發運動損傷等問題。
另外,在氣手槍訓練中安排和調節運動員的訓練負荷時還要注意,運動員適宜的運動負荷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會隨著訓練計劃的推進和運動員身體素質、技術水平等的提高而變化的。這是因為,從運動能量的角度來分析,氣手槍運動訓練的過程實際上就是運動員借助訓練活動不斷積累生物能量的過程,競技比賽則是釋放所積累的能量的過程。在日常運動訓練中所積累的能量越多,那么在競技比賽總所能夠釋放的能力也就越多,運動成績就越好。而這個過程離不開運動負荷所帶來的刺激。運動員在剛剛接觸到某一負荷的運動訓練時,這一運動訓練能夠為其機體帶來刺激,促進其能量的積累和運動水平的提高。但是在訓練持續一段時間之后,隨著運動員運動水平的提高,其機體已經適應了該運動負荷,繼續沿用這一運動負荷已經無法給運動員帶來有效的刺激,相應的其能量的積累和運動水平的提高也會因此放緩,顯然不利于運動員成長。那么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繼續保證運動員能量積累和運動水平快速提高的狀態,就需要給予新的、更大的負荷刺激。從這個角度來分析,要進行氣手槍訓練的科學訓練,就要理解“確定運動負荷——適應運動負荷——積累儲備——加大運動負荷——再次適應運動負荷——再次進行積累儲備”的原理,并根據這一科學原理為運動員制定有針對性的訓練計劃,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充分挖掘運動員的運動潛能。具體到訓練實踐而言,要貫徹落實這一基本科學原理,可以采用“負荷漸進法”,分層、逐漸提高運動員的訓練負荷。但要注意雖然是“負荷漸進法”,運動員運動水平提高和運動負荷適應的過程并不是線性的,而是階段性的,只有當在某一階段積累了足夠多的能量,達到了這一階段的上限時,才能夠進一步下一個階段,實現階段提升,所以在達到階段提升之前切忌急躁冒進,要始終踏實積累、夯實基礎。
“科學訓練”和“訓練經驗”兩者并不是相互對立的,恰恰相反,“科學訓練”往往來源于“訓練經驗”的不斷積累,“訓練經驗”則是“科學訓練”不斷創新發展的基石。這是因為,在訓練經驗中,不但有感性的、個性的成分,同時也有理性的、共性的內容,而科學訓練就多是從訓練經驗中理性、共性內容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是對訓練經驗進行提煉升華的結果。因此,在氣手槍訓練中實施科學訓練時,一定要注意不要走向極端,將科學訓練與訓練經驗對立起來,倡導“科學訓練”并不是對“訓練經驗”的全盤否定。實際上,訓練經驗,是將科學的訓練理念和個性化的訓練實踐連接起來的重要環節,應該將兩者有機的融合起來。例如:在開展訓練實踐的過程中,既要以科學的理念和多元的學科知識為指導,同時也要注意不斷的對所開展的訓練實踐進行觀察思考、分析總結,以盡可能的積累更多的訓練經驗。反過來,在開展科學訓練時也要注意從已有的訓練經驗出發,吸取訓練經驗中精華,通過訓練經驗的合理運用確保科學訓練的順利實施,從而實現“以訓練經驗促科學訓練,借助科學訓練積累訓練經驗”的良性循環。
綜合全文分析可知,要在開展氣手槍訓練的過程中做到科學訓練,必須要深入理解科學訓練的內涵、特征和基本要求,并能夠將科學訓練和訓練經驗有機的結合起來,根據不同運動員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訓練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