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衛鋒
焊接是現代制造業中的一門生產技術,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根據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要求以及焊接行業發展趨勢,未來焊接勞動力的需求數量可能在百萬以上,據權威統計焊工主要來源于五年制高職院校,所以,應該重視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的發展,注重提高人才綜合素質,才能更好的滿足社會需求。
然而,近年來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逐漸遇冷,畢業生不能完全適應崗位需求,所以需要重新審視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合理性,添加一些“新鮮血液”,提升專業的競爭力和影響力。本人多年來一直對五年制焊接專業的職業體能進行探索研究,研究成果證明:有針對性的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對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人才培養具有重要的意義。
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水平的影響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師資水平、實訓教學條件、學生生源水平等。多年研究發現職業體能因素對人才培養質量影響是巨大的,但是卻未得到足夠多的重視。
焊接專業的學生工作環境相對較差,活兒苦、臟、累。在焊接實訓中,練習平角焊、立角焊基本技術時,學生平均需蹲著連續工作20分鐘左右;練習焊條立對接、CO2立對接技術時,學生平均需蹲著連續工作40分鐘左右;而在焊接技能大賽中的焊條仰對接、CO2橫對接、氬弧焊異種鋼等項目,比賽時長都在3個小時左右,連續作業強度大,對學生身體要求極高。然而大部分學校在焊接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沒有重視學生職業體能的培養,不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的后果是學生有技術沒有體能,在不良勞動環境條件下的耐受力、適應能力較差、技術發揮不穩定。
《焊工國家職業標準》指出焊接職業能力特征是:具有一定的學習理解和表達能力;手指、手臂靈活,動作協調;視力良好,具有分辨顏色色調和濃淡的能力。這些即包含了焊接專業學生應該具備的職業體能。
常規的體育教學旨在掌握體育技能,發展學生一般體能,只有經過系統的、有針對性的教學才能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滿足焊接專業的特殊需求。而目前省內高職院校專業課程的建設只是圍繞專業教材、實訓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沒有重視發展學生職業體能的體育教學的改革,基本只是開設常規體育教學。故而,學生的職業體能得不到長期的、針對性的、有效的鍛煉,身體素質不能滿足工作崗位的需求。
焊接專業屬于特殊行業,工作環境差、工作強度大。焊接的過程中需要穩定的身體姿態才能保證技術的穩定發揮,身體活動的部位、動作軌跡相對局部、固定重復,長時間勞作對身體造成的局部疲勞或畸形發育使得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職業病,最常見是腰間盤突出、腰肌勞損。焊接施工中還會產生一定的光輻射、煙塵、有害氣體和環境噪聲,也會對心肺功能、呼吸系統等身體機能造成一定影響。多年研究發現,幾乎每個學校在開展焊接實訓、焊接集訓和工學結合的過程中都有學生出現不同程度的職業病,卻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沒有認真進行反思和總結,沒有積極采取措施去預防職業病,防患于未然。
綜上,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諸多問題,希望焊接領域的專家學者能引起足夠的重視,要注重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構建有針對性的體育教學體系,積極預防焊接帶來的職業病,優化人才培養方案,提升焊接專業的建設特色。
通過對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職業特點和社會需求的調查分析,通過對學校五年制焊接專業學生生理分析及對常州鐵道高等職業技術學校體育課程的現狀調查分析,研究發現在五年高職焊接專業的人才培養中,創新體育課程職業體能教學體系,重視發展學生的職業體能的重要性。所以人才培養應以培養職業能力為目標,以社會實際需求為依據,發展焊接專業學生的職業體能,促進焊接技術的學習和發揮,提高獨立生產過程中的工作能力,積極預防職業病,推動體育課程職業體能教學體系建設和焊接專業的發展。
焊接專業勞作特點具有惡劣環境下埋頭苦干、勇于創新的不畏勞苦的職業精神。而現在的學生家庭生活條件都比較好,從小到大不知道什么叫苦,更不能吃苦,這是不利于焊接專業的人才培養的。
職業體能教學體系,一方面可以讓學生了解并深刻認識什么是職業體能,知道預防焊接職業病的意義,激發他們的鍛煉積極性。另一方面,利用耐久跑、越野跑等內容,通過持續負荷法和重復訓練法等體育訓練手段,不斷調整運動的強度,發展學生的有氧耐力,鍛煉學生的意志力,培養學生的意志品格。千錘百煉方可磨出好劍,學生也是如此。良好的意志品質對于焊接專業學生十分重要的,不僅對當下的學習成長有著幫助,對未來艱苦的工作生活更有著重要的作用。
把發展學生職業體能和提高職業技能相結合,將職業技能所包含的一般操作技能、特殊技能和心理技能,通過體育的形式,有機的融合在一起,在滿足體育教學的教育功能的同時,能夠兼顧職業技能的培養,從而提高學生掌握職業技能的能力。
焊接專業的學生需要的職業體能應具有較強的手指力量、上肢力量;具有較好的腿部、腹背部力量和耐力。有針對性的職業體能鍛煉,可以提高學生的職業體能。而學生具備了良好的職業身體素質,在焊接過程中才能長時間保持一個技術動作,有利于學生焊接技術的穩定發揮,從而提高學生焊接能力。
目前我國處于高速發展時期,職業病防治形勢比較嚴峻,盡管已經引起國家重視,但職業病的發病率依然很高。如何預防職業病、減少職業病給人們身心健康帶來的影響和傷害,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心的話題。職業院校是培養新時代工匠的重要場所,更應該重視職業病的預防。
五年制高職學生處于青春發育期,進行職業體能的鍛煉可以改變身體形態,可以減少學生因肥胖、下肢力量差蹲不下去的問題;可以改善身體機能,預防和避免職業活動對呼吸器官、中樞神經系統等造成的損傷;可以提高運動技能,培養焊接所需的力量、耐力和靈敏等;可以提高綜合素質,提高學生身心健康水平和社會適應能力。所以有針對性的、有系統性的進行職業體能的鍛煉,不但能提高職業體能亦能預防職業病。
體育教育是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前的最后一站。所以學校應該從學生實際需要出發,從職業教育培養方向出發,培養學生掌握體育運動技能、運動習慣和終身體育意識。為實現為社會輸送高技能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五年制高職院校要緊跟全國職教改革的步伐,以焊接職業能力為導向,開展體育教學,加快體育教學體系的構建,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職業核心素質。
職業體能教學體系的構建優化了五年制高職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專業課程建設應密切聯系體育、體能的路徑,創新了發展焊接專業的思路。以職業體能為視角,以社會對焊接專業人才的需求為基礎,優化焊接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以培養應用型、技能型人才為導向,以構建職業體能教學體系為依托形成焊接專業特色,推進焊接專業的發展。
為滿足社會對焊接專業學生高素質人才的需求,我們應重視并加強職業體能的教學,注重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社會輸送高素質的應用型焊接人才。五年制高職在落實“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辦學方針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觀念,不斷更新教學內容,積極探索體育教學和專業建設的融合方式,提高學生綜合素質,適應崗位需要和社會需求,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強大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