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芮
(陜西省西安市新城區八府莊小學 陜西 西安 710000)
小學是基礎教育的初步階段,對學生將來各方面的素質品德有著極大的影響和作用,并且由于小學生在思想上還未形成自我的人生觀、價值觀,因此,不僅要求在學校課堂上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同時也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采取一定的教學措施來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品格素質。為培養學生共享意識與團結合作能力,需要充分利用模范標桿的作用,以少先隊為代表,確立以傳承絲路精神為主題的活動課,開展一系列的實踐活動。
在活動開展之初,需要創設符合主題的課堂情境,來使學生置于一定的真實場景中,深刻體會其中的內涵與現實意義。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注意力難以在長時間內集中,需要一定的引導方法來激發學生的興趣,而當學生融入模擬的實際情境時,能夠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加深對活動內容的印象,切實領悟故事主題背后的深遠意義。例如,在活動開始時,首先由同學作一段有感情的朗誦來介紹絲綢之路,以優美的文字語句來闡述古絲綢之路的歷史意義,演講稿的撰寫和朗讀都需要強調藝術性,把控好整體節奏,適用于歷史背景,運用恰當的聲調語氣,將學生引入歷史情境中,感受絲路精神帶來的震撼。隨后,利用多媒體技術,通過播放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一帶一路”的講話視頻,讓學生了解到當今世界與古絲綢之路實現了跨時空的聯結,明白“一帶一路”這一重要決策為國家、社會、人民所帶來的長遠效益,只有和平、團結、合作才能實現發展、進步與共贏,從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樹立與他人友好相處、團結合作的思想意識。
團結協作能力能夠在實踐活動中鞏固與加強,一些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缺乏團結合作的能力,往往不是由于觀念意識不夠強,而是不懂得如何與他人合作交流。因此,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與同學動手合作的機會,在進行實踐活動課前準備時,由教師分配給各小隊任務,確定分工安排,要求學生在工作準備過程中互相幫助與配合,共同完成布置的任務。一方面提高活動開展效率,另一方面增強學生的團結協作能力。例如,在以“走進古絲路,探訪丹鳳門,懂禮儀,學合作”為主題的活動課前,教師要求各小隊收集整理與絲綢之路、丹鳳門相關的資料信息,按照活動流程做好詳細的分工,每個同學都有負責的部分,教師在學生遇到困難時給予一定的幫助和支持,積極采納學生的意見,充實活動內容,以啟發式教育的方式來教育隊員,學生在參與活動設計過程中,提升時間與內容規劃的能力,也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激發創造性思維,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增強自信心,有意識為集體奉獻自己的力量。教師需要鼓勵各小隊將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資料與他人分享,通過合作交流來收獲更多成果,發揮合作的最大效力。在活動結束后的評價總結環節,也要將各隊在任務準備前期的情況納入評定內容中,激勵隊員增強合作團結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小學生對于游戲活動的愛好是普遍的,在活動課中組織一些有趣的游戲項目,體現較強的趣味性,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吸引隊員的注意力,也更容易實現活動目標。運用團隊合作游戲的形式,讓學生分組合作完成某一游戲任務,這種團隊合作教學借鑒了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而合作學習指的是在教師的指引下,以共同的學習目標與價值追求為基礎,并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特征來合理搭配組成團隊,以團體共同學習的主要形式來解決問題的一種教學模式。團隊合作游戲更符合小學生的成長規律,將所有成員調動起來,參與到游戲中來。例如,在活動中設置游戲環節《一圈到底》,游戲規則是全體學生以小隊為單位,所有隊員手拉手圍成一圈,用呼啦圈穿過所有隊員的身體回到原位,并且要求在活動過程中,不能以語言為溝通工具,只能依靠肢體語言和眼神進行溝通,相互拉著的手不能放開,也不能用手指去勾呼啦圈。由裁判計時,看看哪個小隊用時最短,合作最好。通過競賽的方式讓孩子們在快樂參與中也受到教育,增強活動的娛樂性,取得較好的效果。在游戲競賽過后,需要回歸主題,讓學生以畫畫的方式來表達感想和收獲。
總而言之,少先隊主題活動需要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活動原則堅持以學生為主體,強調發揮少先隊員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實踐活動能力,活動內容與時代相接軌,傳承絲路合作精神,活動形式豐富多樣,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促使少先隊員從活動課中感受到絲路精神的獨特魅力,理解并實踐團結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