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龍 王樂 大連海洋大學 體育部
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是“智能化”在公共體育服務中的具體表現,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社會中,更加高效、便捷的為人民服務已經成了公共體育服務的常態發展趨勢。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核心是以人為本,為了加快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步伐,智能公共體育服務內容和方式逐漸出現在人們日常生活之中,以便更加方便的服務于群眾,滿足網絡全球化生活中群眾的運動所需。
在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得到了極大的改善,開始越來越關注自身的身心健康狀況,所以對日常的健身服務模式和健身活動所需的裝備有了更高的訴求。“互聯網+公共體育服務”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在未來群眾體育發展中顯得尤為重要,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發展目標是為了滿足群眾多樣化的體育需求,從而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概念是指運用互聯網、大數據及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對全民健身信息進行管理、分析和反饋,及時有效地做出有保障的回應和服務。實現城市高質量發展的實質,便是提升城市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管理和運行效率,切實為人民身心健康服務,推動城市和諧、繁榮發展。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核心因素是智能化,智能化公共體育服務通過對數據的輸入、測算、和處理將大量的信息進行統一的存儲和管理,實現信息間的多渠道、全方位的聯系,使得后臺決策變得更加合理和科學[1]。因此,智能公共體育服務的最終目標在于實現人的健康、全面發展,助力城市高質量發展。
從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核心內容出發,參照傳統公共體育服務特征,可以歸納出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3個特點:1)數字性。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最核心的要素在于通過數據的輸入、識別、分析以及反饋等過程,使傳統公共體育服務中的信息定量化,改變傳統公共體育服務的經驗推斷,使得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相比于傳統公共體育服務更加科學和可靠。智慧公共體育服務能夠提供更專業的計劃和決策,能為體育活動者和健身參與者提供更精準的運動技術指導、科學健身規劃。2)娛樂性。相比于傳統公共體育服務,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更具娛樂性。一方面,智慧化的服務設備通過高科技手段與健身參與者有效互動,增強了公共體育服務的趣味性;另一方面,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拓寬了人們的社交范圍,為健身愛好者更多形式的交流提供了重要平臺。3)便捷性。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突破了傳統服務的局限性和空間性,使得群眾體育活動更加便捷、全面,可以不受場地和空間的限制,制定有針對性的運動項目、運動強度和運動目標,滿足群眾最佳的運動體驗。
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按目前的現狀,主要可以分為智慧公共體育教育服務、智慧公共體育賽事服務、智慧公共體育場館服務、智慧公共體育訓練服務、智慧公共體育傳媒服務以及智慧公共體育博彩服務等[2]。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用戶通過網絡連接可以輕松獲取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模式。但在網絡開放的當前,用戶多數以網名相稱,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管理體系不合理,用戶在進入虛擬的網絡空間接受智慧公共體育服務之后,難以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用戶的流動量較大,準入標準較低,導致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用戶缺乏統一的管理和約束力。一個鏈接就能成就一次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從而造成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用戶間缺少有效的溝通與聯系,難以形成規范、統一的組織結構。
由于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網絡虛擬特征,用戶體驗服務活動主要依賴于自我約束管理,缺少有效的法律監管機制,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條例更是寥寥無幾。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法制化建設滯后,難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構建安全、和諧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環境,缺少合理、規范的服務指導,用戶一旦出現問題自身的合法權益無法保障。從法律監管的角度來看,監管制度模糊,有效的法律條紋不健全,尤其是網絡上自發組織的公共體育服務活動缺少法律的支持與保護。
通過瀏覽相關網站和公共體育服務的政策性文件,發現缺乏相應的資料信息[3]。此外,關于公共體育服務的內容也少有見聞,一般是公共體育服務活動的報道,在公共體育服務內容、公共體育服務形式、公共體育服務指導等方面更是極為缺少。同時,多數網站只是將活動信息登錄在網站上,并沒有對公共體育服務進行更專業、科學的網絡管理,未能滿足健身愛好者的網絡化健身需求,專業程度不足且效率低下,未能形成系統的網絡體系。
品牌是產品發展的基礎,同時也是整個產業鏈的核心和重要環節。目前我國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設計單調且規模有限,難以得到用戶的廣泛應用和認可,缺少特色的文化符號。其原因在于以下幾個方面:1)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意識不強,社會關注度不夠,成熟的品牌機制尚未形成;2)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所創造出的市場價值和意義不足,對公共體育服務市場沒有產生輻射力和影響力;3)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建設重快不重好,忽視品牌文化建設的深度挖掘;4)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缺乏專業性和針對性,大部分服務模式借鑒于西方發達國家,無法塑造自身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導致用戶體驗感差和理解困難。
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將為體育市場拓寬空間,有助于增強公共體育服務新模式的方式創新,推動體育產業的結構轉型和產業升級。傳統公共體育服務模式多數向用戶提供面對面、線下服務,而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將服務模式由線下轉為線上,利用互聯網高科技手段提供多元化的服務內容,最大程度滿足用戶多樣需求,大大提高了服務效率。同時,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加大了對線上體育資源的深度挖掘,打造新型服務方式和服務創意,拓寬市場空間,促進體育消費,推動城市經濟的快速增長。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增長和人民生活質量的不斷提升,各級各類的體育健身活動成了人們生活中的重要一部分[4]。但是在當前社會中,體育資源的不均衡分布和群眾的多樣化體育需求成了現代群眾體育發展的阻礙因素之一。尤其是互聯網時代群眾對體育健身有著更高的訴求,例如各級各類的群眾體育活動、線上線下公共體育服務、科學的體育健身指導等。因此,不斷滿足群眾日益增長的健身需求符合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讓群眾享有不受空間、不受時間的體育運動權利,享受體育健身活動所帶來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助力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群眾體育發展目標即是人民群眾身心全面發展,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是群眾體育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抓手,更是實現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途徑。一方面,智慧公共體育服務通過現代化的網絡技術,實現對用戶健身服務的智能化管理、分析和信息反饋,全方位滿足用戶的健身需求和體驗滿意度。另一方面,用戶的體育健身信息能夠更便捷的為全民體質測試提供客觀評估依據,對相關公共體育服務政策的頒布與實施提供參考內容。此外,智慧公共體育服務能夠拓寬體育資源獲取渠道,推進“全民健康”的建設進程。
隨著體育生活方式的多元化發展,傳統公共體育服務方式只能滿足少部分群眾健身需求,而對于追求高質量健身服務的用戶則難以兼顧。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很好的解決了這一問題,深刻改變了傳統公共體育服務格局,既能實現高質量的服務模式,又可以享受高科技的體驗樂趣。傳統的公共體育服務無法實現用戶對自身健身需求和健康狀況的深度了解,對運動負荷的控制和傷病的預防尚未掌握。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可以有效解決上述諸多問題,準確把握用戶的身體實時狀況和特征,提高健身服務的效率和科學性[5]。
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持續發展,離不開相關政策的扶持以及合理的體制機制作用,但組織內部的科學性和規范性是完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關鍵因素。因此,構建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就要努力探索出一條運行機制規范化、內部管理科學化、組織實施有效化的發展道路。完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組織結構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對用戶的準入管理制度,加大力度審查和強化準入標準;二是精進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管理辦法,明晰組織結構,使各環節橫向和縱向層層相扣、銜接緊密;三是明確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目標,使用戶在體驗服務時牢記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建立的意義和個人對組織應盡的責任。
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構建目前正處于初級成長期,作為一種新型服務模式,發展過程中需建立和優化科學的法律監管機制。如:1)加強優化《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法律法規內容,根據不同地區制定地區特色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法律條例,真正做到保障用戶體驗服務的合法權益;2)將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法律內容納入《體育法》當中,加大力度展開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法治監管工作;3)增強對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法治化評估,確保智慧公共體育服務體系能夠安全運行、規范運行,保障在服務過程中出現各類的法律問題。
通過瀏覽相關網站不難發現,科學、有效的公共體育服務信息寥寥無幾,僅有一小部分是群眾體育活動板塊。因此,相關部門應在網站上設置智慧公共體育服務板塊,包括健身活動數據的錄入、分析、方案設定、反饋以及管理等一系列系統的流程,依靠互聯網技術滿足不同人群、不同需要的健身需求,幫助用戶制定符合自身標準的健身服務,根據用戶的身體狀態和身體條件,制定合理的運動負荷和運動時間。此外,幫助用戶建立規范、專業的電子檔案管理,用戶在輸入賬號和密碼后,能夠快捷、及時的查詢到個人檔案,了解個人身心健康狀況,以便制定更加科學的運動計劃。
當前,我國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缺乏品牌效應,因此,打造中國特色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尤為重要。鑒于此,在構建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初期,服務質量是品牌建設的重要基礎,也是取得用戶理解和信任的關鍵環節,根據用戶的需求提煉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意圖,突出服務的特征和質量。此外,善于發現用戶與智慧公共體育服務間的聯系紐帶,重視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名稱、標志以及識別系統,培養用戶對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的信賴感,增強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社會責任感,努力構建質量優越、特點鮮明的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品牌形象。
未來公共體育服務將進入與互聯網深度融合與協作的時代,智慧公共體育服務的應用是我國群眾體育的重要發展內容之一,也是推進城市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高科技的互聯網手段融入公共體育服務中會產生強烈的化學反應,通過更加科學的智能化管理、數據分析和反饋,可讓用戶在有限的健身時間和空間內變得更有價值。面對智慧公共體育發展新機遇,積極探索智慧公共體育服務在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中的實施路徑,為促進群眾科學健身、規范健身、高效健身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和指導,實現網絡與公共體育服務的深度融合,為促進城市高質量發展提供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