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真珠
(福建省晉江市池店鎮仕春小學 福建 晉江 362200)
任務教學法是指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圍繞特定的內容設定教學目標和完善的教學計劃,并且通過教學語言來引導學生按照設定好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來進行學習,從而保障教學成果和教學效率的一種新時代教學方式。在新課改的教學大環境之下,小學語文教師逐漸認識到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落后于時代的發展且無法滿足當代學生的學習需求。所以,吸收了傳統教學模式優點并融合了新時代教學特色的任務教學法應運而生,成為了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和實踐中運用較為廣泛的一種教學方式。
首先,任務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激發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學生通過完成教師布置的一個又一個學習任務,來進行不同形式、不同方法的語文閱讀學習,增添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同時也提升了小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其次,小學語文教師會根據不同的閱讀學習內容來制定不同的學習任務,有時候是進行分角色扮演閱讀學習,也有的時候要進行與閱讀內容相關的手工創作。不同的學習任務和不同的學習方法不止能夠激發小學生對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更能夠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動手能力,同時也是培養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有效途徑。
最后,任務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有助于小學生擴展自己的知識眼界,閱讀更多不同類型、不同水平的文章和作品,這不僅可以讓學生積累更豐富的知識和經驗,還能夠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從中挑選適合自己學習與發展的道路,為學生的長久未來做好規劃并奠定一個好的基礎。
第一,目前小學語文教師沒有意識到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以及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性,采用的教學方式相對單一枯燥,評判學生閱讀學習成果的標準也只有成績。許多學生會因為固化的教學模式逐漸掩蓋住自己本身的光芒,成為教育“流水線”上最普通不過的學生。
第二,受到應試教育大環境的影響,大多數小學語文教師仍舊將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作為閱讀教學的最終目標,使得小學生在語言學習的黃金時期失去了欣賞優秀文章與作品的機會,并且一些在文學方面頗有天賦的學生也得不到教師的有效引導和幫助,最終給學生的未來長久發展埋下了隱患。
第三,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現在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都會運用一些信息技術的教學輔助工具,像希沃電子白板、微課等等。但很多學校和教師都把信息技術的應用當做一個“面子工程”,沒有真正深入探究過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融合,導致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使用像畫蛇添足,沒有帶來幫助反而帶來了麻煩。
3.1 根據教學內容設置學生的學習任務。任務教學法作用的發揮必須借助明確教學目標的設定,小學語文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來為學生設置合理的學習任務,幫助學生明晰學習路線和學習方法,以便學生能夠進行高效率和高質量的課堂語文閱讀學習,從而達到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和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一個豆莢里的五粒豆》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結合教學內容向學生提出了幾個問題,“在豌豆和豆莢的成長過程中都發生了哪些變化?”“五粒豌豆一開始分別想去到什么地方?”“最后的時候五粒豌豆的命運如何?”等等。請學生圍繞這些問題進行仔細的課文閱讀學習,并通過與同學的討論來得出自己的答案。與教學內容相關聯的學習任務能夠促進學生在本堂課上有一個好的學習成果,也能促進學生對課文閱讀學習效率的提升。
3.2 結合多種途徑豐富學生的學習方式。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中,教師采用的教學手法單一且枯燥,嚴重影響了小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也造成了教學效率的不斷下降。針對這種情況,采用任務教學法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要通過豐富教師的教學手法來為小學生創造更多樣化的閱讀學習方式,充分激發他們對于語文閱讀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學習《巨人的花園》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采用分角色扮演的閱讀學習方式,請學生從巨人、孩子們、矮小的小男孩、桃樹中自己選擇一個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將這個有趣的童話故事生動呈現在大家的面前。學生們為了能夠扮演好自己飾演的角色,就會對課文進行更仔細、更深入的閱讀學習,理清故事中每個時間發生了哪些故事?想清楚自己的角色該在什么時間做什么?同時,這樣生動有趣的閱讀學習方式還能夠幫助其他學生體會童話故事中蘊含的道理,寓教于樂,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
3.3 注重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引導教育。不同的學生他們擅長的領域和天賦都不相同,有些學生識字快、有些閱讀速度快、有些理解文章更深入。小學語文教師需要根據每一名學生不同的學習情況開展因材施教,促進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與成長,真正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教學質量和內涵。
例如:在學習《寶葫蘆的秘密》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可以運用小組合作的教學方式,請學生結成3~5人的學習小組,并共同完成教室布置的閱讀學習任務。比如“為什么王葆想要得到一個寶葫蘆?”“奶奶說的寶葫蘆真的存在嗎?”“你有沒有想擁有過一個像寶葫蘆一樣的寶貝?為什么?”請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長處,虛心學習其他人的優點并正視自身的不足。
3.4 完善閱讀教學評價標準和評價體系。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一直將考試成績作為評判學生學習成果的唯一標準,這樣做不僅阻礙了小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更是會給學生帶來“優等生”和“差等生”的區別印象,打擊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信心。所以,小學語文教師應當結合任務教學法來完善小學語文閱讀的教學評價體系,制定合理的教學評價標準。
例如:在學習《琥珀》這一課時,小學語文教師為學生布置的學習任務是用自己的話來介紹琥珀的形成過程。那么相應的在教學評價環節中,教師提出了關于琥珀制作的相關問題,比如“琥珀里面的小動物和植物是被什么東西包裹住了?”“為什么通過這塊琥珀我們可以得知在幾萬年前就已經有蒼蠅和蜘蛛了呢?”等等。使學生的學習任務和教學的最終評價標準保持一致性,共同保障小學語文閱讀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任務教學法,既是順應新課改教學政策與時代發展的必然選擇,也是推動小學語文教育不斷向前發展的最佳途徑。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正視傳統教育模式中存在的不足,并肯定任務教學法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價值,結合實際的教學情況與學生的教學反饋意見來充分發揮出任務教學法的重要作用,綜合提升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為學生未來長久的語文學習與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