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浩良
(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實驗中學 廣東 廣州 510000)
在新時代背景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讓體育課程成為豐盈學生心靈的活水——跨學科融合體育課程的實踐思考。體育與健康學科,如何“立德樹人、健康第一、安全第一”。體育課堂教學如何課改?如何創新?如何實行?值得思考。改革舊的教育觀念,真正確立起與新課程相適應的、體現素質教育精神的教育觀念。確立新的教育觀念,是教學改革的首要任務。朝著學校體育“享受樂趣、增強體質、健全人格、錘煉意志”四位一體的目標,以及發展學校體育所承載的內涵:“身體、社交、道德、精神、智力、文化”等六方面的發展。在現階段初中體育實操課堂中:以(音樂與體育常規教學——音樂動態熱身——音樂身體技能練習活動1、2、3——音樂八分鐘體能訓練——音樂靜態拉伸身心放松下課——課后反思與改正)是范式化體育教學的課堂?體育課如何實效創新教學方法策略和措施?而今年的九年級學生是最后一屆中考體育只考(800米、1000米和自選項1項)。明年新中考體育“三大球、三選二”必考。因此,舊中考體育內容比較單向性,目標清楚,內容單一造成學生厭倦體育中考運動項目訓練,導致狀態欠佳!部分學生達到一定分數就不愿意訓練。在體育課堂上普遍存在著這樣的“怪”現象:體育滿分的學生不愿意訓練,底分數學生和體育后進生怕辛苦不想練。尤其是每周星期一經過周六周日在家打電腦游戲和外出游玩,周一回到體育課上大部分學生呈現出的狀態就是身體疲憊和精神懶散,身體狀態欠佳。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很清楚地了解到這一情況持續帶來的不良影響。我對此及時進行了反思,應該如何做出相應的調整。第一、如何提高學生的體育運動積極性?第二、加上12月4日周三增城區體育教研員屈教授來我校教研視導。因為屈教授對體育課比較嚴格要求:一、教學設計一定要按“廣州市體育課教學設計編寫”;二、一定要規范;三、一定要練習密度達50%以上,平均心率達到150次/每分鐘;四、體育運動器材擺放就近原則等等!
2019年12月1日,早晨,天氣寒涼,北風那個吹,粉塵那個大!第三節九年級(2)班國防實驗班全體同學來到實驗中學田徑場上課,今天是“廣州市新的體育課堂教育改革課——上課—師生問好——教學常態——動態熱身——身體技能練習1、2、3——八分鐘體能——身心放松靜態拉伸——下課師生再見!加上我們九年級備課組陳主任、黃主任、郭老師來聽試教體育課給意見。這節課要符合今年中考必考項耐力跑(800米、1000米)途中跑技術,集隊師生問好后。我說:“上課”。同學們說:“老師好!”開場白開門見山,直入主題!我說:“同學們!大家上午好!這節課上課內容是耐力途中跑技能技術,為明年的體育中考必考項目800/1000米打好體育滿分基礎;也為周三12月4日增城區教育教學研究室來我校廣大附中增城實驗中學視導聽課做好準備!先試講再根據教學進度,單元計劃調整教學內容,也是體育新模式實效教學教研的嘗試(手機音樂+多媒體信息技術藍牙+體育耐力跑中長跑課)——動態熱身師生共同參與,老師播放音樂做示范,同學們跟著老師一齊做,緊接著便進入主題耐力途中跑,身體技能練習123;八分鐘體能等。”
在進入新課堂模式動態熱身的時候,九年級(2)班班長廖穎同學說:“關老師,您請我們全班喝飲料!我們體育課就會很積極的……”!
我說:“廖同學不要這樣圓滑和市儈,作為優秀的國防生,要懂得上好體育課鍛煉好身體是自已的,身體健康是革命的本錢,身心健康,人品好,思想品德高尚,才是一名優秀的國防生。……”
我緊接著說:“那邊的第四排第一位胖子同學,關家軒和吳嘉樂同學不要團在一齊說話,注意聽老師講!……”
吳嘉樂說:“肥仔關老師,您同我們一起練一起上課,我們一定做好……”
我跟著說:“平時不見吳家樂同學那么多嘴,是不是要叫上您家長一齊對你教育……”!吳嘉樂同學說:“關老師,老是叫見家長,……大石砸死蟹,不說話就是了,好!好!好!”還做了一個不服氣的鬼臉!
我看了他一眼說“好啦,現在動態熱身!老師做示范,您們跟著一齊做!OK!”
然后,支會一聲我的徒弟子實習體育生李漢標實習老師放音樂,李老師通過手機藍牙與音箱藍牙連接!放出音樂“go!go!go……”
聽到音樂的聲音我帶領同學們開始行進間動態熱身。一起做,形式方法策略是:(1)隊伍組織成圓形好指揮;(2)四列橫隊集體向前后移動;(3)還是四排當四組每組在一定距離15米兩邊返回來回有組組織有紀律跑動中進行等等。
其中一位同學很嘩然說:“老師,體育課有音樂;又那么潮,那么好聽……”。
全班同學眼前一亮都露出開心的微笑,同以往周一體育課那種懶惰懶散,精神懶散的狀態完全不一樣,同學們一下子:“來神了”!
根據實踐創新課之后有了很多感觸,我們的學校體育、體育課程、體育教學需要進行改革和發展,這其中有太多的教學理論和實踐問題需要研究。而教學研究只有在一定的研究范式之上,才能保證其教學研究的科學性和實用性。我們如何站在實踐一線教師的立場,從改革和發展學校體育、體育課程、體育教學出發,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切入點,來認識和理解體育教學研究范式。隨著新課改的標準下以及在信息高速發展時代,陳舊的體育課堂教學模式已經不適合當代學生的體育需求。而新(音樂與體育常規教學_動態熱身_身體練習1、2、3……八分鐘體能_靜態拉伸身心放松下課_課后反思與改正)模式化教學更符合學生需求,能達到全面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實踐證明,音樂可以控制和誘導運動員動作的頻率和幅度及比賽中的心理狀態。因此,在有音樂或類似音樂變化的環境中進行體育訓練、運動競賽等,有利于改善神經反應的節律性規律,提高運動員肌體的協調能力。同時音樂還有助于約束運動員的注意力和思維能力,控制其心理活動的指向,使運動技能練習更具實效性,從而達到提高訓練和比賽成績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