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捷
(江蘇省張家港市白鹿小學 江蘇 張家港 215600)
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鑒賞教學中,教師要在教學中符合小學生學習美術的特點,在學生已有的美術基礎上提供優美的畫作供學生鑒賞,讓學生在對畫作的觀賞和對比中理解美術知識中的概念,培養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擴大學生接受范圍、提高接受能力,提高小學美術鑒賞課堂教學效率,讓美術這一學科成為學生的終生課程,幫助學生提高審美能力和社會參與的能動性,為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奠定基礎。
小學美術鑒賞教學在核心素養的理念下,教師應當在課堂教學中注重“審美實踐”。這不是僅僅為學生展示幾幅畫作,以供欣賞,要結合教學進度和課業知識教程提供鑒賞作品,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有現實感的作品,讓學生直觀的看到作者在不同心情下如何利用不同的色彩、色調、線條去構造情境,學生會在欣賞作品、領會創意的同時學會表達內心想法。因為作品總要傳達作者的意境和心情,教師要利用好課堂教學時間,引導學生多多進行鑒賞實踐,培養學生的審美觀,鼓勵學生進行討論,發表自己的見解,培養學生運用美術的手法審視的觀察和創設美妙的情景。教師在選材料時,要根據小學生的心理設計美術欣賞內容,以學生為主體,采用一些和小學生的興趣相當的美術作品,色彩的跳躍性、明亮度、偏于簡單的畫面,可以吸引小學生的注意力,開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
比如在進行“會變的線條”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觀賞畢加索等大師的畫作,也可以用多媒體播放瓷器和布匹上印染的線條組成的畫面,在欣賞的同時指出線條的不同,在線條的粗細、柔軟或是堅硬、自然流向等觀察表現的手法,讓學生喜歡這些線條帶來的美感和享受,開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讓小學生愛上美術鑒賞。
美術鑒賞過程中,教師要把學生有特點、有新意的畫作作為鑒賞作品供學生來欣賞和討論,畢竟學生自己的畫作才是符合他們年齡、心態、現實生活的作品,讓學生觀賞后做出評價,提出各自的看法,教師要適時指正,鼓勵和引導學生做出正確評價,對學生理解美術知識、進行美術創作有很好的作用。正確的評價能夠讓學生從繪畫技法,創作構思、作品主題、創意表現、情感表達等方面對自己的作品進行梳理,暢談學習感受,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促進核心素養的培養和形成。
比如在進行“紅色的畫”的教學時,教師在講解完紅色這個色彩運用的內涵和深意后,鼓勵學生進行創作,獨立思考,利用紅色來渲染主題,然后挑出幾幅有特點的畫在課堂上讓學生進行鑒賞,鼓勵學生做出正確的評價,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讓學生用合作的創作方式,學習畫家用旋轉的線條結合美麗的色彩搭配,畫出律動、美感的現實生活中的世界,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學生通過創作體驗,來深沉的描述自己的生活環境,運用美術語言表現手法,無拘束、快樂的創作,讓學生體會到:生活即教材,任何美的事物都來源于生活,任何偉大的創作都離不開自己生存的環境;讓學生了解到美術的作用,美術不僅能再現美景,也能表達自己的見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一同到室外欣賞大自然的美景、身邊的情景,讓學生領會繪畫創作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讓學生熱愛大自然,增強美術欣賞教學的趣味性和能動性,更好的領會美術作品的意境和作者表達的思想。
比如在進行“認識身邊的樹”的教學時,樹是學生每天見到的事物,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和想象:樹在一年四季中會有不同的形象,不同種類的樹有不同的摸樣;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出教室,到校園里走走,仔細的觀察和欣賞校園里的樹木,讓學生理解美術是源于生活的,學生在進行美術創作的同時,可以運用線條、色彩等表現生活中的美,體會到美術的歸屬感。
美術欣賞是美術繪畫的基礎,在進行小學美術鑒賞教學時,教師要梳理創新思維、創新方式方法,使用適合新時代教學的欣賞教學模式,采取各種有趣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美術欣賞。美術欣賞教學是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特點,技巧性、靈活性創新教學方法,教學方法新穎特別,可以讓學生集中精力進行欣賞教學,掌握更多的美術鑒賞知識,提高美術鑒賞水平,對繪畫的色彩敏感度、線條的運用等都有自己的見解,讓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思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綜合素養,把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綜合發展的棟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