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兵 趙宇(通訊作者) 哈爾濱師范大學
人民物質生活得到滿足的同時對于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來越迫切,藝術和科技也不在是展館的專有。城市公共空間作為城市空間的重要組成部分更集中地反映社會文化,是人們進行物質交流和信息交流的重要場所。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城市很大程度上和城市公共空間的規劃建設有很大的關系。互動裝置藝術作為一種美觀的、互動性、娛樂性較強的藝術表現形式,使城市公共空間的藝術創作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為城市公共空間帶來了更加多樣、主動地表達方式。
在公共空間內的新媒體裝置藝術作品應該盡量實現感知互動,從而給大眾帶來新奇的互動體驗。感知是人類最初級的認識方式,其中主要是視覺、聽覺和觸覺,視覺利用圖像等視覺形象來傳達信息、傳遞感情;聽覺則利用音樂來烘托氣氛將觀者情緒帶入;觸覺作為最直接的交互方式,是更容易給觀者以互動體驗的。以墨爾本聯邦廣場上的“Sonic Light Bubble(聲光泡泡)”為例,聲光泡泡表面點綴著一系列的LED燈盤,為觀者帶來360度令人著迷的視覺盛宴。設計者還在泡泡里安裝了幾組追蹤觸摸點的發光二極管,當觀眾靠近和觸摸時, 它會改變光芒, 在和觀眾的互動中發出動人的旋律, 吸引觀眾前來參與并與之互動,為這個廣場增添了獨特的溫暖與光芒。
隨著城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人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感到空虛,一個出色的新媒體裝置作品除了要做到優秀巧妙的設計以外還需要和參與者產生共鳴,促使人們進行思考或得到心靈上的凈化,這就需要設計者對城市居民的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和預判。如ENESS工作室設計的 JEM(一個利于沉思和平靜的布里斯班南岸露天涼亭),32個LED襯里臂采用360度激光跟蹤系統,通過脈動、有節奏的聲音和視覺來回應人們的觸摸。其有限的空間給予人們安全感,讓人放松、激動甚至是敬畏。整體的環境會使眷侶不由自主的相互依偎,也對周邊的陌生人生出了幾分親近。埃內斯說,“我們很高興看到人們在這個罕見的空間里休息,夢想和玩耍”。
廈門SM天橋作為廈門中心地段,每天在這里有數以萬計的人擦肩而過,創作團隊將SM天橋改裝成為了一個公共實驗空間,設置了六道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希望人們在橫跨天橋的過程中完成一次了解自我、與自我對話的走心之旅。每道問題的下方會實時顯示該選項的已選人數,你是努力生活的大多數?還是態度鮮明的小眾存在?不過無論怎樣,設計者的初衷都是希望在未來多元化和個性化的城市公共空間中,通過新媒體裝置藝術的創新應用,能夠讓城市中繁忙的人們找到一個認識自我或放空自我的地方。
事物間的相互協調可以起到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由于每個公共空間的功能是不完全相同的,所以要設立在其中的新媒體裝置應去迎合或包含這些元素,這樣更容易被大眾所接受并愿意與之互動。例如,天貓在節日推出的香氛圣誕樹互動裝置,裝置除了大圣誕樹的香味煙圈外,裝置還有6顆小圣誕樹泡泡機在等待互動,泡泡機運用了光能互動技術,只需打開手機手電筒照向圣誕樹上的白色球球,裝置便會被激發并噴出不同香味的泡泡。而這些香氛都是由各種名貴香水組成的,這樣做既有利于吸引大眾駐足增加客流量,還有利于帶動商場中產品尤其是香氛的銷售。
在這個社會中人是主體,那么置于其中的新媒體裝置藝術作品也應該以人性化為宗旨,首先創造者需要觀察各個地點的人流量,以及他們普遍的行動軌跡和心理特點。以“Crystal Aqua Trees”為例,它是建立在日本東京銀座索尼廣場上的一個互動裝置,創造者使攝像頭與感應器相連,并在廣場前設置一個捐款箱,當有人朝里面丟硬幣時,音樂雕塑將轉化為另外一種閃爍模式,在優美的樂聲伴奏下發出美麗的燈光變化,對當前捐款做出反應,與捐款者進行互動。由于裝置地處十字路口拐角處,人流量密集,這樣既成就了慈善事業,還給予了過往人群片刻的視覺享受,最主要的是成為了銀座街道上美麗的風景線。
新媒體裝置藝術給予了每個城市更多的可能性,通過各個方面的互動讓觀者擁有更強的參與感和更加深刻的印象,這一點是其他藝術形式所不能比擬的。而設計者們應該用互動裝置講述有溫度的故事,分析分享、洞察觀點,并且要一直堅持探索和輸出有趣的文化內容,與不同領域合作碰撞出新的價值,為未來城市公共空間建設和新媒體裝置藝術的發展添磚加瓦,奉獻屬于自己的那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