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奇 浙江越秀外國語學院鏡湖校區(qū)
蒂姆.波頓是美國知名電影導演,以其詭異、黑色幽默的電影風格為人熟知,在他的電影作品也很少使用完整的故事線來向觀眾表達強烈的情感,更很少用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來吸引觀眾眼球。盡管如此,蒂姆.波頓的電影依舊收獲了一大批影迷,其代表作《剪刀手愛德華》、《大魚》以及《愛麗絲夢游仙境》等都是美國電影史上不可復制的經(jīng)典之作。欣賞蒂姆.波頓的電影往往會折服于電影中奇特的想象,并被那些詭異的情節(jié)和場景引起內(nèi)心深處的恐慌,讓人帶著一種既害怕又好奇的心理繼續(xù)探索電影中的奧秘。所以蒂姆.波頓的電影又被稱為成人世界的童話故事,其黑暗的語言描述、荒誕但令人心悸的童話式情節(jié)對觀看電影的成年人更有刺激作用,由于生活經(jīng)歷和對社會的認知,成年人往往更能體會到電影想表達的復雜思想。
1.蒂姆.波頓的成長經(jīng)歷
童年的生活經(jīng)歷是成就蒂姆.波頓獨特電影藝術風格的關鍵。蒂姆.波頓出生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偏僻城市,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得蒂姆.波頓很難接觸到外面更加精彩的世界,幼年的蒂姆.波頓往往沉迷于自己的想象世界中,童年幾乎是和各種電影中的角色度過,這是蒂姆.波頓電影中強烈封閉感的重要來源之一。但在這個偏僻的小城市里有著好幾家好萊塢大型的電影制作公司,盡管年幼的蒂姆.波頓無法接觸更大的世界,濃郁的電影制作氣氛也在無形中啟發(fā)蒂姆.波頓對電影行業(yè)的興趣。按照蒂姆.波頓的說法,童年時期的他看了大量有關“怪獸”的電影,諸如怪獸的詭異事物于他而言不過是再正常不過的童年玩伴,這也是觀眾常常能在蒂姆.波頓的電影中看到那些奇特事物的重要原因。
2.哥特式的電影風格
哥特式的電影風格,最初起源于文藝復興時期的哥特式藝術風格,不僅僅是一種電影藝術風格,哥特式被廣泛應用于建筑、繪畫、文學等藝術領域。哥特式藝術風格是對恐怖、詭異、死亡、黑暗、詛咒等非自然元素的概括,當這些元素被應用到電影制作中時,往往以吸血鬼、魔鬼、巫師等形象為寄托,表達一種孤獨、絕望、死寂的主題,深刻地挖掘人性中的惡和世界的黑暗面,引發(fā)觀眾的深刻反思和自我拷問。由于哥特式手法刻畫出來的形象更加真實,但這些形象往往再真實世界中不存在,所以哥特式的電影往往和童話故事相關,通過一個生動的童話故事揭示背后深刻的道理。而蒂姆.波頓有著豐富的童話電影基礎和對怪獸形象的親切感,所以蒂姆.波頓多使用隱喻和錯位的電影描述手法來制作如童話故事一般的電影。
1.選材角度獨特
由于童年的生活經(jīng)歷和在加利福尼亞藝術學院的學習經(jīng)歷,蒂姆.波頓對怪獸等非自然事物有著獨到的見解,他認為怪獸和人本質(zhì)上是不存在差別的,在某些時候人和怪獸是共通的,甚至對于死亡、別離等重要人生事件也看待得如同平常事。這種不同于常人的藝術理念恰恰和童話故事相契合,從寫童話故事的角度設立電影角色,往往能夠塑造出一些讓人難以忘卻的經(jīng)典角色。在電影《大魚》中,馬戲團的老板一到月圓之夜就會化身狼人,電影的最后父親變身成為一條大魚,這種人和動物之間的轉(zhuǎn)變承載了電影中對商人角色的刻畫、對父愛的歌頌,以這種令人難忘的童話方式將豐富電影人物形象。
2.童話電影的敘事方式
蒂姆.波頓的電影敘事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好萊塢電影,他在構思童話電影敘事順序的時候,既有好萊塢童話故事的敘事框架,又在電影中充斥了具有濃郁個人特色的敘事表達手法。通過觀察好萊塢童話電影的敘事結構,發(fā)現(xiàn)童話電影的開端往往和童話故事一樣,會虛化觀眾的時間觀念,讓觀眾跟隨影片的節(jié)奏脫離現(xiàn)實世界進入到導演創(chuàng)造的童話故事中。所以觀眾可以發(fā)現(xiàn)蒂姆.波頓的童話電影開端也常以“很久很久以前,有...”或者“這是一個...的故事”的形式來交代故事背景,如電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廠》就用了將近三分鐘時間來描述那個滿是巧克力的世界,并用“這是一個平凡男孩的故事”為旁白引入主人公查理。
3.大量黑色童話元素的應用
在蒂姆.波頓的電影中,黑色童話元素的使用是形成獨特風格的關鍵。昏暗的古堡、躁動的蝙蝠以及陰森的墓地等,這些令人毛骨悚然的元素是蒂姆.波頓的最愛,他熱衷于通過這些詭異的黑暗童話元素營造電影的恐怖氣氛。但在蒂姆.波頓的黑色童話電影中,這些往往不是最令人害怕的,死亡甚至不及背叛讓人來的心痛,這才是蒂姆波頓黑色童話電影最大的成功。
電影時代在變化,蒂姆.波頓的黑色童話電影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解讀。不能否認,憑借獨特的電影風格和不斷創(chuàng)新的想象,蒂姆波頓的黑色童話電影不論經(jīng)歷多久的時間考驗,都有其值得被欣賞和稱贊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