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晶晶 吉林省延吉市延邊大學
高中地理教學中地理課外實踐活動課的開展,不僅豐富了地理學科課程的教學內容,而且滿足了時代發展對地理學科教學提出的要求。正是因為地理課外實踐活動課與地理課堂教學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相互補充的密切聯系。所以,高中地理教師,應該在常規地理課堂教學的基礎上,為學生提供更加廣闊和自主的地理知識探究活動空間,幫助學生在掌握基礎地理學科知識的基礎上,充分發揮地理課外實踐活動課的優勢,引導學生完成對地理學科知識的遷移和運用,促進學生地理學科學習效果的不斷提高,為學生后期的成長與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促進學生地理實踐力素養的全面提升是當前高中地理活動課教學的首要目標,地理教師在開展電力活動課教學時,必須嚴格的按照地理學科的要求,為學生設計獨具特色的三維教學目標,推動高中地理實踐活動課教學的高效進行。(1)知識與技能。教師在開展地理實踐課活動教學時,可以通過引導學生理解太陽高度、正午太陽高度概念的方式,要求學生深入的了解與直射點運動規律相關的知識,同時掌握利用相關規律解決實際問題的正確方法。在活動課教學的過程中,要求學生必須通過獨立自主或者小組合作的方式,選擇符合要求的實驗物體,設計具有針對性的實驗方法。(2)過程與方法制定活動課的紀律和準則。教師在開展地理實踐力活動課教學活動時,必須根據課程教學內容的要求,確定活動的參賽人員,然后建立以班組為主體的管理層級,確保實踐力課程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這就要求教師在開展實踐力活動課程時,應該先組織學生深入校園進行實地觀察,然后再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以及學生掌握的知識,完成對地物的測量、記錄以及推算工作,為實踐力活動教學的開展做好準備。(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高中地理教學中實踐力教學活動的開展,對于學生組織協調能力、溝通表達能力、動手操作能力以及學生團隊歸屬感的增強都有著積極的作用。所以,為了促進學生學習效率和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教師必須在地理實踐力活動課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合理運用自身掌握的地理知識感受學以致用的成就感,才能達到培養學生求真務實科學精神的目的。
(1)課前準備充分,精心設計活動課內容。教師在構思和設計地理活動課內容時,必須深入的挖掘和分析活動課內在的價值和意義,然后嚴格的按照活動課內容的適宜性、可行性以及學生學習的特點和要求,合理的將其付諸實施,為學生實踐能力的鍛煉和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2)課中善于觀察、引導活動課。教師在組織學生實施活動課時,不但要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調動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同時還應引導學生齊心協力共同解決活動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在確保活動安全順利進行的前提下,要求學生通過自己的實踐操作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對學生的地理信息獲取意識和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在開展地理實踐力活動課時,教師還應引導和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與現實生活緊密的聯系在一起,要求學生在實踐中通過自己的觀察、思考以及行動,在體驗真實世界的過程中,促進自身理性認識的有效提升。另外,由于學生在參加實踐活動課時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失誤,所以,教師必須在學生自主操作過程中,認真的觀察才能及時的發現和糾正學生在實踐操作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在自主摸索規律和總結經驗的基礎上,體驗失敗的挫折,品嘗成功的喜悅,從而達到加深對知識理解和掌握的目的。(3)課后及時反饋、總結、歸納。教師必須在實踐活動課結束后,組織學生及時的分析、總結活動課取得的成果,分析學生在活動課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引導學生及時的予以改善和糾正,促進學生學習效果的穩步提升。
新課程改革的實施,要求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建立以地理學科核心素養培養和發展為基礎的學習評價體系。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嚴格的按照學生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水平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建立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學習評價體系,對學生的認知水平與判斷能力、思維能力以及實踐能力等進行全面的評價。教師在開展地理活動課評價活動時,應該將學生的全面發展、差異發展以及主體發展作為教學活動開展的首要目標,采取他評與自評相結合的方式,充分發揮多元化評價體系的優勢,對學生的地理學科知識與綜合素質進行評價,印度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此外,教師還應站在政策層面的角度,深入的分析教育體制改革的特點,充分發揮教師在地理學科活動課教學中的導向作用,對學生的素質教育效果進行綜合性的評價,才能在豐富學生綜合素養評價內容的的前提下,為學生的成長與發展提供全面的支持。
總之,高中地理學科教學對學生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果只是簡單的依靠教師的課堂口述是無法達到這一教學要求的。再加上地理學科的實踐性決定了教師必須通過開展地理活動課教學的方式,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所以高中地理教師必須嚴格的按照新課程改革的要求,站在地理活動課開發和研究的角度上,探索和研究符合學生地理實踐力培養要求的課程內容,促進高中地理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穩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