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暢 北京市通州區消防救援支隊
關于智慧消防,國內外學者對其的定義沒有統一。大部分學者認為智慧消防是依靠數字和創新組合來改變城市消防的缺陷與不足,利用物聯網、大數據、地理信息系統、無人機航拍模型等技術來完善消防部門體系,確保人民和社會的安全,并用科技手段實現火災地點的精準定位、快速打擊、主動處置消防問題。
隨著現代化城市的發展,全國各地加快了實現城市消防智能化的腳步,并且一系列智慧消防建設工作已有顯著成效,主要建設發展呈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1.建設智能化智慧消防系統。智慧消防利用平臺模式開發城市消防遠程監管系統,火災爆發后,在第一時間向消防指揮部提供所有實時現場的準確數據,保證了各個消防部門和社會單位在政府統一領導下有效的銜接,實現滅火救援指揮系統的智能化。
2.建設消防指揮管理系統。現代消防指揮系統利用軍隊化管理方式,達到精細化管理水平,分工明確,責任分明。在發生緊急火災的情況下,將采用無人機攝影技術、二維圖像技術、全景照片等地理信息系統技術手段,實現對火災情況的實時監控,快速制定有效的滅火實施方案,系統化分配距離火災地點最近的消防人員前去救災。
3.建設高層住宅智能化預警系統。應用地理定位技術監視高層住宅電、水、氣系統,準確對水電線路、家用電器、消防設施等進行實時監控。建立高層監控手機app軟件,以保證可以準確接收實時火災報警訊號位置,并及時做出反應。
4.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取代傳統滅火技術。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生產出許多新的智能化消防工作人員,保障了現有的消防工作人員的安全,降低了消防救援難度。比如中國杭州的特種消防機器人和各類無人機滅火裝置的面世,也推動了中國消防向人工智能發展。
如今,消防事故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高危炸彈”。筆者將當前所面臨的消防問題歸納為以下幾點:
1.消防產品更新緩慢。消防產品的質量問題一直是政府關注的重點問題,政府也出臺了相應的規章制度規范消防產品和消防設施的生產和流通過程。但是,仍有很多社會單位都還是使用舊款消防產品,其中許多消防產品的零配件早已停產,再加上社會單位以消防維護資金不足和設備難以維修為由拒絕維修。
2.消防管理體系不完善。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再加上消防工作人員稀少,政府部門想對消防設施完全監管極為困難。當突發火災發生后,群眾撥打119電話,119記錄人員紀錄后再向上級報告,上級分析后才會指派消防警力出動滅火,這一系列過程耽誤的時間會導致火災持續蔓延。
3.社會單位消防意識薄弱。很多社會單位消防負責人并沒有履行自己的責任,不按時檢測消防設施完整性。許多小區會出現消防栓被惡意破壞、安全出口被堵塞、消防車道被違法占領等違法違規行為。
針對進一步加強現代化城市建設中智慧消防的建設,筆者提出以下幾點發展對策:
1.加強智慧消防數據采集真實性。智慧消防建設主要集中在數據信息采集過程,現在仍存在惡意損壞消防設備、消防警報失靈等問題。導致檢測數據與實際數據相差極大。阻礙消防工作的有效開展。因此,為了達到消防指揮平臺數據真實,政府和社會單位應承擔定期現場檢查和維護的責任,確保物聯網平臺數據與真實數據一致。
2.建立消防產業信息服務系統。智慧消防有效地進行離不開消防產品的合理應用,政府應全面監管消防產品的原材料、生產、銷售、流通等環節,建立消防產業信息服務系統。社會單位應用大數據統一監督所有消防產品的供應商、維修與檢驗部門等消防產業公司,杜絕有案底或有不良記錄的企業進人消防產業。
3.提高智慧消防宣傳普及率。積極運用抖音、微信、直播平臺、微博等新媒體平臺對智慧消防知識進行普及,動員全國人民踴躍加入消防教育。進一步加強消防意識。提高自我救助能力。政府應當加強完善消防責任監督體系,將責任細化到個人,達到公眾對消防單位和責任部門的監督目的,增強公眾對消防人員的信心。
4.增強智慧消防平臺管理,保證消防監控網絡安全。隨著智慧消防系統的不斷完善,消防系統網絡不斷出現系統被非法入侵,消防私密文件被泄漏以及消防網絡系統崩潰等技術問題。但因消防人員不是資深網絡專家,網絡安全意識淺薄,保密意識不強。消防網絡的安全很難得到保障。政府應對智慧消防網絡制定嚴格規章制度,加大網絡防御設備,加強消防人員網絡安全意識,確保城市消防系統安全。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智慧消防應緊跟現代化城市的步伐,利用人工智能、物聯網、云計算等現代化技術完善消防救援行業,為城市發展提供更加有力的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