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芳,周楓,張陽陽,陳利軍,劉坤峰
(1.信陽農林學院食品學院,河南信陽464000;2.河南省豫南特色食物資源綜合利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河南信陽464000;3.信陽農林學院農學院,河南信陽464000;4.江南大學食品學院,江蘇無錫214122)
葫蘆巴(Trigonellafoenum-graecum L.)系豆科蝶形花亞科一年生草本植物[1]。已從胡蘆巴中分離和研究了多種有效成分,主要包括生物堿、皂苷和黃酮類化合物,這些成分已被證實其潛在的藥用價值[2]。除了其已知的藥用價值,如胃興奮劑、抗糖尿病和半乳糖(乳糖誘導)效應外,最新的研究已經(jīng)確定了低膽固醇血癥、抗脂血癥、抗氧化劑、護肝、抗炎、抗菌、抗真菌、抗?jié)儭⒖菇Y石、抗癌藥和其他雜酚的藥物作用[3]。這些研究大多使用了種子粉末或不同形式的提取物,而對其葉子揮發(fā)性成分研究的很少。因此,對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成分的提取、組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很有必要。
早在1985年,P.Girardon等采用頂空萃取法和常壓水蒸汽蒸餾法從葫蘆巴種子中獲得揮發(fā)性物質,共鑒定出39種成分[4]。近年來,國內外對葫蘆巴揮發(fā)油也相繼開展了大量研究。如陳靈等采用頂空固相微萃取法(headspace solid-phase microextractio,HS-SPME)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法(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分析3個產(chǎn)地葫蘆巴種子的揮發(fā)性成分,共鑒定出31種化學成分,其中僅有惕各醛、惕各醇、正己醛、正己醇、2-正戊基呋喃等5種成分相同[5];劉世巍等分別采用超聲-索氏抽提組合法和超臨界萃取法從寧夏產(chǎn)葫蘆巴種子中提取揮發(fā)油,利用GC-MS分析其化學成分,共鑒出26種化合物,包括胺類、酸類、醇類、酯類、酮類。其中,正丁基-烴基甲苯含量最高,達到66.04%[6]。RiadhMebazaa等在不同條件下采用溶劑萃取和靜態(tài)頂空固相微萃取兩種方法提取葫蘆巴中的揮發(fā)性物質,結合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技術,對提取的揮發(fā)物進行了定性鑒別,共鑒定出67種化合物,其中一些首次在葫蘆巴種子中報道(如吡嗪、2,5-二甲基-4-羥基-3(2H)-呋喃酮、蓽澄茄油烯醇)[7]。以上這些研究主要針對葫蘆巴種子,且研究發(fā)現(xiàn),不同方法、不同產(chǎn)地、不同部位萃取獲得的葫蘆巴揮發(fā)性提取物化學成分具有明顯的差異性。
植物揮發(fā)性物質提取的方法有水蒸氣蒸餾法(hydro-distillation,HD)、同時蒸餾萃取法(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extraction,SDE)、有機溶劑萃取法(solvent extraction,SE)、超聲波輔助萃取法(ultrasound-assisted extraction,UAE)、超臨界 CO2萃取法(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extraction,SFE-CO2)、微波萃取法(microwave-assisted extraction,MAE)等,不同提取方法得到的揮發(fā)油成分不同,且表現(xiàn)出的生物活性也不同。近年來,植物性揮發(fā)性物質的提取主要采用水蒸氣蒸餾法,提取工藝過于單一,且提取溫度高、提取時間長、系統(tǒng)開放,易造成熱不穩(wěn)定或易氧化成分的破壞及揮發(fā)損失,對部分組分有破壞作用[8]。而同時蒸餾萃取法是將水蒸氣蒸餾與溶劑萃取二合為一,從而減少試驗步驟,縮短萃取時間,節(jié)省萃取溶劑,并簡化設備[9]。
本研究采用乙醚-水蒸汽同時蒸餾萃取,配合氣質聯(lián)用技術(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系統(tǒng)分析了葫蘆巴葉中揮發(fā)性成分,并研究其抗氧化活性,旨在更好地開發(fā)和利用葫蘆巴提供參考。
葫蘆巴葉(干燥):印度MDH。
無水乙醚、二氯甲烷、磷酸氫二鈉、鐵氰化鉀、三氯化鐵、無水乙醇、三氯乙酸、鄰苯三酚、硫酸亞鐵、過氧化氫、水楊酸、過硫酸鉀(均為分析純):天津凱通化學試劑有限公司;二甲基亞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三羥甲基氨基甲烷鹽酸鹽緩沖液[tris(hydroxymethyl)aminomethane-HCl,Tris-HCl]:上海恪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 [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 radical 2,2-diphenyl-1-(2,4,6-trinitrophenyl)hydrazyl,DPPH]:北京博奧拓達科技有限公司;維生素C: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2,2-聯(lián)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 二銨鹽 [2,2'-azinobis-(3-ethylbenzthiazoline-6-sulphonate,ABTS]:上海如吉生物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同時蒸餾萃取裝置(見圖1);RE-52CS旋轉蒸發(fā)儀:上海圣科儀器設備有限公司;HDM-1000 B恒溫電熱套:常州榮華儀器制造有限公司;Agilent 6850/5975氣相色譜-質譜聯(lián)用儀:美國安捷倫科技有限公司;YLJYE-100水浴鍋:上海梅香儀器有限公司;JCS-6102 B電子分析天平:哈爾濱眾匯衡器有限公司;TU-1901分光光度計:北京普析通用儀器有限公司;TGL-16C離心機:上海安亭科學儀器廠。

圖1 同時蒸餾裝置示意圖Fig.1 Diagram of a simultaneous distillation and extraction unit
1.4.1 提取方法
蒸餾萃取裝置的一端連接盛有50 g樣品加入一定量的蒸餾水在1 000 mL圓底燒瓶中,另一端接用250 mL的圓底燒瓶里面裝40 mL乙醚,樣品那一端用恒溫電熱套加熱,乙醚端用60℃水浴鍋加熱,蒸餾萃取2 h。萃取完成后,把U型管中的混合液也倒入盛有乙醚端,取下加入無水硫酸鈉干燥萃取液,冷凍過濾,濾液在40℃下旋轉蒸發(fā)濃縮,得揮發(fā)性物質[10-11],平行3次,合并3次試驗所得樣品。
1.4.2 揮發(fā)性成分得率的計算方法將得到的揮發(fā)性提取物按照式(1)計算其得率。

式中:A為提取得到的揮發(fā)性成分質量,g;B為葫蘆巴樣品的質量,g。
1.4.3 GC-MS成分分析方法
將提取得到的揮發(fā)性成分用無水乙醚進行稀釋,吸取5 μL稀釋后的精油分別進行GC-MS成分分析。
色譜條件:色譜柱,DB-5(60m×0.25mm×0.25μm);載氣He;進樣量1.0L;分流比 20∶1;柱流速 0.8mL/min;程序升溫為,初始溫度50℃,保持3 min,以10℃/min至260℃,保持10 min。
質譜條件:EI電離能量70 eV,離子源溫度230℃,溶劑延遲5 min,掃描離子質量范圍35 amu~550 amu,質譜庫NIST06,傳輸線溫度280℃,進樣口溫度260℃。用色譜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色譜峰的相對含量。利用Nist14譜庫對采集到的質譜圖進行檢索。
1.4.4 抗氧化能力測定
揮發(fā)性成分的稀釋與準備[12]:精確稱取20 mg的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加入一定量的DMSO,稀釋成不同質量濃度。
1.4.4.1 總還原力的測定
取2.5 mL不同稀釋度的樣品提取液加入到裝有2.5 mL磷酸緩沖液(0.2 mol/L,pH 6.6)的試管中,再加入2.5 mL的鐵氰化鉀溶液(1%)混合均勻反應后,50℃水浴20 min后,加入2.5 mL的三氯乙酸(1%),在4 000 r/min轉速下離心10 min,取上清液5 mL,與4 mL的蒸餾水和0.5 mL的三氯化鐵溶液(0.1%)混合,反應10 min后,在700 nm處測吸光度[12-13]。用相同濃度的抗壞血酸水溶液作為陽性對照,每組平行3次。
1.4.4.2 DPPH的清除作用
在3 mL DPPH無水乙醇溶液(0.1 mmol/L)中,加入1 mL不同質量濃度的揮發(fā)性樣液,立即混勻,在室溫條件下避光放置30 min后,于517nm處測定吸光值(A);以無水乙醇代替揮發(fā)性樣液,測定吸光值(A0)[14]。用相同濃度的抗壞血酸水溶液作為陽性對照。每組平行3次。
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計算公式如下:

1.4.4.3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將1 mL不同質量濃度的揮發(fā)性樣液分別與3 mL Tris-HCl(50 mmol/L,pH 8.2)混合,25℃恒溫10 min,加入1 mL 25℃預熱的鄰苯三酚(6 mmol/L),迅速搖勻,于320 nm處測定吸光值(A)(每隔30 s測定一次),以無水乙醇代替揮發(fā)性樣品,測定吸光值(A0)[15]。用相同濃度的抗壞血酸水溶液作為陽性對照。每組平行3次。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清除率計算公式如下:

式中:ΔA0為鄰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即未加樣液時每分鐘增加的吸光值;ΔA為加入樣液后鄰苯三酚的自氧化速率,即加入樣液后每分鐘增加的吸光值。
1.4.4.4 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將 ABTS儲備液(7.4 mmol/L)和過硫酸鉀(2.6 mmol/L)按體積比1∶1混合,25℃下避光靜置12 h,置于4℃下備用。取揮發(fā)性樣液1 mL于試管中,加入4.5 mL的ABTS儲備液(用無水乙醇將儲備液稀釋至734 nm處吸光值為0.7±0.02),立即混勻,室溫下避光6 min,于734 nm處測定吸光值(A);以無水乙醇代替揮發(fā)性樣液,測定吸光值(A0)[15]。用相同濃度的抗壞血酸水溶液作為陽性對照。每組平行3次。
ABTS+自由基清除率計算公式如下:

按1.4.1萃取得到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的提取率為(0.373±0.098)%,25℃條件下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見圖2)為液態(tài),呈淡黃色,具有特殊的芳香氣味,持久性強,且?guī)в写碳ば浴_@可能是SDE萃取過程中有機溶劑(乙醚)的作用使揮發(fā)性提取物氣味變得不純正的緣故。
將SDE法萃取得到的揮發(fā)油按1.4.3在色譜和質譜條件下進行GC-MS分析,得總離子流(total ion current,TIC)色譜圖見圖3。采用1.4.3中GC-MS定性分析方法,對揮發(fā)油進行化學成分鑒定,采用色譜峰面積歸一化法計算各化學成分的相對百分含量見表1,并對其進行化學成分分類見圖4。

圖2 SDE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Fig.2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leaf of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by SDE

圖3 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成分的GC-MS總離子圖Fig.3 Total ion flow diagram of volatile chemical constituents from the leaf of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by GC-MS

表1 SDE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成分Table 1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leaf of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GC-MS結果顯示,葫蘆巴葉SDE揮發(fā)性中共檢出25個色譜峰,鑒定出23種物質,占總量的96.497%。

續(xù)表1 SDE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成分Continue table 1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leaf of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圖4 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成分的化學分類分布Fig.4 Chemincal class distribution of volatile components in the leaf of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L.
由圖4可以看出,其主要包括腈類、萜烯類、醇類、醛類、酚類、酯類、硫醚類、烷類等。其中,腈類1種(芐基腈),占42.914%,占比最大;其次為萜烯類3種,占 17.19%,包括(+)-4-蒈烯(11.749%)、香豆素(3.773%)和茴香腦(1.668%);醇類 5種,占 15.183%,包括桉葉醇(8.774%)、芳樟醇(1.903%)、苯乙醇(1.197%)、松油烯-4-醇(1.779%)和松油醇(1.530%);酚類3種,占10.62%,包括麝香草酚(5.321%)、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4.584%)、丁香酚(0.717%);硫醚類4種,占7.010%,包括(Z)-仲丁基二硫醚、€-仲丁基二硫代二硫醚、二甲基1-(甲硫基)丙基二硫醚和二(1-甲基丙基)二硫化物;醛類3種,占1.829%,包括苯甲醛、苯乙醛、4-(1-甲基乙基)-苯甲醛;酯類1種(2-降冰片酯),占 0.575%;烷類 1種(5-乙基-2,3,4,6-四硫庚烷),占 0.255%;異硫氰酸類 1 種,(異硫氰酸甲基)-苯,占0.26%;其他1種,占0.661%。由表1可以看出,SDE揮發(fā)油中相對含量最高的化學成分是芐基腈(42.914%),其次為(+)-4-蒈烯(11.749%)、桉葉醇(8.774%)、麝香草酚(5.321%)、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4.584%)和香豆素(3.773%)等。
本研究首次采用溶劑-蒸餾同時蒸餾法萃取葫蘆巴葉中揮發(fā)性成分,與前人[16-17]對葫蘆巴種子的研究結果有很大差異。
本研究從葫蘆巴葉子中檢出(+)-4-蒈烯(11.749%)、桉葉醇(8.774%)、麝香草酚(5.321%)、2-甲氧基-4-乙烯基苯酚(4.582%)和香豆素(3.773%),相對含量較高,這些物質已證實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尤其表現(xiàn)出較強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18-21]。
本研究首次在葫蘆巴葉中發(fā)現(xiàn)含量極高的芐基腈(42.914%)。有研究報道,桔花精油[22]和茉莉精油中含有芐基氰;Huguette Agnaniet等在對五倍子精油和高斯核果木精油化學成的研究中發(fā)現(xiàn),在提取揮發(fā)油過程中沸騰1 h后,仍含有29%的異硫氰酸芐酯,而蒸餾結束時其含量僅低于2%;且隨著蒸餾時間的延長,芐基腈生成量越多[23]。芐基腈可能是氰化物離子與異硫氰酸芐酯反應生成的,異硫氰酸酯衍生物通常存在于十字花科植物中[24]。且在本研究中發(fā)現(xiàn)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成分中存在有異硫氰酸類物質。因此,在本研究中鑒定出芐基腈是無疑的。
2.3.1 總還原力
不同質量濃度的揮發(fā)性提取物和陽性對照的總還原力如圖5所示。
由圖5可知,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及對照組的總還原力隨著濃度的增大而增強,呈劑量依賴效應,說明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的質量濃度越大則總還原力越強,但其劑量效應性關系顯著低于VC。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在所試濃度范圍(0.063 mg/mL~2.000 mg/mL)內吸光值從(0.192±0.019)升至 (0.338±0.012),而 VC(0.316±0.022)~(0.622±0.016)的變化更明顯。一般情況下,吸光值越大,說明其還原力越大,抗氧化性則越強[25]。由圖5可以看出,在相同濃度下?lián)]發(fā)性提取物的總還原力明顯小于VC。這說明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具有一定的氧化作用,但低于VC。

圖5 揮發(fā)性提取物的總還原力Fig.5 The total reducing power of the volatile extracts
2.3.2 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DPPH是很穩(wěn)定的氮中心的自由基,其弧對電子在517 nm波長附近有強吸收,當有自由基清除劑存在時,弧對電子被配對,吸收消失或減弱。因此,通過測定吸收減弱的程度,來評價抗氧化劑的抗氧化活性。不同質量濃度的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和陽性對照對DPPH自由基清除率見圖6。

圖6 揮發(fā)性提取物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Fig.6 The clearance of DPPH free radical of the volatile extracts
由圖6可知,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且隨著樣品質量濃度的增加其清除作用增強,兩者呈明顯的量效關系。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在所試濃度范圍(0.25 mg/mL~8.00 mg/mL)內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從(3.088±0.995)%升至(46.065±1.723)%,而VC(5.623±1.082)%~(91.311±2.506)%的變化更為明顯。在質量濃度為8.0%時,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為(46.065±1.723)%,而 VC可達到(91.311±2.506)%,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對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遠低于VC。
2.3.3 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不同質量濃度的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和陽性對照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見圖7。

圖7 揮發(fā)性提取物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Fig.7 The cleanance of super oxide anion free radical scavenging of the volatile extracts
由圖7可以看出,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具有明顯的量效關系。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在所試濃度范圍(0.25 mg/mL~8.00 mg/mL)內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從(18.162±1.532)%升至(82.239±2.304)%,與VC(36.020±1.341)%~(88.670±2.595)%相比,其變化更為明顯。由圖8可以看出,當質量濃度為8.0 mg/mL時,揮發(fā)性提取物對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清除率可達到(82.239±2.304)%,VC為(88.670±2.595)%。兩者清除超氧陰離子自由基的能力趨于近似。
2.3.4 ABTS+自由基的清除作用
不同質量濃度的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和陽性對照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見圖8。

圖8 揮發(fā)性提取物的ABTS+的清除作用Fig.8 The cleavance of ABTS+free radical scavenging
由圖8可以看出,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隨著質量濃度的增大而增大,具有明顯的量效關系。葫蘆巴葉揮發(fā)性提取物在所試濃度范圍(0.016 mg/mL~0.500 mg/mL)內對 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從(40.892±0.973)%升至(91.239±2.565)%,與VC[(68.033±1.163)%~(95.015±1.595)%]相比,其變化更為明顯。由圖8可以看出,當質量濃度為0.125 mg/mL時,揮發(fā)性提取物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趨于平緩,約為90%;而VC對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在其質量濃度為0.063 mg/mL時達到最大值,隨著濃度的增加幾乎無顯著變化。
同時蒸餾萃取法提取得到的葫蘆巴葉揮發(fā)性物質為液態(tài),呈淡黃色,得率為0.37%,具有濃郁的芳香氣味且略帶刺激性。GC-MS分析結果顯示,同時蒸餾萃取法共檢出25種物質,主要包括腈類、萜烯類、醇類、醛類、酚類、醚類等。其中,腈類有1種,占總含量的42.914%,占比最大;含量最多的為芐基腈(42.914%),其次為(+)-4-蒈烯(11.749%)、桉葉醇(8.774%)和麝香草酚(5.321%)等。大部分為分子質量200以下的小分子物質。
葫蘆巴葉揮發(fā)性物質總還原力、對DPPH自由基、超氧陰離子自由基(O2-·)、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與質量濃度均呈量效關系,但總體上,其抗氧化能力較陽性對照VC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