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各地持之以恒,把解決突出生態環境問題作為民生優先領域,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美好生活的增長點。浙江安吉縣魯家村從整治環境衛生出發,苦干多年,讓道路泥濘、垃圾遍地的村容村貌,變成“開門就是花園、全村都是景區”;內蒙古阿爾山,曾經的伐木工成了護林員,“無邊林海莽蒼蒼,拔地松樺千萬章”的自然風光,吸引了如織游人;福建寧德、河南安陽、安徽馬鞍山等近400個城市開展國家森林城市建設,人們可以推窗見綠,與森林比鄰而居……各地把環境保護擺在突出位置,在污染治理上狠下工夫,讓“抬頭仰望是清新的藍,環顧四周是怡人的綠”的美好愿景,逐漸成為現實。聯合國環境署經濟學家、塞內加爾環保專家蒂埃里·德奧利維拉評價,中國的森林覆蓋率逐年提高,北京的藍天越來越多,這些都是民眾看得到、感受得到的,中國綠色發展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
1.優美的生態環境是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人人都期盼享有更加優美的生態環境。河流干凈,空氣清新,抬頭有藍天,出門有公園,散步有綠道,能在城市中感受到四季光陰的變化,能在鄉村中體驗到山水田園的風光,這理應成為幸福生活的組成部分。
2.生態質量就是生活質量,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環境。發展環境除了制度建設之外,生態文明也是其中的重要內容。生態持續向好,發展才有后勁,城市才有活力,幸福生活和可持續發展也才更有支撐。
3.建設良好生態環境,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是參與者。一個人的力量或許有限,但乘以14億這個基數,就能迸發出建設美麗中國的磅礴偉力。增強綠色低碳意識,將環保融入日常生活,從愛惜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做起,從隨手關燈、綠色出行等點滴小事做起,從“我們”出發,從“我”做起,綠色方能成為動人的色彩,美麗中國方能鋪展開新的畫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