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芮雪 張逸凡
2020 年 6月 23日,昆明安寧市玉龍灣,十米長的龍舟快速駛向山的深處,59 歲的李瓊珍右手握槳,高舉過頭頂,為了跟上其他人的劃槳幅度,她整個身子前傾,臀部幾乎快要離開座位。
因為乳腺癌,李瓊珍的胸部被切除。癌細胞沒有了,但上肢水腫等新問題卻相繼找上門。她在劃槳時胳膊很難正常抬高至耳后。和她一樣,龍舟上的十幾位隊友都是乳腺癌患者。
切除乳房后,由于身體孱弱,她們也被稱作“少奶奶”。她們有的長期失眠,有的伴隨肩、腰部疼痛,上肢活動受限,也有人自卑、封閉,活在癌癥的陰影當中。而龍舟運動對于乳腺癌患者的康復治療具有積極作用,不僅有助于患者恢復健康的身體和心理狀態,也可降低患者患上淋巴水腫的風險。
如今,共有46 名乳腺癌術后患者報名參加了這支龍舟隊,第一批共15名隊員參加了集訓,平均年齡56 歲。
昆明這支龍舟隊的成立起源于中國癌癥康復協會的提議,昆明的訓練條件得天獨厚,水域平靜,且一年四季氣候適宜,適合成立一支隊伍。龍舟隊不進行選拔,歡迎所有康復三年及以上的乳腺癌患者。
李瓊珍聽說劃龍舟可以緩解肢體水腫,就報名了。她前后動過四次手術,因為化療的藥水是粉紅色的,至今,她看到相似的顏色都會想吐。她聽說加拿大華裔運動員熊北蓉也是乳腺癌患者,通過劃龍舟,熊北蓉不僅水腫消了,還拿了世界冠軍,“我想她行的話,那我們也行?!?/p>
隊長李云玲是隊里少數幾個會游泳的。沒有了乳房,穿著緊身游泳衣成了很多乳腺癌康復者難以克服的心理障礙,學游泳需要比常人更多的勇氣。
李云玲曾經是銀行高管,39 歲時查出了病情。院方感覺她在治療中非常樂觀,希望她能夠去開導其他病人。李云玲開始做病房志愿者,一對一地開導和溝通,后來慢慢開始給大家講課,以自己親身經歷做心理疏導,一直做到現在。她記得有醫生跟她說,“我治療的是她們的身體,而你治療的是心靈”。
李云玲得了乳腺癌后,從醫四十余年的父親為她不斷查閱大量書籍,記錄、整理出幾大筆記本的資料。這些資料后來也成為她講課中醫學專業知識的部分來源。
龍舟隊訓練地點選在昆明安寧市玉龍灣,第一批15 名隊員都是居住在昆明周邊的乳腺癌患者。鄭文琦教練負責打鼓,鼓聲響起,隊員們跟隨口令,槳葉插入水中,向后推水。
李云玲至今記得第一次訓練時的情景。船尚未離開碼頭,鼓聲就停止了。船槳相互碰撞,水花四濺,連同水里的青苔,潑灑在隊員們的身上。前后排的“少奶奶”們相互埋怨起來。埋怨聲很快被教練鄭文琦叫停:“劃船不能怕水,上岸時身上是干的,肯定沒下水劃船?!?/p>

張芮雪 攝
龍舟重新起航,教練放慢了指揮節奏,專業龍舟選手配合大家把握方向,龍舟緩緩駛出碼頭?!斑祝娴淖咂饋砹?!”李云玲回憶起當時的心情?!皼]想到我們能把龍舟劃出這么遠?!?/p>
鼓聲在山間回蕩,龍舟駛過峽谷,眼前是一片開闊水域。
蒲瓊英說,剛開始劃槳時,她會緊張,擔心自己把握不了平衡,但現在她在船上走動時都不用扶。她說,訓練完的那天晚上,她一覺睡到了清晨五點半,這在之前從未有過。
鄭文琦曾帶過165 支龍舟隊,常常有隊員向他抱怨太陽太曬、訓練太累,等等,但在這支隊伍中從來不會有人向他抱怨。
龍舟隊的更衣間里,隊員們毫不避諱地換衣服,甚至邊換邊討論病情。祝小琴說,在這里,不會有人用異樣的眼光看她,她也不用找最里面的格子間。她說,水上運動加上有相似經歷的隊友,能讓她感到放松,她以后會一直來,“我可不是短命鬼,我要活到八十歲?!?/p>
第一次參加訓練時,趙育銳坐在最后一排,她說,她沒有游泳經驗,怕拖累了隊伍。但第二次再訓練時,因為動作標準,她被教練調到了第三排。龍舟劃回碼頭,趙育銳皺著眉頭轉過身,對教練說:“我覺得還沒練夠呢,能不能再劃一下?”
為了適應隊友們的身體狀況,鄭教練把訓練強度設計得很低,而且不要求她們使勁。趙育銳卻總是很用力,劃槳時,她雙臂拉伸至最遠處,還要再猛地往前扎一下。那是因為她太珍惜劃龍舟的機會了,現在,她每周最盼望的事情,就是龍舟訓練。
趙育銳查出乳腺癌的時候是49 歲,從那時起她就再沒有去上班?!伴e在家里,這個凳子上坐一會兒,那個凳子上坐一會兒,怎么一天還沒有過去?”
手術保住了她的命,但她卻突然沒了價值感。她的腦子不再像之前一樣好使,做什么事情都沒有力氣。那段時間,她總是一個人,她不愿意被別人口頭上關心,也不愿總是去打攪朋友。劃龍舟重新讓生活有了盼頭?!熬拖裆习嘁粯印?,除了劃龍舟,她還愛上了攝影和徒步,身邊的玩伴也越來越多。
一項對乳腺癌患者術后心理的研究表明,近七成的患者有過焦慮或抑郁。術后乳房缺失導致患者害怕社會交往,這種“害怕社交”的心態,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患者進入自卑、孤獨等失助狀態中。
李云玲除了是龍舟隊的隊長,還負責云南省腫瘤醫院的心理疏導工作。有的時候,她會直接帶患者去衛生間,把切除乳房留下的傷口展示給對方,這是她快速走進患者內心的方式。
李云玲說,乳腺癌康復后期,癌癥對患者的心理影響遠大于生理;醫院集中精力保住癌癥患者的生命,很難再有時間顧及患者康復后的生活。
她曾經接觸過一個患者,因為擔心被人嘲笑,不愿意走出家門,也不愿意與人交流,李云玲對她進行了三次心理疏導,仍然沒有轉機。還有的患者自我嫌棄,因為不想給愛人一個不健全的身體,主動提出離婚。
“放棄自己,不拘小節,蓬頭垢面。”這是李云玲最害怕出現的一種情況,“你要把窗子打開,陽光才能照進來,你都不開個縫,陽光怎么照呢?一切都可以從頭開始?!崩钤屏崛プ隽撕芏嘤刑魬鹦缘氖虑?,登山、跑馬拉松、考心理咨詢師、參加龍舟隊等。“我在肯尼亞遇到埃博拉和槍戰,在馬達加斯加遇到鼠疫,在尼泊爾遇到地震。七次進藏,爬過珠峰,上過6600 米海拔的位置……這些都是在患乳腺癌之后?!彼谘葜v的自我介紹里寫道,“我想告訴我的病友們,她們的今天就是我的昨天,我的今天就是她們的明天,她們的生活依然有很多可能。”
一場訓練結束,隊員們在岸邊圍坐一圈,準備拍照。蒲瓊英從包里掏出口紅“,來來,擦點擦點。”邊說邊站起來,半彎著身子給隊員們分享口紅?!耙嘈牛覀兌际亲蠲赖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