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穎
(新疆尉犁縣第五小學 新疆 尉犁 841500)
農村學前教育在近代教育文明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加強城鄉一體化一直是國家的重要政策,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也一直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學前教育對于國家來說屬于基本國策的范疇,對于幼兒來說是成長的一部分,是人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農村普及了教育,提高了文明,加強了現代化建設,百年目標才不是空談,小康社會才有實現的可能性,中國夢才有實現的一天,民族復興才有強大的保證。所以,加快農村學前教育的普及有助于縮小城鄉間的教育差距、提高城鄉文明、改善農村風氣、傳播正能量,有助于培養一批有講文明、有文化的新一代祖國建設者。除此之外,加強農村學前教育有助于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更好學習思政教育,對祖國的發展有更好的認識,因此普及農村學前教育迫在眉睫。
1.1 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度不夠。目前在農村,大多數的孩子家長外出城市打工,賺錢養家,將老人孩子留守在家,老一輩的人只顧孩子吃飽穿暖,對于教育力不從心,其意識也較為薄弱,這是農村普遍存在的事實。由于孩子缺乏教育指導,導致錯失教育時機,在上學和升學的時候與其他學生差距較大,增加了教育難度,也導致其自尊心受挫,不利于后期的發展,對于孩子自身的知識素養以及學習能力也造成了極大的影響。
1.2 師資力量以及教育設備投入不足。農村學前教育普及不到位的因素有三方面。第一,農村環境較差,發展落后,老師的薪資普遍低于城市,各項福利也不完善,也沒有正式的編制,這就導致農村的教育資源普遍短缺。第二,目前農村的老師大多都是臨時應付,自身能力不足,學位較低,教育教學水平較低,無法達到教育的水準。第三,農村地處偏遠,經濟發展不平衡且相對落后,這就導致了學前教育的設備無法正常投入,教學方式傳統,嚴重阻礙了教育的創新發展,從而影響了教育的進度。
2.1 加大宣傳力度,提高全民意識。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其學習受教育的初始離不開父母的指導,對于農村來說這一步顯然較難,這就需要教育部以及鄉村的負責人做好學前教育的普及以及加大宣傳力度,讓家長及時了解學前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對孩子未來發展所產生的影響。印發教育宣傳手冊,用事實案例說話,必要時開展教育講座,邀請教育學家主講教育對國家、對家庭、對孩子自身的重要性。
2.2 加大農村師資力量教育設施設備的投入。目前城鄉一體化逐漸完善,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師資力量、設施設備的投入也應加大力度,相關教育部門應及時做好調查,走訪鄉村,將學前教育為未普及、經濟落后且較為貧困,學生無法上學、沒有老師的情況做好登記,結合當地實際情況,給出相應的方案,制定合理的計劃,做好備案,配備師資力量,及時完善優化,與此同時,還要不定期的走訪,了解實際情況,及時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
2.3 改革教師體制,完善教育系統。教師是學生接受教育的第一責任人。因此,投入優秀的師資力量是首要任務。第一,政府應將學前教育的教師納入編制中,為其創造良好的工作環境,提高教師的薪資福利,尤其是農村的老師,可相應的提供一定的車費補貼、花費、食補等額外補貼。第二,提教師的專業知識素養,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也是勇于實踐的踐行者,這就要求老師不僅要專業知識豐富,實操能力也要過硬。相對于農的教學,給老師的挑戰不僅僅是知識層面的也有一部分的環境因素。第三,對老師進行不定期的培訓,包括職前、職中、終身培訓等,豐富教師專業知識素養,另外,教師應對外學習,積極參與知識講座,積極走出去,學習外界先進的教育教學方法,不斷完善提升自己。第四,應不斷完善教育教學體系,創新教學方法,開拓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使其能不斷適應環境的變化、教師的變化。
學前教育是時代下的產物,也是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的,對于社會發展的推動力、人類文明的傳播、祖國下一代的培養有著不容小覷的作用。而且教育是一項關乎人類福祉的事業,對于提高國民素質有著深遠的影響,隨著教育的大幅度普及,小學、初中的學生一度減免學費,人人有學上的局面極大鼓勵了教育的發展。在對于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上,也是不遺余力,盡可能大力宣傳、大力投資,但是也不能很快的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我們必須根據其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改進完善,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師專業素質以及教學質量。讓農村孩子的上學情況得到大幅度改善,讓其沐浴教育改革的春風,對國家充滿自信,從而對教育充滿自信,促進農村學前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