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會朋 揭陽職業技術學院
作為高校新興的運動項目,不論是課程設置還是課外活動的開展,都必須綜合考慮開項目在校園發展的重要意義和重大挑戰,對于促使學生保持良好的身心素質和精神狀態,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學習活動中去,為學校各項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教學質量的提高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高校普及推廣戶外運動的可行性分析。已具備基礎性資源物質基礎;師資隊伍具備一定的指導能力,部分教師以取得相應職業資格;學生參與度較高,需求度較高;學校支持力度較大。
“戶外運動”全新的教學內容與形式,是所有參與用戶健身需求、興趣培養、專項提高、特長及專業發展的必要手段之一,對于學校教育也是可行的。例如:在小學階段注重基礎素質的教育;在中學階段注重身體素質和基本理論的學習;在高中階段注運動能力和運動常識的學習;在大學階段注重專項運動技能和運動理論及損傷預防的學習;進入社會階段注重挑戰性和商業性的培育。
“戶外運動”在高校校園的實施,在教學效果方面的意義非常巨大。盧元鎮教授曾說過:“不能把競技體育、學校體育、群眾體育嚴肅的分割或合并,在現實生活中還存在著大量社會現象。人們應該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自覺、自愿參加各種體育娛樂活動,他們既不受運動成績、考核等限制,甚至也不僅僅為了健身祛病,而是把體育運動作為一種有意義的活動形式。用于度過自己的余暇時間、愉悅身心、放松和享受,這樣的狀態和意境才能真正意義上實現體育特有的價值。”
戶外運動與高校自身建設密不可分,是校園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課程內容的創新;是會體育文化和校園體育文化互動發展的動因;對培養高素質的戶外運動體育人才具有積極作用。需要進一步完善和加強高校戶外運動課程的設置、管理、實施與安全防范體系;加速戶外運動作為一種新的體育形式走進校園并逐步普及,加速高校戶外運動資源的有效開發與利用;整合戶外運動社會資源,加以利用、維護與開發;通過戶外運動教學、比賽等實踐活動過程加速校園戶外運動文化建設,發揮戶外運動的與人價值、社會價值、交際功能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構建戶外運動安全防護體系、規章制度、應急求助體系的完善。
戶外運動資源引入教學領域在國內還是備受關注的,經過多年的積淀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并在高校逐漸普及化發展,目前在江西高校已經進入了一個全面快速發展階段,其重點突出、特色鮮明。呈現出教與學的被動與主動的轉變,參與人數較以往體育課程明顯增加。(2)參與者在獨立與協作的過程中充分認識、理解、分析和解決現實面臨的困境與問題,提升理解與解決問題的能力,不斷改造和優化自身的知識與技能結構,充分發揮個人才能,實現個人的價值。(3)現代的高校體育教學肩負著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務,除了要完成理論知識傳授、運動技能傳授、專業知識普及、高水平發展與欣賞、特殊群體補充,還肩負著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團隊合作、創新意識等重要任務。只有參與人群不斷壯大,才能更好的發揮學校體育育人的重大功能。
隨著戶外運動在國內的發展進入了一個“創新發展期”。在全面健身運動規劃實施的大背景下,戶外運動也經歷著迅猛的創新發展。戶外運動文化和賽事不在僅局限于學生群體,而是逐漸輻射到逐社會上的各個人群、系統、行業等,并以其獨特的魅力和健身娛樂特性吸引著校園、社區、企事業單位的廣大體育運動愛好者的積極參與。也將全民健身事業的輝煌發展發揮著更大作用。目前國內各類戶外運動大型賽事,對參賽者的限制放寬,并根據年齡對參賽隊進行了合理的分組,并逐年擴大和放寬參賽隊人員限制條件,吸引更多熱愛戶外運動的愛好者參與其中,參與人群范圍已經逐步涵蓋了中小學學生、大學學生、青年、中年和老年等群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