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晨銘 西北民族大學
中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各民族之間大團結、大繁榮。每個民族在其悠久的歷史中都誕生了自己獨特的民族文化,這些文化相互獨立又統一在一個整體之中,既有地域性,又有著密切的聯系性,形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格局。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主要有藏族、回族、維吾爾族、滿族、哈薩克族、東鄉族、柯爾克孜族、土族、達斡爾族、撒拉族、錫伯族、塔吉克族、烏孜別克族、保安族、裕固族、塔塔爾族、鄂倫春族等等,其文化各具特點有內蒙文化、維吾爾文化等等,這些優秀文化發展、傳播,使西北地區民族高校校園文化也帶有濃重的、具有吸引力的少數民族文化色彩。
從古至今,西北地區的少數民族文化都是我國文化大家庭的重要成員,有其獨特的風采和作用。如,西北地區的繪畫藝術,有一定民間美術的注入,加之時代和人力的磨合,產生了剪紙藝術、刺繡工藝、皮影戲劇、面塑、炕圍畫品、飾件、卷軸畫、壽材彩繪、墓葬壁畫等等堪稱唯美絕品的民間藝術;在戲曲方面,根據南宋玉灼的《碧雞漫志》卷二載可知:“元豐、元佑間……澤州有孔三傳者,這開創了諸宮調古傳,士大夫皆能誦之的場景。[1]”耐得翁在《都城紀勝》[2]有云:“編撰傳奇、靈怪,入曲能唱。”上黨梆子別稱上黨宮調,傳說是孔三傳獨創諸宮調而成名等等;另外,祖國西北這片廣袤的土地上亦醞育出了如廣靈秧歌、風臺小戲、萬榮花鼓、平遙鼓書和陜西秦腔等許多民間傳統大、小戲曲等,涵蓋了豐厚的、悠久的民族文化背景。
多元民族文化[3]是指在一個地域或群眾主體系統內部,相同時期共存的相互關聯且又各自獨立的多種民族的文化。關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含義有下面幾點思考:一,多元民族文化的主要載體務必是各個不同的民族。二,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各民族的文化必須同時存在某一時間點上。三,多元民族文化中的各民族的文化必須是交互的、聯系的,而不是獨立的、孤立的單元文化。
文化沖擊[4]是指一個人,從他原有的文化環境中搬遷到另一個新的文化環境中所造成的文化上的不適應。西北地區的民族高校文化與來自五湖四海的非學校本地的家鄉文化有著截然不同。不論從地域差異、語言差異抑或是民族差異,都會給剛入校的新生一種異國他鄉的錯差感。民族、地域文化相似度越少,這種陌生感、不適感越明顯,受到這種文化沖擊的影響越大。對此,處于文化差異中且受到文化沖擊的學生,其影響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
1.心理方面:脫離熟悉且舒適的鄉土文化,在被迫分開熟知環境,產生抗拒的心理背景下,接受未知文化場景,會給他們帶來恐懼、孤獨和自閉。對未知的新奇感在強大的文化沖擊下變得搖擺不定,對自身文化基因有所懷疑,產生自卑、不自信等心理表現。善于調節、開朗或者抗壓力較強的學生,能夠在未來的生活中緩慢適應、改變,相反,這一部分學生會在不良的心理反應上,增加心理問題的程度,有的乃至伴隨終身,影響人的一生。
2.身體方面:不良的心理表現,必然會導致一系列的生理問題。由于文化沖擊導致的焦躁、不安情緒,會影響到入學新生的食欲以及睡眠,影響他們的生長發育和身體健康。
3.學習方面:不良心理作用下,大腦處于緊張、不安、焦慮狀態,此種狀態下,大腦工作效率低下、記憶力差、精神不集中,加之,大腦一部分精力疲于應對敏感的外界事物的變化,都會導致入學新生沒有精力投入學習,或者學習積極性不高、學習效率差。
4.生活方面:豐富多彩的大學生活是青少年情感、學識和經歷的窗口期,在此期間,其思想和人格都會趨于健全。然而,文化沖擊下的入學新生,在陌生文化中質疑自身文化,搖擺不定,喪失自信;在自卑、害怕、封閉中拒絕接受新文化,故步自封。這些看似無關輕重的問題,卻是一些孩子的“致命殺手”。嚴重的,會產生抑郁癥、自閉癥,對學生的生活和家庭帶來不可逆轉的嚴重影響。
1.體育運動概念和引申含義:體育運動簡而言之是參與主體的有關身體教育的活動,它是區別于身體從事體力勞動的行為,目的是在于通過科學的身體活動達到對健康的增強,體質的增長,而非單方面的體力消耗。其引申含義則是體育的社會學、文化學概念,因體育伴隨著人類社會的發生而出現,據早期人類捕獵、御敵、生活甚至擇偶的需要演變而成,所以體育亦屬于文化的范疇,帶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色彩和作用。
2.體育運動特點及功能:體育具有高度的參與性和娛樂性,能夠最大限度的激發和提高參與主體的體格、體能,尤其是心理方面,具有其他學科不可替代的優勢。體育的功能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對社會的作用,另一方面是對參與主體的效能,本文主要闡述體育在對參與主體的心理建設意義。體育運動對參與個體的功能主要有強身健體的功能、健康心理的功能、人際交往的功能、休閑娛樂的功能、生命美學的功能等等,對參與體育運動個體的作用是方方面面的。
3.對入學新生的促進作用:(1)心理方面:參與體育運動可以排解壓力,拋卻煩惱,疏導不良情緒,轉變性格,變得開朗活潑、堅強自信、果敢睿智,從而促進入學新生的心理健康,避免和緩解他們產生的一系列文化沖擊下的心理問題。解決學生之恐懼,家長之擔憂,學校之無奈。(2)交往方面:體育運動首先給入學新生提供了一個平等的交流、交往的機會和平臺。在這個平臺上,體育又作為一種特殊的語言為大家所共知,打破了因語言差異無法正常交流的問題,所有的參與者都會使用一種語言交流與增進友誼、情感——體育語言。(3)身體方面:入學新生參與體育運動,可以增強體質,增加健康,提高體能素質,保有充沛的精力和體能,少生病、不生病。減少疾病帶來的資金消耗,為學生和家庭減輕負擔。(4)學習、生活方面:緩解和解決了入學新生的心理問題、身體問題以及交往問題,學生必將擁有更充沛的精力,更快樂的心情,更堅定的自信,更多的朋友。因此,自然更會擁有良好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空間,學習、生活質量同步提升。
綜上,不難得出,體育運動對西北地區文化沖擊下的入學新生,不管在心理上還是身體上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它能夠從課堂或者課余同時發揮功能,解決文化沖擊下入學新生產生的一系列問題,為此類高校解決相關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考方法和實施路徑,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為學校建設相關解決部門提供了學科優勢。
因此,建議西北地區民族類高校加強體育學科建設的步伐,提供更多的體育配套設施和平臺,加強學生尤其是入學新生參與體育運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做到預先引導、積極消除、合理控制,為入學新生提供一塊舒適安心的精神家園,為他們打造一片光明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