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亞超 西北民族大學
新時代背景下,伴隨著新一代青少年的成長和發展,90后逐漸活動在社會的核心,成為推動社會經濟、科技、文化等等乃至教育的中堅力量。各種專業和領域的90后從高等學府中走向社會,扮演著自己的角色,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16年,國務院頒布了《“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更加強調體育增強人民體質,促進身體健康的宗旨和作用,正是在這種全民健康大背景下,全民體育和終身體育進行的如火如荼,體育周邊學科、信息、消費等等,在網絡大數據的加持下,快速的進入到平常百姓家。體育健康、經濟漸漸凸顯出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效果,當下,我國社會處于轉型期,必然會催生一種現象,那就是“文化反哺”現象。“文化反哺”是社會文化、文明堆積的基本手段,其意指在快速的文化變遷進程中所發生的年輕一代向年長一代進行文化教授、傳播行為的過程[1]。同時,出現這種“反向社會化”的現象表明了在飛速發展的社會變遷場景下,不但文化傳承的內容發生了巨大的變化,而且文化傳承的方式也發生了嶄新的改變[2]。
年輕一代相對于年長一代更善于使用網絡技術得到更多的數據、信息以及科學的方法,也能夠全天候、全方位、全覆蓋的獲取流行元素、文化知識、消費理念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等等,這些知識、理念更甚者會在他們的三觀、學習態度和思政角度等方面亦從高低不等的程度上地潛移默化甚至顯化著年長一代。因此,新時代的今天,社會產生“文化反哺”的情況不但是必然的,也是具有多種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第一,在新時期社會快速轉型中,在體育全民健康時代,存在相近代差的兩代人,他們的社會適應性有著較大的懸殊。尤其是在體育學習方面,年長一代相對于年輕一代,不但沒有接受過良好的體育教育,而且沒有充足的時間、地點、身體機能條件,進行體育學習。然而,在全民健康的時代背景下,不論從國家、社會甚至是個人,都對身體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對身體健康的需求下,年長一代,開始向年輕一代獲取體育運動知識,學習體育鍛煉方法,參與體育公共課程、培訓等等。這種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在體育運動的場景和現象,比比皆是,例如,在健身房、舞蹈廣場等。
第二,信息革命的產生,迅速改變了社會學習場景和手段,年輕一代學習知識的方式增多,過程變易,成本降低。社會的傳授學習,由年長到年輕的固有結構發生動搖,在人為主體成年以前這種傳統的文化學習結構仍有許多功能和作用,但是在人為主體成年后,新興產業、技術、知識方面,同等時間下,年輕人學習時間、接受能力更快,成“先者”“達者”為年長一代師的年輕一代,頗多。
第三,新時代背景下,經濟社會發展、寬松、包容,文化氛圍民主、團結、和諧,對“文化反哺”現象的產生提供了非常必要且有利的條件。一千二百多年前,我國的大思想家韓愈,曾言說“聞道有先后,術業有專攻”[3],不以年長與否,論資排輩,以聞道先后,術業專攻者為良師。可見,在中國幾千年的文化傳統中,自然而然的傳承和發揚著這種文化寬容,兼容并蓄的文化精神和氣脈,為當今社會的發展繁榮,仍然起著不可磨滅的作用。正因為,這種包容、汲取的文化精神,年長一代在自身健康需求下,積極地向年輕一代學習、請教體育鍛煉科學方法、知識,相互探討體育手段,共同促進體育文化的發展繁榮,也充分顯示了體育文化反哺的力量和作用。體育之育人,不只是學生主體的年輕一代,亦有虛心學習、有著健康需求的年長一代。
體育作為一種文化,涉及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F階段,體育學科的發展也呈現百花齊放的狀態,不斷地與其他學科交叉、融合,從而衍生出新的體育學科。在反向社會化的過程中,體育的文化反哺不僅體現了其專業性質,也體現在其不同的概念、理論層面上。體育文化反哺涉及的主要內容如下:
1.體育觀念反哺:體育觀念是一個意識層面上的哲學意涵,是行為主體經過長時間的體育實踐及理性思考而形成的思想意識、精神追求和哲學信仰的抽象概括,是一種自覺的、系統的、理性的認識[4]。簡單來說,體育觀念就是在體育三觀基礎上,對體育內容和含義的系統、綜合認識。在現代社會中,年長一代的體育觀念非常薄弱,只會從其他角度去審視體育,對體育內容和含義,僅僅能做到一知半解,所以年輕一代對年長一代體育方面的文化反哺首先就是體育觀念的補充和糾正。在日常的生活中,年輕一代不斷地用自己的體育思維影響著年長一代,使他們先豐富其體育思想,后增強其體育健康,不斷地學習,最終能夠實現終身體育、健康身心的目的。
2.體育鍛煉常識、方法反哺:此方面是體育文化反哺過程中,最顯而易見的部分和程序。因為,體育觀念的培育是一個長期影響,繼而發生改變的過程。其難度大,過程長,但是,相對于體育鍛煉常識、方法來說,這些特點恰恰相反,其具有短期習得的特征,易掌握,易實施,作用明顯。在年長一代向年輕一代獲取體育知識方面,基本傳遞的文化營養和內容都是科學的體育鍛煉方法,等等,他們被迫于健康的需要,受限于自身體育鍛煉方法的空白,虛心求教。而年輕一代也深處信息爆炸的時代,擁有更多的體育資源,有能力、有儲備,足夠對年長一代的學習,給出相應的教授,在這種學與授中,形成良好的循環,促使整個社會都處于教學相長的學習氛圍內。
3.體育消費反哺:體育消費,簡言之,就是從事體育相關活動的消費。而體育的消費又包括體育消費心理、手段,等等。年長一代的消費心理和消費觀念基本上都在多年的生活積累中形成,與新興的體育方面的消費心理有著很大的差異,不能夠科學的、客觀的對待體育消費。年長一代在購買體育用品等實物型支出時還能做出理性判斷,但是在用于觀看各種體育比賽、表演、展覽等所進行的觀賞型的消費時不能很好的根據自己體育的需求做出正確權衡。所以,這些基本上在家中扮演子、女角色的年輕一代,在消費理念上也深刻影響著年長一代的消費心理構成,改變他們固有的消費手段、消費內容,增加體育網上購物、體育精神消費的比重,使其在消費結構上更加合理、科學,消費過程中更加快樂、充實。
文化反哺是新時代信息社會中獨特的文化逆向傳承的形式,長、幼兩代通過反向社會化的手段,科學、積極、努力的促進著體育文化的承接與交融,綜上,可以得出,體育健康視角下的文化反哺是具有正面意義,并產生積極影響的。
因為,體育健康視角下的文化反哺能夠加強交流、溝通,有利于縮減“代溝”,彌補長幼兩代人之間因誤解和隔閡而產生的心理缺失。年輕一代向年長一代反哺體育知識和觀念,使年長一代能夠改善健康問題,滿足科學體育鍛煉的需求,而年輕一代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與長者交流、學習生活經驗,增進兩代人之間的感情。此外,從社會文明發展的角度來看,體育健康視角下的文化反哺也是有著積極作用的。因為,長、幼兩代間雙向的交流與學習,加強了社會文明的延續,使新生的食物更快速的推廣,使優良的傳統文化得以繼承。長、幼兩代人相互促進,年長者經過長期實踐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對一些缺少社會經驗、鑒別能力的年輕人起著良好的示范和模仿作用。
同樣,事物都存在兩面性,我們應該理性地、辯證的看待問題。體育健康視角下的文化反哺就是如此,它依然具有消極的意義。因為,體育中的文化反哺很多非主流方面,長、幼兩代在這個過程中都不愿意接受。年輕一代處于心理和身體的成長期,不能接受年長一代已經形成的三觀體系和知識結構,而年長一代也對年輕一代的前衛思想、網絡潮流相當抵觸,文化反哺的雙向過程無法良好的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