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健聰
(廣東省廣州市番禺區鐘村第二小學 廣東 廣州 511495)
在社會經濟、文化不斷發展的當下,每個人的審美能力也有所提升,教學本身而言是比較復雜的,要想在其中滲透美育,就需要教師強化對此的重視程度,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審美水平也能有所提升。而在具體實踐的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基本條件,主動去引導他們發現其中的美好,在主體實踐的過程中不斷發現美、創造美,這才是自我完善的主要途徑。
從小學素質教育的角度來分析,要想培養學生美的情感,一定的將德育融入其中,逐漸引導學生進入到一個高尚的道德情境內,實現對人生的思考,然后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不僅要向學生傳輸文化知識,更要教會他們如何做人,所以各種活動都應該以服務為核心,將思想品德貫穿其中,體會到教書育人的重要性。美育的重點在于感,借助多種藝術形式和形象,用于感染學生,使得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個良好的思想品德,例如春晚上各種韋唯所歌唱的《愛的奉獻》,讓聽眾感動落淚,懂得人和人的相處之中,應該多一點真誠和無私的幫助,這才能讓我們的世界充滿歡樂。所以,教師借助美去引導學生,讓他們的心靈得到凈化,這對于提高他們的人生修養具有促進作用。
教育是每個人都非常關注的問題,素質教育實施的當下,美育在其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在教學的過程中,主要是讓學生感受到幾何之美、文化之美、科學之美。借助一些自然、藝術等形式來教育學生,主動獲得相應的技能,豐富學生的科學意識,培養他們的觀察和思維能力,達到科學素質教育的效果。尤其是在知識傳授的過程,不要只是理論性的模仿、繪畫,更多的動手操作,讓學生在活動中養成主動觀察的良好的習慣,真正突顯出小學生的創新理念,這才是美育的價值所在。教師組織一些趣味性比較強的活動,讓學生采用小組合作的方法來探究,做好相應的記錄,從而實現知識的有效轉變,真正將學生對于藝術的興趣直接轉換成為感受和創造美的一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借助相應的美育策略,讓小學生去展開豐富的想象,盡量擴寬他們的思路,逐漸去培養小學生的形象思維,真正達到一個優化教學的目的。
將美育滲透到小學體育中,教師應該借助一些新穎的方法,優化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從中獲得一定的藝術感受。對此,在體育運動中,適當性的加入一些節奏歡快的樂趣,這樣既能強化學生的韻律感,將注意力都集中在一起,掌握到關鍵的動作要領。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大多會伴隨著學生的心理活動,然后對具體事物進行思考,進一步對體育美做出更為深層次的理解。例如在排列隊形的時候,如若只是單一的重復一個隊形,這會逐漸消磨掉學生練習的積極性,所以,教師提前在場地上畫出一些新穎且具備創新性的圖案,如扇形、梅花形等,然后搭配上和諧的音樂,使得學生對此抱有強烈的興趣,然后在愉悅地環境下鍛煉身體,使得他們的生理和心理都得到放松,達到感受和創造美的境界。同時,教師一定要按照小學生的年齡去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尤其是低年級、高年級的學生,一定運用不同的方法去進行滲透教育。教師借助一些生動的語言,結合輕松的動作示范,讓小學生從中理解和欣賞美,明確意識到體育和美育的結合是相互的,這樣才能獲得一個優化的教學效果。
勞動和美育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社會實踐無論是客觀還是主觀上都是人們對審美的一種具體認知,對于小學生而言,熱愛勞動是提高他們情感態度的一種方法,所以教師要借助整個勞動過程,實現美育的有效滲透,這樣才能讓學生從中感知和聯想,勞動中感受美。例如在剪紙活動中,可以引導學生對剪出來的各種形狀進行評價,談一談在活動過程中獲得了哪些知識,從而體會到民間工藝的美,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良好品質。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能夠剪出各種不同花紋的圖案,這些圖案有的是從課本上模擬而來的,有的是自己創作的,整個過程中,小學生的創新思維也有了一定的發展。因此,教師一定要主動去發現美,然后在教學的時候,將這種美遷移給學生,使得他們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才是小學素質教育的關鍵。
美育在現階段素質教育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能幫助活躍教學氛圍,又能發散小學生的邏輯思維,小學階段的教學不只是簡單的知識傳授,還有備創造性的特點。因此,教師要充分意識到的美育的重要性,摒棄掉傳統且落后的教學理念,將美育和素質教育進行有效整合,循序漸進的過程中形成一個完整的教學框架,讓小學生擁有更加靈活的思維去看待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