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燕萍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分別首先本文將簡要對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展開分析和探討,是通過宣導的方式,讓中學生明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和目的,并且對其有基本的認識;其次是教師要重視教育引導的方式方法,讓學生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學習的時候,能夠認識自己,明確自己的立場,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最后是教師要統一制訂方案,幫助學生來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在面對將來道路該如何走的時候,不至于手忙腳亂。
在面對新事物時,很多人往往抱著懷疑的眼光和抵觸的態度,教育也不例外。職業生涯規劃教育作為一個近幾年新興的學科,很多學生對其了解并不全面,甚至一些學生認為,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只有上大學之后才能用得到。其實不然,職業生涯規劃對一個人的成長和發展所起到的作用非常大。如果目標設立的正確,則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就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亂撞,頭破血流。因此,為了讓學生了解其內涵、明白其要義,教師要對學生開展宣導工作,讓學生從思想上對其進行認識,產生看法。
例如,教師可以在校園內就職業生涯規劃教育展開大課宣導,采用開大會的形式讓學生了解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意義。在進行大課宣講的時候,教師要告訴學生,職業生涯規劃是一個人一輩子必須經歷的事情,除非這個人沒有工作的想法,或者沒有進步的念頭。在職業生涯規劃中,要明確自己將來的發展道路,找準方向,努力前進。在大課宣講之后,教師要趁著教學熱度,及時地聯系學生的家人,可以通過召開家長會的形式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分析和探討。以此為法,能讓學生明白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目的和意義,而且學生會感受到,職業生涯規劃對自己確實有很大的利益和幫助,能為自己將來的發展道路指出明確的方向。當學生認識到其本質后,便會對此展開深入的分析和探索,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深入地挖掘和計劃。
課堂作為一個教育平臺,教師要將之有效地利用起來,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當前的時代特征對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教育。這樣才能最大程度地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課堂熱情。結合當前中學生的性格特征,不難發現,學生在日常的學習和生活中,都比較喜歡上網、看電影等。而且很多學生對一些新奇的事物充滿了好奇與期待。由此可見,這便是中學生的興趣所在。教師要抓住其特征,對癥下藥,開展教學,方能有效地引導學生樹立起一個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和職業觀。
例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對當前的時事熱點進行評判,引導學生對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做出分析和討論。如當前新聞中的軍事、科技、娛樂等方面,都是教師可以下手、學生可以涉足的區域。教師可以拿出軍事新聞中的一條快訊做出研究,如對比兩國之間的軍事實力強弱、以古論今,分析古代戰爭和現代戰爭以及未來戰爭的區別和方式等。開展交流的目的是為了實現學生之間的思想碰撞,對于每個同學的發言,其他學生都會對其進行思考和分析,并且會將同學發言中較好的部分吸收過來,與自己的想法融合在一起,形成一個更全面的方案。在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思想和意見也在不斷的摩擦、碰撞,這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有很大的幫助,而且能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到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進程中。以此為法,結合學生的興趣來開展教育教學,并且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對知識進行深入的了解,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學習觀和職業觀。
因為中學生的思維發育不夠成熟,在面對一些事情的時候容易草率地做出決定。特別是在面對自己的人生道路設計時,很可能腦子一熱,走錯了方向。這對學生將來的發展有很大影響。這就需要教師和家長一起幫助學生進行職業生涯規劃。首先,教師要參考學生的意見,了解學生喜歡的發展方向,或者通過心理引導的方式,對學生的性格特征做出肯定,再根據其性格去選擇合適的發展道路。其次,教師要觀察每位學生的日常學習和生活,了解其言行舉止,為之后的職業生涯規劃做準備。引導學生尋找到自己喜歡的行業。最后,要發動家庭的力量,因為最了解孩子的還是父母,所以要參考父母的意見對學生的職業生涯規劃進行分析,然后做出總結,再次向學生確定意向,就可以敲定方案,按部就班地開展實施。
總之,職業生涯規劃教育的開展要有效地結合學生的興趣特征、時代的發展背景、校園的環境和家庭的力量,這些因素缺一不可。為了讓學生能夠找到屬于自己的成長和發展方向,教師要長期堅持對學生的了解和關懷,并且與學生家長建立起長效的溝通交流,實現家園共育,為學生將來的職業生涯明確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