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娜
(咸陽市特殊教育學校 陜西 咸陽 712000)
鷹架式游戲教學法發散了培智學生的思維,增長了生活常識。培智學生在參與游戲過程中,通過動手,也激發了其大腦的思維活動,調動了培智學生多種感官的參與學習,從而達到促進其適應性成長的目的。鷹架式游戲教學法對智障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具有促進作用,鷹架式游戲教學法可以促進和轉變智障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習慣。
在實際運用過程中,分析了鷹架式游戲教學法在培智數學教學中的運用現狀,發現以下問題:
培智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散,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但是對于吃的東西特別感興趣。我們有些老師抓住了培智學生的這個興趣特點,在導入的過程中就會用食物作為強化物,一面導入一方面對培智學生提課堂要求,用食物達到對學生制約的目的。可以說這是我們在培智課堂中常見的方法,但是,老師提完要求后立即把獎勵物下發給學生,這就造成我們的課堂學生只顧著吃而無心學習的局面。
2.1 支架搭建過于單調。在我們的認數教學中,我們要給學生傳遞“數與物,一一對應”的思想。老師們的游戲構建通常為先拿出蔬果類的物品,讓學生進行標數;再用身邊的學習用品進行標數;然后延伸出更難的物體讓學生進行標數。老師在物品的選擇上以生活化為原則,可以說是先從學生感興趣吃的方面入手,再從學生熟悉的學習用品進行鞏固,最后以難得物品進行拔高,在認物的方面層層推進。但是游戲的形式太過于單一,對于程度好的學生來說毫無難度,學生缺乏新奇感就不會對課堂內容產生過大的好奇感,繼而對于新知的求知欲也會下降。過于簡單的內容因為學生都能理解,再加上教學的方式的不新穎能沒有能吸引學生的地方,學生們會覺得無聊,注意力自然就會分散,這時學生只會去關注他們喜歡的事物。比如教室里的一個玩具,一張廢紙,做小動作抖手等。
2.2 支架搭建過于復雜。在游戲的設計時,沒有從學生的認知特點出發,設計出來的游戲會讓學生不知道在干什么。過于復雜的步驟,冗雜的講解,會讓學生失去興趣,從而出現思想不集中的現象。
2.3 游戲支架搭建目的不明確。游戲支架搭建目的不明確,有時就出現南轅北轍的效果。在教學中游戲的出發點可能是想達到A程度,結果卻向B的方向跑偏了。在教授內容相像的知識時,為了避免學生知識的混雜,教師可以先告訴學生這兩個知識點的區別,在對學生按照本節課的教授內容提問題。
2.4 支架搭建時要求不明確。教師在課堂中用語不規范,經常會出現“這個”“那個”等泛詞,提問的問題有時不明確,讓學生沒有目的性地去進行思考。培智學生思維單一,在提問的時候老師的語言一定要短而精,指向明確,讓他們好理解。
2.5 搭建的游戲順序混亂。在培智教學中我們要遵循層層遞進,小步子大循環的模式。
3.1 對于學生不熟悉。教師在設計游戲的時候經常性會出現游戲目標過低或著過高兩種情況。
設定的目標過低,學生很快的完成。學生太過于輕松的完成后就會覺得沒有意思,課堂注意力就會被分散。老師為了完成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只能不斷的用后面更高層次的游戲來帶領大家達到本節課的目標,最后造成課堂時間分配不合理,課堂上的形式要么過于緊湊要么過于松散,課堂就顯的虎頭蛇尾的或者太“空”。
設定的目標太高,學生難于完成。培智學生本身思考和思維能力就弱加之課堂上的表現不積極、不主動、不愛動腦子,游戲過難,學生在做的過程中就會興趣缺乏,更加無學習動機了。先不說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能不能達到,就是老師在講解游戲規則時都要耗費很大的功夫。
3.2 對于教材了解不充足。我們都知道培智課的知識淺,但是就因為淺才是最考驗一個老師的功力,我們怎樣能將這么淺的內容在變成更淺顯易懂的話來讓培智學生理解呢?我們就要深入了解教材結合教材特點將內容自己先內化了在對學生進行輸出。
4.1 教學內容讓其感覺到無趣,沒有參與感。
4.2 課間活動太興奮,導致上課后無法進入到上課的狀態。我們課間一般都不會進行比較激烈的運動或游戲,如果上課時學生比較興奮,暫時不要進行教學內容。
4.3 情緒波動不穩造成的興奮或情緒低落。學生今天的情緒很不好,就會在某一節課時突然爆發,哭鬧不停,這時可以根據這個學生自身的情況,選擇他喜歡的游戲來開場。如果學生哭鬧不停,一節課準備得再完美也很難取得效果,并且自閉癥學生的情緒很容易受到傳染,很可能造成全班所有學生的情緒失控,整節課的教學就徹底無法進行。到這樣的情形,適宜選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來輔助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