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錢宇
(福建省南安市水頭鎮大盈小學 福建 南安 362342)
群文閱讀教學是當前小學語文流行的一種閱讀教學模式。受課堂教學時間限制,受群文閱讀教材沒有統一,良莠不齊,受教師教學模式老舊等諸多的因素影響,群文閱讀教學的推廣和發展遇到極大的挑戰,當然它也是一種機遇。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模式,群文閱讀教學具有潛移默化傳授知識、激發興趣、培養能力等諸多作用,有利于學生閱讀能力和思考能力的培養,是一種值得在閱讀教學中推廣的教學模式,本文將淺談對群文閱讀教學的一些思考。
基于核心素養的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閱讀長期積累的過程。不僅需要養成良好的習慣,培養對閱讀的興趣以及構建完整的閱讀內容框架,還需形成一個完整的閱讀流程,也就是閱讀時間的安排、閱讀的準備、閱讀的方式。而站在教師的角度,則需要對學生閱讀有綜合的概念,也就是合理規劃學生的閱讀時間,為學生閱讀做充分的準備,引導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就學生閱讀情況展開各方面溝通。那么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在學生閱讀習慣、興趣、內容框架構建的基礎上,制定學生閱讀時間規劃表。
有了規劃,接下來最重要的是激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只要學生對學習有興趣了,才能夠積極主動的學習,才能夠投身于自己喜歡的事情上。由此可見,教師在注重成績的同時,也要注重對于閱讀興趣的培養。站在學生的角度來開展群文閱讀,讓學生們能夠參與其中,選擇學生比較有興趣的閱讀內容,其最終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閱讀的習慣。開展群文閱讀的過程中選擇課內帶課外的方式,能夠把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帶動起來,提高教學的質量,讓學生在內外互通的環境下進行閱讀和學習。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方法開展的根據就是語文教材中的文章,要保證群文閱讀教學的質量,首先要對文章進行選擇。教師開展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要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能力與學習基礎等情況選擇適合學生的文章,同時在選擇文章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所選擇的文章之間的差異性與相同點,并且要注意文章表達的主題。因此,教師首先要對文章進行理解,才能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更好地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教師可以用小學語文教學所使用的教材開展群文閱讀,將同一主題或同一單元的文章進行結合,以此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教師還可以將課外的閱讀內容引進到課堂內,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還可以開闊學生的眼界,讓學生真正掌握閱讀技巧、表達方式等,從而有效地確保群文閱讀教學的質量。
教師在實際語文課堂教學中組織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不能只是單純將選定文章推薦給學生,而需對選定文章進行合理組織和慎重安排,明確選定文章的先后閱讀順序,依照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和深入透徹的了解,使學生通過群文閱讀方式獲得最大收益。在安排群文閱讀教學計劃時,可以將文章根據其各自的表達手法、不同的主題思想等相關標準將選定文章有效組織起來,進行合理排序,逐步培養學生們綜合閱讀能力以及自行分辨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在進步和發展中,在這個階段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極為重要。教師針對學生進行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其中不僅要做好對學生同文閱讀的引導,還應該有效培養學生的求同思維,在此過程中,應該有針對性的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在進行思維發展教學中,學生能夠有效提高對文章的閱讀感悟,在此過程中的求同存異思維的培養能夠將學生的思維有效拓展,不僅提高學生對文章的感悟,還能夠將學生的思維能力進行有效拓寬,為學生的后續文章閱讀和理解打下良好基礎。
群文閱讀教學的開展在一定程度上需要教師適時的指示和引導,教師可以通過有效的提問方式調動學生閱讀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學會主動地思考和發現問題。同時,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要注意循序漸進,可以對學生進行一篇文章的閱讀訓練,在此基礎上再進行多篇文章的閱讀。循序漸進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不僅使群文閱讀教學得到了較好的開展,同時還培養了學生的綜合素養,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生的綜合素養得到了培養。再者拓展延伸課內文本是群文閱讀教學的第二個層次,在拓展延伸課內文本的過程中,堅持“以教材文本為主,以課外閱讀文本為輔”的閱讀教學方法。教學之前,從教材文本中探索適當的切入點,讓學生通過各種渠道搜集與教材文本有關的學習資料。教學過程中,基于學生對教材文本的困惑,引入課外閱讀文本,以其輔助學生學習教材文本內容。教學之后,學生基本理解教材文本的情況下,有針對性、目的性地向學生推薦課外閱讀文本,從而實現拓展延伸教材文本的目的。
隨著生活品質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自己生活各方面的要求也隨之不斷提高,對教育的要求也是如此,所以大家對學生的閱讀要求也越來越高。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教師的教學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閱讀,教師就要注重運用“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來不斷優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式,促進我國教育獲得更好的發展和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