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凱恩 滕笑 安寧
人口老齡化是當前世界各國普遍面臨的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以色列老齡人口的比重逐漸上升,成為以色列經濟、社會發展和公共治理的重要議題。
從整體人口結構而言,以色列目前仍屬全球“最年輕”的發達國家之一。但近年來老齡化依然成了該國面臨的一大問題。蘇聯移民浪潮帶來較高比例的老齡人口(本文中老齡人口指65歲及以上)和逐漸增長的高齡長壽者雙重因素疊加,不斷推升該國的老年人口絕對數量及超高齡人口占比。這也為該國的衛生和社會服務帶來了大量需求和新的挑戰。
以色列1948年建國時僅有4%的老齡人口,1989年蘇聯大約73萬移民中有16%的老年人。2015年以色列老齡人口約94萬,占總人口比例11%。截至2020年,該國人口預期壽命達83.04歲,老齡人口達97萬人。以色列中央統計局曾于2014年預測,到2035年以色列65歲以上的人口數量將增加一倍,達到160萬。
為應對人口老齡化、民族多樣性和大量老年移民人群,以色列為所有老齡公民構建了廣泛的服務系統。在提供社區和機構照料的同時,也致力于推動老齡相關的科技和創新計劃開發。
得益于完善的照護體系和制度安排,絕大多數以色列老年人在家中養老。根據2017年的統計,只有3.5%的老年人住在長期照護的養老機構中。在家中接受長期照護的老年人比例遠高于大多數經合組織(OECD)國家。對照護依賴的失能老人居住在熟悉的社區中養老的比例也達到了80%。
以色列政府自1953年即出臺《國民保險法》,對特殊情況及特殊群體提供財政支持,以保障其基本生活。自1977年開始,推出了雙層養老金制度,即在國家的基礎養老保險制度之上,再根據退休前收入水平高低而推行區別化的職業養老保險制度。
20世紀80年代后期,以色列在全球率先實施了長期照護保險制度(Long-Term Care Insurance,LTCI)并出臺了《長期照護保險法案》,以社會化籌資方式來分擔老年人口長期照護費用。法案大量增加了社區照護資源,平衡了機構和社區長期照護所用的公共資源。法案實施前,用于社區照護的支出僅占長期照護公共資金的17%;到1994年,這一數字增加到50%;到2017年,用于社區照護的支出占到長期照護公共資金的2/3。
除此之外,LTCI極大地覆蓋到了生活在社區中的失能老人,延長了其生活在熟悉的社區和家庭的時間。在LTCI實施之前接受居家照護的個人僅有2%,而在2014年已增至17%,約161000人。研究證明,服務接受者的滿意度非常高,且家庭反映長期照護保險顯著地減輕了家庭的照護負擔。
另外,較為充足的養老金替代率讓以色列的老人在退休之后的收入影響并不大,對生活造成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這對保障他們幸福晚年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色列養老模式可總結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以社區養老模式提供長期照護服務,使老人盡可能地在自身較為熟悉的環境(自家)中安度晚年。
健康維護組織(HMO)為健康長者提供居家的健康服務,包括基礎家庭醫療服務、急救服務、康復醫療服務、高級照護服務,該部分的費用由國家立法保護,由國家財政支持。當長者出現慢性疾病時,則由社區提供個人照護服務,或進入專業養老機構,這部分的長期照護費用,由政府補助、以色列國家衛生部撥款以及商業保險公司共同承擔。
另一方面,研究表明,文娛體育活動可以顯著推遲老年人失能的時間、減少老年癡呆癥發病率。以色列政府重視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建有大量的長者活動中心,為健康長者營造良好的社交氛圍,提高老年生活的質量。
以色列全國約有1400個日托中心兼社交俱樂部,這些中心提供社交和娛樂活動、個人照護、餐點、交通、心理咨詢及健康活動。許多專門的認知照護服務中心也已建立。日托中心的數量自LTCI頒布便開始擴張,LTCI也對這些日托服務有著相應的條款。與其他許多國家地區日托中心提供的服務不同,以色列的日托中心更強調社交而非醫療服務,因此收費也比其他國家便宜。日托中心提供的臨時照護和其網絡的發展也減輕了家庭持續照護老人的負擔。
鄰里支持計劃(Supportive neighbourhoods)是以色列社區照護領域最具創新性的計劃之一。該計劃覆蓋城市、城鎮及農村地區,主要內容包括為65歲以上的人們提供社交活動,增加老人生活在家中和社區中的安全感。項目官查看老年人以了解他們在家里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狀況,提供小型的房屋維修服務,比如在計劃參與者家中安置連接到中心熱線的緊急呼叫按鈕,使用24小時醫療備用服務的會員資格等。雖然參與該計劃需要支付一定費用,但社會事務部會為財力不足的人提供服務補貼。目前,以色列有260個鄰里支持項目在運作,服務約52000名老年人(約占該國老年人口的6%)。
以色列政府一方面構建、完善和監管養老相關政策,另一方面積極推動養老相關行業的制度和技術創新。政府為養老創新技術制定行業標準,利用信息化技術監管照護機構服務質量,同時也積極鼓勵和大力推動養老科技行業發展。
以色列近年來的生物技術和人工智能等技術進步,為老年病治療、慢性病照護提供了更多的選擇。除了以往的飲食控制、建立健康生活習慣,人工智能技術、精準醫療、機器人手術、遠程醫療等新技術正在改變著歷史悠久的養老行業。
在老年人長期照護服務相關產業的科技創新發面,以色列建立了完善的國家創新體系,形成了政府—高校—企業分工與協作的新技能產品倡導、研發、技術轉移、產出及推廣等一整套高效運轉機制。
例如,以色列國家衛生部在2019年為300家養老機構、共計25000張床位公開招標數字化養老方案,旨在提升照護人員的效率、降低照護機構風險、全面提升健康檔案數字化程度。該招標活動通過以色列衛生部招標引導,一個層面為智慧養老設備制定標準;另一層面提供數字醫療解決方案,建立電子健康檔案使得政府可以全面監管養老機構的服務水平。
除此以外,以色列已經對老齡化的基礎生物學和潛在的健康跨度延長干預措施進行了大量、高質量的研究。以色列7所大學都已經或即將擁有致力于老齡化研究的實驗室或跨學科中心。老齡相關的行業協會(如以色列長壽聯盟,Israeli Longevity Alliance)和非營利組織(如Vetek)等,均以推動以色列的生物醫學老齡化和長壽研究為己任。當今以色列最有價值的研究方向之一,是利用機器學習和大數據,對老齡化過程和可能的干預效果進行計算建模。
2018年1月,以色列貝爾謝巴建立了以色列第一個健康老齡化創新實驗室,通過模擬老年人生活環境,以應對當今人口老齡化日益復雜的挑戰。該實驗室由內蓋夫數字創新中心(CDI)、古里安大學(BGU)、以色列國家保險協會等共同發起。
該創新實驗室位于一個家具齊全的模擬老年人生活環境和日常生活的樣板房。新技術和產品原型將在家庭內外實施,以預防跌倒、緩解孤獨感、減緩病情惡化、治療疼痛以及協助洗澡和上廁所等。該實驗室已經與Sheba醫療中心建立合作伙伴關系,成為他們的方法和技術的試驗場。
該實驗室不僅積極尋求技術解決方案,更期待通過全方位觀察老年人生活,尋找社會項目構建的可能,比如通過連接青少年與老年人,以減輕后者的孤獨和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