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紅
(福建省屏南縣第一中學,福建寧德 352300)
微媒體(Micro Media) 是數字化資源的重要形式,主要指搭載于門戶網站、由大量獨立發布點(網絡個體)構成的信息傳播網絡結構。在互聯(移動)網絡中廣泛存在的眾多個體運營網站,如形式多樣的學科主題社區(教育博客、學科網站)、BBS 論壇、個人主頁、網上閱讀論壇等,都是新穎、有趣的微媒體形式。QQ、微博、微信、微課程、微視頻等時興微媒體,已成為中學生豐富學習生活、開展互動交流、傳遞信息資源、共享學習成果的良好數字化學習媒介。下文將結合高中數學探索應用微媒體學習資源的嘗試,總結教學經驗,以供教師參考學習。
整合開發微媒體數字化學習資源,營造數字化學習環境,必須發揮數字化學習資源良好的輔教作用,促進學生對數學概念和知識的有效理解,深入把握數學學科的嚴密性、邏輯性和應用性,培育學生應有的、嚴謹細致的數學能力和素質[1]。
教師設計應用微媒體數字化學習資源,應恰到好處、恰如其分,善于結合學習情況、學習需求、學習目標、任務要求等,有針對性地靈活選擇數字化學習媒體,更好地與傳統教學方式相得益彰。
交流共享是創設微媒體學習資源的基本意圖,如果缺乏受眾的廣泛互動、交流和分享,微媒體將失去發展活力。教師要充分激勵學生參與到課堂學習中,在微媒體學習資源的有效支持下互動交流,共享學習成果,一起努力、進步。
創新應用微媒體學習資源,創建數字化學習模式,能激勵學生開展數字化學習,樹立自主、合作、創造的學習方式,鍛煉其獨立獲取、處理、分析信息資源的能力,學會應用新技術,掌握新理念,更好地培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和個性化學習的能力。
優化設計、開發、應用、管理微媒體學習資源,能為師生提供便捷的數字化學習平臺和環境,有力地促進師生互動,使得數學課堂教學更加立體直觀、富有動態,突破教學重難點,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創新應用微媒體學習資源,有利于拓展教學視野,為學生體驗情境、探究思考、驗證假設、建構素能結構等,提供豐富多樣、富有價值的學習資源,進一步優化教育教學質量。
微課、微視頻、App 應用等微型化或數字化資源,為教師充分利用信息化環境、整合教學資源、開展備課活動提供了更便捷的支持。
例如,在教學“函數”內容時,在備課階段,教師可以借助網上備課平臺,收集、整理出“函數的定義”“函數的歷史演變過程”“函數的概念演變階段”等素材,剪輯制作成微課,利用網絡鏈接推送給學生。這樣設計教學,整合利用微資源,積極做好備課,不僅彌補了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中只由教師“說”、直接板書的不足,增添了課堂的直觀性和生動性,便于學生理解和記憶,而且能為學生創設新穎別致的數字化學習環境,與傳統課堂學習形成優勢互補,更便捷地支持學生開展遠程在線學習、自主學習、團隊協作學習、問題研究學習等。
隨著現代網絡技術和移動技術的不斷發展,各種微型化、數字化學習工具日漸成為高中生學習和生活的重要媒介。尤其是微信、微博、微視頻等新穎直觀的微媒體,已成為他們學科學習和生活交際中不可忽視的重要方式。這些微媒體數字化學習資源不僅集合圖、文、音、視、動畫的優點,而且凸顯交互性、共享性優勢,在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展示數學原理、解析數學概念和內涵、例析數學應用等數學教學活動中比傳統的講授教學、黑板平面展示等有更顯著的效果,更能有效引導、調控學生的學習情緒和學習行動。
例如,在進入選修二“圓錐曲線與方程”單元教學時,為了更好地指導學生學習“曲線與方程”,激發其學習興趣,教師預先強化學生對“橢圓”“雙曲線”和“拋物線”等圓錐曲線知識的理解以及曲線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教師先利用Flash 動畫微視頻創設情境,呈現“地球的運行軌道”,指導學生細致觀看,感受視頻內容,并結合已學的“萬有引力定律”,在跨學科知識中領會圓錐曲線是宇宙的基本運動形式、太陽系中的地球等行星時刻環繞太陽進行橢圓軌跡的運行,從而在直觀的動態視頻情境中理解橢圓的焦點、拋物線和雙曲線的運行特點,順利引入新課內容學習。又如,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巧借情節生動的數學故事微視頻,指引學生深入數學學習,啟發他們思考,進而增添數學課堂情趣,優化數學課堂氛圍,提高探究學習效果。在引導學生學習“等差數列求和公式”時,教師可以借助“高斯的傳奇故事”微視頻創設情境;教學“函數的應用”時,教師可以引用“雞兔同籠”Flash動畫媒體。與數學課相關的故事媒體素材非常豐富。這些引人入勝、生動有趣的故事微視頻,不僅為導入新課學習鋪設了良好的學習情境,而且借助展播故事微視頻,指引學生融入學習主題,激起合作探究的興趣和欲望,啟發運用有效的數學思想和方法。
利用微媒體數字化學習資源,可為學生創建新穎、有趣的自主學習新平臺,如數學微信交流群、QQ 學習群,鼓勵他們通過主動學習和提出問題,更好地展現學習個性。教師也可通過這些學習微平臺,及時獲取學生課前的預學狀況和存在的學習疑難,便于做好教學預設,設計、調控課堂教學進程。
例如,在教學必修一“函數的單調性”時,教師先布置學生進行預學活動,要求他們充分利用班級QQ 學習交流群開展在線自主學習。同時,聯系本課教學內容,把預設好的自學微課、預學測練、自學任務單等學習材料傳送到QQ 學習群中,指導他們借助平臺做好課前學習。其中,設計自學任務單,指導學生明確本節課學習的主題、任務、目標、學法和可使用的學習資源,尤其是鼓勵學生主動發現學習中的困難或困惑。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有的學生對如何根據函數圖像判斷函數的單調性不夠理解,可通過搜索、查閱教師推薦的數學學習網、教師博客、班級主頁等學習資源,進一步鍛煉數學邏輯推理能力和判斷推理能力。不少學生積極利用班級QQ 學習群,及時向教師進行在線咨詢,主動把自己遇到的疑難反映給教師。還有的學生多次反復觀看自學微視頻,有針對性地攻克自學中的學習疑難,增強數學學習的自信心。
教師應密切結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內容,創新應用微媒體數字化資源,善于與常規教學方式有機結合,優化數學課堂教學;同時,應設計靈活多樣的數學教學形式,激勵學生踴躍參與,勇于嘗試、分享各種數字化學習資源,提升學習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