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萍
山東省臨沂市郯城縣行政審批服務局 山東臨沂 276100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內控,是指單位為實現控制目標,通過制定制度、實施措施和執行程序,對經濟活動的風險進行防范和管控。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管理整體解決方案通過建立單位經濟活動清單,健全單位經濟活動管理制度、優化完善單位經濟活動業務過程、信息化落地實施單位經濟活動過程,并形成單位內部控制手冊,以建立單位經濟活動內部控制體系并確保內部控制體系的有效運行,全面提高內部管理水平,有效防范經濟活動風險。在2014 年初,我國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財務管理,頒發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規范,這成為了財務內部控制得以落實的政策依據,與此同時也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管理質量和效率的重點保障,但是隨著整體社會發展進程的不斷推進,對于財務控制的方向和實際應對策略也有所變化,為了進一步提升政策和實際發展情況之間的契合性,必須要深究當前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和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且落實解決措施分析,才能夠真正實現以政策約束財務管理行為的目的。
首先針對當前的財務內控環境來看,管理者的內控意識較為薄弱,缺乏對財政內控重要性的認知,同時在財務內控制度建設和環境建設方面也不夠完善,制度和單位的實際財務發展現狀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性,這導致大部分的制度游離在實際發展之外,缺乏穩定的發展環境和發展保障[1]。
其次,針對財務內控制度的優化管理來看,精細化程度遠遠無法滿足當前社會的發展需求,大部分的業務活動未能作出精細化的規定和優化,例如針對現金管理、收支管理、銀行存款、印章管理等方面,缺乏針對性的管理制度,而針對固定資產來講,核算、采購、處置以及清查等重點環節也未進行細化,這導致在實際的財務內控管理過程中會存在大量的盲點。
再次,社會整體的財政環境是在不斷發展的,這就為實際的企事業單位財政內控制度帶來了一定的風險隱患,但是針對風險評估和風險預控等方面,當前部分財政事業單位還未能建立完善的風險管控機制。
首先從行政事業單位的管理層來講,必須要加強對財務內控建設的重視,并且為其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要建立在高效、科學、透明、制衡的基礎上來實現制度的優化[2]。另外要進一步分析實際的生產經營業務管理流程,要精準定位失控環節,并且將其作為財務內控管理的重點,要利用國家相關規定進行約束,并且結合實際的生產經營現狀進行調整,與此同時必須要加強整體企業內部人員組織結構的財務內控,培訓要使企業在完善自身崗位職能的同時,能夠向著財務內控制度所提出的需求而努力,不斷增強整體的財務內控質量,并且將組織研討以及活動形成的經驗進行總結,以此來作為強化財務內控的主要依據。
為了進一步確保財務內控建設的質量,可以滿足相關需求,必須要加強對制度體系的完善。
首先要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針對財務部門要堅決落實制度約束和管理。針對出納崗位,不僅要熟練使用當前的國庫集中支付系統以及財政非稅系統等,還要及時的記錄和審核財政收入、各種款項、細化資金等細節,針對總賬會計崗位來講,要進一步實現對會計核算工作的優化創新,合理的編制會計報表,履行自身的監督職能,而針對財務負責人來講,必須要全面落實年度的財務收支計劃整合,針對企業發展經營的實際情況,來制定財務規章制度,全力實現收支平衡。
其二,還需要建立資金內控制度、財務收支審批制度、固定資產管理制度以及預算管理制度。要全面杜絕企業內部出現,資金侵占以及擅自挪用等不良現象,要加強對設賬核算等環節的嚴格監督,針對重大的支出項目進行管理時,必須要以集體決策以及按流程審批為原則實現綜合管控,切勿擅自處理。針對固定資產的購置以及清算處置等環節,必須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來落實,并且綜合固定資產的增減情況進行調整。確保機構內部的各項制度體系具有完整性和時效性,才可以保證財務內控工作的落實有章可循。
首先行政事業單位必須要強化對于風險管控的認知,建立健全風險管理制度,要準確的識別各個環節中存在的風險問題,針對預算管理、收支管理、資產管理、工程管理以及合同管理等重點環節落實風險管控,例如針對資金風險的安全完整性進行評估,針對支出風險的支出標準進行管理[3],同時,要及時的針對已存在的重大風險和一般風險落實針對性的應對策略規劃,確保企業的發展具有可控性和預見性。同時還需要通過風險預警機制來實現對財務籌資以及各項資金活動的風險評價,在風險來臨之前及時預警,并且利用前期的應對措施來降低經濟損失。
綜上所述,針對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內控建設工作來講,在確保內控制度完善的前提下,還要充分利用各項制度體系來實現對內控管理工作的優化和保障,與此同時,在細化各項管理環節的基礎上,利用風險管控機制來加強對不可預見性風險的評估和預防,進一步提升風險管控的影響力,促使精細化管理可以落實在內控建設中。以此來為財務內控建設提供基礎的制度和策略依據,并且為其未來的發展奠定良好穩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