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龍
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 湖南長沙 410000
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國有企業在良好的經濟大環境下也獲得了穩步發展壯大的契機。但當前面對復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日益激烈的市場,越來越多的國有企業都在探尋適合自身發展的改革道路,不可否認,不少國有企業還存在管理模式落后、管理水平偏低、人力資源管理機制不健全不適用等問題,因此必須引起相關管理人員的高度重視。在國有企業內部管理中,績效管理是重要的組成內容,建立與完善內部的績效管理體系是推動國有企業發展的內因之一。
目前,整體上來看,一般國企的績效工作主要是由人事部來負責,這也符合其內容的特征。但就績效考核本身而言,其涵蓋的內容又不僅僅限于人事方面,而當前國企的機制安排中,雖然人事部的牽頭職責很明確,但其與其他部門之間的關系與配合安排卻不是很明確,導致整個工作在后續的運轉中會出現不流暢等問題。例如,考核過程中會涉及員工信息不透明等問題,而有的內容會涉及商業機密,這就需要行政部門的參與來完成,但很多企業對此并沒有明確的安排,使得其考核結果往往不能真實地反映情況[1]。
對于績效考核工作而言,公平性是其靈魂所在,也是其能夠發揮激勵作用的基礎。但從目前國企開展的情況來看,公平性與準確不足的問題還是較多存在。部分企業為了凝聚員工,保證待遇方面的平等,過于強調部門整體的獎勵標準,使得很多成績突出的個人無法在考核中得到有效的獎勵,進而影響到了他們的積極性。相反,另一些企業則是過于看重業績回報,把這作為考核的主要標準,使得一些并不直接產生收入的崗位,如行政崗、后勤等難以得到有力的保障。總體來看,無論是哪種情況,其問題的關鍵就在于標準本身不能公平、準確地反映員工的工作成績,需要通過有效改進來加以完善。
國企只有創建科學的溝通文化,形成文化合力,績效管理中的溝通質量才能得到保障。具體而言,科學的溝通文化能夠加強各部門對彼此的了解,提高工作效率和部門間的團結性,因此,國企在創建溝通體系的過程中,應注意積極創建和完善溝通文化[2]。
績效管理是否可以全方位落實,與員工的自身的認知度存在著密切聯系。只有努力增強員工針對績效管理方面的了解,才可以讓企業的績效管理全方位實施,才可以減少形式主義的出現,企業所有員工才會全身心地投入到績效工作當中。若是企業員工對于績效管理制度非常認可,那么在對績效考核反饋環節,申訴便會減少,績效考核的結果自然也會得到全方位的應用。因此,在績效管理制度實施的時候,企業需要提高針對所有員工的認知度與認可度。
對于國企來說,要從績效考核工作運轉的效果與有效性上來完善相關的機制。首先,企業高層要從整體上對考核工作全面捋順,對于黨組織建設比較齊備的公司,可以有黨委負責統籌,對于股份制類的企業,則應安排高層專人來負責此項工作。其次,在執行層面上,除了明確人事部的牽頭責任外,還要把其他部門的任務與配合關系加以明確,使之能夠在后續的運行中保持較好的順暢度。第三,要建立一定協調處置機制,方便處理考核中出現的一些困難問題,成員可以由人事部、財務部等部門負責人員或參與者組成,更好地處置各類問題。
績效管理是企業的一種持續性管理辦法,通過及時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才能使其更好適應企業的發展。所以,要正視績效管理工作中的諸多弊端,以在謀求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對具體的管理辦法進行有效的創新,確保該項工作的有效開展。需要注意的是,績效管理應該始終堅持服務于企業目標的原則,而并非單純將其視為賞罰的依據,確保在結合企業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將企業的戰略目標層層分析、落實,由總體部分追溯到個體部分,通過每個不同層次的績效來達到企業的整體績效指標。由此可見,企業和員工是密不可分的,只有不斷促進企業和員工的進步,以制定出相符實際情況的考核制度,才能實現企業和員工的共贏局面[3]。
績效管理要講求激勵和淘汰雙管齊下,國有企業要有科學完善的評價系統,能正確、公平、公正地評價員工的工作成績,考核方法要將定性與定量二者相結合,不能為了考核而考核,要讓考核真正有激勵作用,員工能通過績效管理的實施和工作考核實現部分淘汰、部分獎勵,確保企業與員工的互動關系,真正讓績效考核制度規范化、科學化,讓員工的貢獻獲得公正的待遇。另外,員工績效評價結果可用于多個方面,根據績效考核的結果進行正向或者負向的激勵,在內部形成一種公平的氛圍和環境,以激勵員工提高績效水平,從而凝聚員工。比如,在薪酬發放上,企業可根據全年績效考評等級與工資等級提升緊密掛鉤,使員工看到未來的希望和努力的方向,還可以在評優、評先、培訓開發、職業發展、職位晉升等多方面體現員工績效評價的結果。
綜上所述,績效管理體系應成為國有企業管理與發展的重要構成部分,要實現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績效管理所發揮的作用不可忽略,因此企業相關人員需重視績效管理問題,創建并完善績效管理體系,結合企業的實際發展情況,及時發現問題,重視反饋意見,積極解決問題,促進企業更好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