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萍
(河南省焦作市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寧郭鎮張莊小學 河南 焦作 454992)
現階段,隨著我國經濟不斷發展,城鎮化進程的速度有所加快,大量的農村勞動力選擇到附近的城市務工,導致農村學校低年級留守兒童的數量急劇增長。另外,農村學校的閱讀環境以及農村所處地域的社會閱讀環境,都沒有對低年級留守兒童的自主閱讀習慣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甚至起到負面影響,進而導致農村學校低年級留守兒童的閱讀習慣較差,必須得到有效的應對,以此全面提高其閱讀能力,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養成。
1.1 家庭培養環節缺失。留守兒童的家長既要肩負起照顧年幼兒童的重擔,又要從事日常的農務工作,精力十分有限,根本兼顧不到培養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另外,農村務農的人普遍學歷不高,自主閱讀習慣沒有形成,在平時的家庭教育環節中很難為低年級留守兒童樹立好的榜樣,也提供不了有效的閱讀培養,家庭培養環節缺失問題嚴重,是影響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培養的重要問題之一。
1.2 學校培養不到位。在社會經濟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農村學校的教學環境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部分學校也設置了自己的圖書室和閱覽室等,但是,由于教育資源短缺和教學資金不足等問題的影響,農村學校圖書室內擁有的圖書數量十分有限,而且圖書的種類較少,適合6-8歲低年級兒童閱讀的讀物僅僅占據了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很好有效的將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落實下去。而且,由于農村學校教師數量不足,導致教師的教學任務較重,無暇顧及到兒童閱讀習慣培養,并且教師的自主閱讀習慣也不是很好,沒有起到好的引導作用。
1.3 社會閱讀環境不佳。農村大多地處偏遠的山區或者城鄉邊緣地帶,經濟發展較為落實,而且各種基礎設置建設不完善,尤其是社會閱讀機構,在農村地區基本沒有。對于農村低年級留守兒童而言,想要從社會上獲取閱讀資源是十分困難的,一方面在農村地區沒有公益性質的圖書室,就連賣書的店鋪都很少,能夠買到的圖書也大多與農業技術和種植有關,或者社會科學、文學類的書籍[1]。另一方面,部分農村交通不暢、網絡沒有覆蓋到,無法從網絡上下載或者購買兒童讀物,從而使得農村地區的社會閱讀環境相對較差,沒有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不利于低年級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
2.1 提高留守兒童家長閱讀培養意識。想要從根本上改變農村學校低年級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培養的現狀,首先要從兒童家庭閱讀環境方面入手,找到影響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能力提升的問題所在,做出有效的應對。為此,作為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家長要不斷加強對留守兒童的監護責任,并且提高自己的閱讀培養意識,充分認識到閱讀習慣培養的作用,從而全面落實親子閱讀活動等,為留守兒童樹立良好的榜樣,進而提高其自主閱讀的積極性,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2 加強校園閱讀培養力度。學校作為培養農村低年級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主要場所,身上肩負的任務很重,學校領導和教師必須付出百分之一百二的努力,加強校園閱讀培養力度,從而促進低年級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首先,學校要轉變教育理念,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閱讀習慣的培養中去,在基礎課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滲透閱讀習慣培養,幫助留守兒童在潛移默化下養成好的閱讀習慣[2]。其次,要提高學校圖書館的利用率,為學生購買或者申請更多合適的讀物,提高其主動閱讀興趣。最后,教師要提高自身閱讀素養,增強對留守兒童的示范作用,引導其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2.3 營造良好的社會閱讀環境。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離不開良好閱讀環境,農村學校低年級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通過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形成合力,共同為其營造一個良好的閱讀環境,促進其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為此,農村當地政府需要與社會企業和全國的公益組織等建立長期的聯系,結合自身的閱讀培養現狀和教育資源情況,在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和支持下,為農村留守兒童提供充足的閱讀書籍,并且要定期舉辦具有當地特色的閱讀感想交流會,調動留守兒童的閱讀熱情。政府也要鼓勵社會力量助力農村兒童的閱讀培養,在社會力量的幫助下逐漸形成濃郁的農村閱讀氛圍,提高農村閱讀的普及度,推動農村留守兒童閱讀習慣的培養。
農村學校閱讀教育資源與城市相比存在一定差距,而且低年級兒童的語言基礎相對薄弱,日常接觸的閱讀讀物數量也十分有限,很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此,農村地區必須從家庭、學校、社會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對農村留守兒童閱讀習慣培養的意識和重視程度,加大投入、營造良好環境,進而有效改善目前的培養現狀,促進農村留守兒童自主閱讀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