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奔
山西通暢工程勘察設計咨詢有限公司 山西太原 030000
旅游公路的功能是兼具旅游和交通,集聚了觀賞性、功能性、藝術性等多種性能的景觀綜合體。在此背景下,交通運輸部門規劃路旅游公路發展,爭取使用精心設計健全交通服務設施,滿足群眾多樣化需求。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也在發生著變化,旅游業已逐漸變為支撐我國經濟的主要組成。不斷健全交通運輸系統,融合旅游和交通運輸,使其變化旅游轉型新趨勢,在此經濟背景下旅游公路應運而生。旅游公路有著旅游功能和交通功能,融合了環境景觀的特式,同時也是集觀賞性、功能性、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等于一體的綜合體。建設旅游公路景觀使公路和環境融為一體,確保和諧發展,推動旅游業進步,使其能夠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滿足人們旅游需求。旅游公路尤其是山區旅游公路和復雜的路段進行開挖工作時,一方面會提升工程造價,一方面會產生地質病害,破壞生態環境,使后期運行存在危險,工作人員需要設計好對應地段,比如護欄、標線等,保證行車安全,同時減少工程造價。
旅游公路包含了流暢的線型、綠化栽植和景觀標識等,它們不僅是公路美學的內容,同時也是交通功能的基本需求。旅游公路學按照人們的生理特點和心理特征,研究動態線型的可預知性,連續性等,使旅游公路變為藝術作品,為旅客提供生活體驗和旅行服務。設計旅游公路精髓主要展現在突出公路的個性,協調統一文化與景觀,進而營造出乘客和諧發展的氣氛[1]。
設計旅游公路景觀區要在設計初期考慮沿線景觀因素,綜合配套設計,將道路主體、附屬設施、綠化工程等有機資源結合,營造出可游玩、可觀賞、可行駛的景觀道路。
公路構造物是公路自身的景觀,同時也是組成公路景觀的主要元素。設計旅游公路構造物需要考慮選擇構造物的形式和線型,比如設計橋梁需要考慮人文與元素,擋墻需要考慮化抖為緩、畫直為曲,同時使用高低漸變和路線吻合的形式。景觀特色需要以人文景觀為主,工程結構物需要滿足當地人文風情。通過材質造型傳遞當地的風土人情,打造出具有個性化的旅游公路景觀。
在設計線路時,需要考慮道路景觀的視覺效果,保護本地原始地貌。同時需要和小溪、河流、公共設施等協調,按照路域景觀要求明確沿線景觀性質,保護改造特殊路段。地形和植被構成具有吸引力的景觀空間時,需要保留公路選線路線,若是饒過綠地和森林,則需要使用曲線的方式規避,防止直線切割到森林。同時需要使用有特色的山丘、瀑布等,作為獨立路線引導,如果是路線繞開景觀點,則可將其放置在曲線的內測。
路基方案體現了旅游公路的部分,但由于旅游公路布置路線寬松,因此路基也需要防止大開大挖,應貼合自然形式,較多地使用上下支擋結構物,減少開挖山體。支擋的結構需要選用天然的材料,確保公路和自然環境結合為一體。在特殊路段,當出現開挖山體或填方路基的情況時,需要研究如何恢復山體創面或邊坡綠化[2]。
在旅游公路中應用綠化景觀能夠緩解由于建設公路運營而影響到的景區景點和居民區,從而優化生態環境,協調景觀。使用綠化景觀來改善旅游公路的安全與舒適,旅游公路的綠化景觀應按照地形特征,改善視覺環境。若是沿線建筑雜亂,存在著視覺污染,則要使用綠化遮擋,從而讓視野開闊。自然資源好的區域需要減少人工植被,使用借景的方法融合公路綠化與周邊環境,進而形成綠化景觀空間。
游人在旅游公路上大多數是快速觀賞景物,缺少停留欣賞的時間和條件,人們缺少感受,僅是瞬間印象,因此應結合工程學、心理學和安全學等內容,合理使用景觀營造法,將線路劃分為多條主題景觀帶,進而符合人們動態景觀需求。公路沿途各類型景觀也會吸引不同游人,使游人產生著不同的興奮心理,因此要在旅游公路上設置景觀臺,從而改善景觀可欣賞性。
資源在旅游公路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工作人員在設計旅游公路時,需要把旅游資源的發展與維護生態平衡作為核心,同時秉承保護環境理念,有效落實旅游公路設計。工作人員需要具有保護意識,旅游資源中大多數是不可再生資源,因此不可因建設公路而過度浪費資源。順著公路沿線需要保護各角落植物,在保護植物不受損的情況下合理使用景觀,使景觀資源得到發揮[3]。
工作人員在規劃旅游公路時,需要和旅游資源規劃緊密,結合適當的規劃層面形勢與等級,進而體現出規劃性能并達到統一效果。若是工作人員作出規劃內容,則需要有效的結合干線與支線,防止有環線的狀況出現,節省旅客時間,從整體提高旅游效率,全面考慮旅游計劃。
我國旅游行業與西方國家存在著差異,尤其是在服務上,旅游公路也是存在差異。西方國家的旅游服務能夠堅持以人為本并為旅游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相關人員在設計旅游攻略時,充分考慮到天氣和現有信息,并且為游客提供中途欣賞站點。工作人員在設計旅游公路時,也需要設置休息區域和觀景區域,進而滿足游客需求。
綜上所述,旅游公路結合了藝術、工程、技術,是一種綜合型產物。在全過程落實環境建設技術理念下,實現最大限度保護自然資源,健全配套設備,從而體現出多功能目標視域下旅游特色和人文特色,從而更好的適應旅游需求變化,加速交通運輸和旅游發展新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