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德琴
(重慶市萬州區第一人民醫院呼吸內科 重慶 404000)
僅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患者易出現咳嗽、憋喘,心率、血壓容易升高,檢查之后常有痛苦回憶,導致很多患者不愿接受必要的反復檢查[1-2]。術前鎮靜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不適感,對于大多數接受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患者來說,只須清醒鎮靜就可以將操作予以完成[3-4]。實際上,術前鎮靜已成為歐美國家纖維支氣管鏡檢查前的普遍做法。本研究中,試驗組選擇芬太尼聯合咪達唑侖進行清醒鎮靜,以比較其與單純的霧化局麻下支氣管鏡檢查的舒適度和安全性,了解該方法的優點和適用性。現報告如下。
選入2018 年4 月—2020 年2 月間收集病例98 例(隨機分為試驗組50 例,對照組48 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種、體質量等方面均無統計學差異(P>0.05),均具有清醒意識,無鎮靜藥物過敏,無心功能不全、青光眼等疾病史;入選病例均符合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適應證[5],年齡18 ~80 歲。所有患者術前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于檢查前給予2%利多卡因10ml 高頻霧化氣道表面局部麻醉,試驗組在局部麻醉基礎上靜脈注射枸櫞酸芬太尼注射液1μg/kg,咪達唑侖0.05mg/kg使之達到Ramsay評分2~4分,根據術中情況將不等量的2%利多卡因注入氣管支氣管內(總量小于10ml),直到完成全部支氣管內操作后,退出纖維支氣管鏡。在整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過程中透過非檢查鼻孔進行鼻導管供氧,選擇氧氣流量3L/min,以維持血氧飽和度(SpO2)>95%。兩組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操作均由同一名具有5 年以上經驗的醫師進行,均由鼻孔進鏡,進行常規檢查操作,兩組均記錄由鼻孔進鏡至完成檢查操作、由鼻孔完全退鏡的時長(即操作時長)。
對兩組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相關安全性和舒適度指標進行觀察對比:操作時長;術后咳嗽、窒息感、疼痛VAS 評分;出現其他不適;心率、血壓顯著升高(最高HR >120/min、SBP >160mmHg);愿意接受再次檢查率等。
采用SPSS17.0 分析數據,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患者操作時長較對照組縮短(P<0.05),出現心率顯著升高的例數較對照組顯著減少(P<0.01);實驗組咳嗽、窒息感、疼痛VAS 評分均低于對照組(P<0.01),出現術后頭昏、嘔吐不適人數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但休息后均自行緩解;術后調查試驗組愿意接受再次檢查的人數顯著多于對照組(P<0.01)。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安全性和舒適度指標對比
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咳嗽、窒息感和術中疼痛感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由于術中嗆咳等不適反應減少,呼吸道分泌物減少,操作時長也隨之縮短。試驗組愿意接受復查率明顯高于對照組,與國內其他研究結果相一致[6-7]。
對照組沒有出現術后嘔吐的病例,而試驗組有5 例患者出現術后嘔吐癥狀,不過癥狀均較輕,躺下休息后均可自行緩解,分析認為可能是阿片類藥物所產生的不良反應。從總體上來分析,芬太尼聯合咪達唑侖清醒鎮靜下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患者離開氣管鏡室的時間雖較對照組延長,但是可顯著提高患者檢查中的舒適度,使患者對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接受度提高。本研究結果還顯示,試驗組患者心率明顯升高的人數較對照組更少,這是因為鎮靜劑抑制了機體的血流動力學和神經反射,減少了機體的耗氧量,因此減輕了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所帶來的應激反應[8-9]。
綜上所述,芬太尼聯合咪達唑侖清醒鎮靜下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的安全性和舒適度較為理想,具體用法和藥物類型、劑量等值得進一步的研究。為進一步保障安全性,在操作中需要強有力的搶救措施加以保證,并應該嚴格控制適應證,特別是在高齡人群和伴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之中[10],更需要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