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濤
山東省鄒平市長山鎮財經綜合服務中心 山東鄒平 256200
要想全面促進我國農業現代化進程,就必須加大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重視程度。加大對農業的資金投入力度,不斷完善農業發展的相關設施,在最大程度上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建設,進而提升我國農業現代化建設的水平。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進程的推進,需要投入巨大的資金成本,但是由于我國還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方面無法給予足夠的財政支持,這樣即使前期制定了非常科學、合理的方案,由于缺乏資金的支持,我國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進程也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甚至效果甚微,這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農業發展的現代化進程。
我國絕大多數農民的經濟較為拮據,有些甚至尚未脫離貧困,這樣就無法引進農業信息化發展的相關設備。但是要想促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進程的順利推進,相關技術和設備是必不可少的。對于我國絕大多數農村勞動者來說,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所需要的網絡、信息等方面的建設成本十分高昂,再加上地方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遠遠不夠,致使農業經濟發展的信息化進程嚴重之后于發達國家,長此以往,必將給我國農業、農村、農民帶來巨大的損失。
對農村經濟管理發展來說,參與者多是農民,而農民與其他類型的人才相比,具有文化水平整體偏低、技能偏少的特點。多數農民的學歷為初中及以下,導致其對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度不高。農村經濟與城鎮經濟在管理上相比,明顯是處于落后欠發達的狀態,信息傳播手段也相對閉塞落后。此種現象,導致了農村信息化管理建設速度相對緩慢,建設水平相對偏低[1]。
針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資金不足的影響因素,可多方爭取資金,提高政府資金的投入力度。在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中,對于資金的注入要求相對較高,而農業經濟信息化建設屬于社會性、公益性項目,因而項目的投資中,社會注資、農民集資的比例比較小。因此,政府相關部門要整合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項目,針對政府的財政資金情況,確立專項投資,并公開專項投資的流程。在資金投入中,政府可采取政策帶動等方式,積極鼓勵企業、個人參與信息化建設中,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注入新的活力[2]。
發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還應通過宣傳農業信息的高效性獲得農民關注,并鼓勵農民使用信息技術。為此,各級政府及農業相關部門不僅要增強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硬件設備的更新,對農作物產地的資料進行統計,開發支付平臺、售后服務監管體系等,指導農民通過使用信息終端,實現對農業信息的擴散、匯集和查詢。通過建設農產品網上銷售平臺,在線銷售農產品提高農民收益,使農民切實體會到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服務的高效和便捷。
信息網絡體系是開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有效保障。應以鄉鎮為單位進行網絡建設,通過基礎傳輸網絡和專業計算機信息網絡、電信業務網絡和廣播電視網絡,實時發布農業信息,實現信息的解析、收集和確認。還可以通過計算機輔助教學和遠程教育在廣大農村地區開展線上培訓,利用網絡學習先進的生產技術、推介農資產品,圍繞農業生產、加工、流通等各個環節的信息進行種植、養殖,從而大大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農業生產銷售風險。
要想實現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就要有一批專業的技術人才,使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在提高農業信息資源共享程度、科學調整農業種植結構、農民增產增收等方面充分發揮作用。①國家和政府高度重視現代農業發展,并提高農業經濟扶持力度,提升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體系中的地位。②高校要加大農業相關專業建設力度,為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培育更多高素質、專業化人才。③當地政府部門可以結合所在區域實際狀況,組建信息技術模范隊伍,對當地農民展開教育和培訓,不僅可以增加農民的農業知識,還能幫助農民掌握更多先進的種植技術,進而達到科學種植和增產增收效果。
現代農業發展離不開農民,只有提高農民的素質,使其充分意識到實施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積極主動參與其中,而提升農民素質可以通過加大教育和培訓力度實現,具體有以下措施。①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等媒介,以圖片、視頻、文字等形式向農民介紹和宣傳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相關知識,提高農民信息化管理意識,并在不斷了解中認識到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對推動農業發展的重要作用。②定期或不定期聘請專家在農村地區開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講座,在引導農民了解更多農業經濟信息化管理知識的基礎上,針對農民提出的問題給予客觀、詳細解答,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打下良好基礎[3]。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就是在農業信息共享的基礎上,提高農業的信息化發展,進一步豐富農業經濟發展渠道,從根本上提高農民的收益。但是,資金鏈、配套設施、農民文化水平等較多因素,都會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產生一定的影響。因而,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影響因素進行分析,具有深刻而深遠的現實意義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