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妍
(吉林省通化縣光華鎮小學 吉林 通化 134111)
在語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和家長普遍認為孩子只要能夠識字寫字就可以了,而對于這個字是如何寫成的并不重視。同時,隨著數字信息時代的快速發展,人們更多的選擇用用電腦和手機打字,很少動筆書寫,提筆忘字的情形經常出現,而漢字的筆也順逐漸被人忽視和淡忘。
對于初識寫字的孩子來說,漢字只是一個個陌生而復雜的符號圖形,如果沒有書寫的依據是無從下手的。有了筆順,書寫就變得有跡可循,學生就知道了應該從哪里起筆,從左往右還是從右往左寫,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筆順能夠幫助孩子完成了對漢字的初步感知。
其次,筆順規則本身就包含著科學性,仔細琢磨的話你會發現,遵循筆順可以合理安排字形和寫字過程,從而把字寫得又快又好看。漢字的美觀與否,和筆順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筆順制約著字的間架結構,筆順寫對了,字的間架結構也就基本出來了。
第三,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時時刻刻都離不開計算機的文字信息處理技術,而漢字的規范化直接影響著中文信息處理技術的應用,也決定著我國現代化和國際競爭力,所以寫規范字的要求就也變得日益重要。對漢字的規范而言,筆順的規范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小學生從小就能按照筆順規范書寫漢字,對他們今后的長期發展也能奠定下堅實的基礎。
現在的孩子大多都不是一張“白紙”,他們在上學之前就學會了不少字。然而,他們所謂的“會寫字”,實際上只是把字的形象描畫出來。換句話說,大多數正式入學之前的孩子只是用畫畫的方式學會了寫字。而他們的寫字教育大多是由父母或爺爺奶奶完成,而這些人一般都不具備教師的專業知識。因此,他們在教孩子寫字的時候,不會從專業的角度對孩子的筆畫筆順進行正確的指導。這就導致了許多孩子們在進入小學之前,就已經在頭腦中固定了某些常用漢字的錯誤筆順。
生活中有很多人認為在考試中根本不考筆順知識,而且即使筆順不對我們也同樣能寫出正確的字來。因此,沒有必要深究筆順的正確與否。而持有這樣想法的人中,不乏我們的教師。這說明我們很多人還停留在應試教育的思維模式,還保持著只重結果不顧過程的舊觀念。可見,這個問題的存在也絕不僅僅是學生自身的問題,作為成年人的我們更應該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同時很多一線老師,尤其是小學低段老師,對筆順的教學很是頭疼。他們慣常采用“書空”的方法進行筆順教學,但效果卻差強人意,卻也不知該如何改進。此外很多人根本不知道學習筆順的意義,就連正在教筆順的小學老師也不知道該不該“浪費時間和精力”去糾正孩子的錯誤筆順。這些都是造成如今低年級筆順教學進入困境的重要原因。
3.1 激發學生規范書寫的興趣。托爾斯泰曾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灌輸,而是激發興趣。寫字并非一朝一夕所能練成的,要讓生性好動的孩子喜歡寫字,并養成良好的書寫規范漢字的習慣必須重視學生寫字興趣的培養。作為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師,讓學生在學習新字時就記住它的正確筆順,無疑是一項艱巨的任務。我們該如何做到在符合學生身心特點的情況下進行有效的識字寫字教學呢?針對低年級孩子活潑好動、注意時間短的特點利用游戲教學的方式來學習筆順是十分有效的。例如:短時記筆順比賽、筆順接龍、書空猜字……在游戲中進行教學,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又能讓筆順知識進一步在學生的頭腦中得以鞏固。
3.2 掌握漢字筆順書寫的規則。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筆順書寫自然也有它的規范。例如:“從上到下為主,從左到右為輔;橫豎交叉先橫,撇捺交叉先撇;中間突出先中,右上有點后補……”在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后,學生對筆順的寫法有了初步感知,這時我們就可以將筆順書寫的規則融入到識字寫字的教學活動中去。利用口訣的方式對學生之前所學進行總結概括,讓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筆順書寫的規范。
口訣雖然簡短,但它對學生的筆順書寫有著重要的提示作用。在教學生字時,除了教授口訣外,我們還可以啟發學生根據基本規則自己探究生字的筆順,這樣不僅能讓他們充分理解消化筆順規則還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3.3 注重筆順書寫的實踐,反復練習鞏固。對于識字寫字教學最直接有效的方法還是多寫多練。但由于學生課堂學習時間有限,要把所學全部在課堂上得到鞏固是很難實現的,因此還需要補充適當的課外練寫活動。
我們可以抓住低年級學生“好為人師”的心理,布置一份特殊的作業:要求學生回去先當小老師,讓爸爸媽媽寫寫今天老師教的幾個字,然后學著老師告訴爸媽哪個筆順寫對了,哪個地方需要糾正,最后再示范給他們看。這樣一來,不僅當天學的字得到了鞏固,而且能感受到當老師的快樂,學生在完成課外作業時就會變被動為主動,讓課堂知識在學生的頭腦中得到進一步鞏固。
漢字的規范書寫除了要做到書寫美觀、字形正確之外,同時還要求書寫過程中筆順筆畫的準確。因為筆順就和漢字的基本筆畫一樣,都是漢字最基本的組成部分。我們學習漢字,不能不學筆畫,自然也不能不學筆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