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莉
(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盛澤實驗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228)
皮亞杰曾經說過:“建構游戲是‘象征性游戲與非游戲活動之間的一種過渡,它最初受象征主義影響,但逐漸成為了真正的智力適應活動。”它不但是幼兒最喜歡的游戲活動,而且對幼兒各方面能力的提升都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大班幼兒游戲具有較為鮮明的目的性,需要幼兒具備一定的經驗和技能,然而在游戲過程中由于參與人數眾多,材料過于繁雜,加之幼兒年齡等方面的影響,因此在建構過程中很容易出現一些問題,對此,幼兒教師有必要進行相應的指導,以此確保游戲的順利開展。
相關研究表明,游戲材料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幼兒的發展,材料不一的游戲能夠促使幼兒不斷的調整自身操作方式。建構游戲是集思維、操作、藝術以及創造于一體的游戲活動,必然缺不了建構材料,它是建構游戲的開展前提,同時也是豐富建造內容、促進幼兒創造力的有利條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幼兒的搭建能力是慢慢發展而成的,因此,在提供建構材料的時候,應該循序漸進。小班和中班階段的幼兒主要是在幼兒教師的引導下了解和運用材質不一的建構材料,而大班階段的幼兒已經基本掌握了各種材料的運用方法,因此在建構時,幼兒教師會結合主題,擺放部分風格不一的建構圖片,對幼兒多加引導和鼓勵,讓他們從各個方面運用建構材料[1]。同時,幼兒教師還可以給幼兒提供部分輔助性的材料,如紙盒、塑料罐等,以此滿足幼兒的搭建需求,同時也可以幫助幼兒取得更高的突破。
2.1 激發興趣,引起建構愿望。觀察是幼兒教師進行活動指導的起點,觀察幼兒在活動中的一舉一動,可以對幼兒的興趣愛好以及需求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及時的進行有效的調整以及對幼兒加以正確的指導。大班階段的幼兒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能夠自主的觀察身邊較為新鮮的事物,并樂于嘗試自主表達,幼兒教師就可以在這個基礎上有效的引發幼兒的建構愿望。
2.2 掌握技能,豐富建構經驗。幼兒教師在開展建構游戲的時候,那么就要讓幼兒對相關的建構知識與技能有一個基本的掌握,這樣才能夠順利的開展建構游戲。幼兒對于建構知識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建構游戲的形式和水平,但是當幼兒對游戲中的某個情境產生興趣的時候,也會萌發出學習相關知識和技能的愿望。例如:在《動物王國》主題活動的開展過程中,當幼兒遇到怎么搭建“動物園”這個問題的時候,由于幼兒對這個主題十分感興趣,同時也是他們比較熟知的,因此幼兒會自主的展開探討,首先會做的就是設計“動物園”的構成,其中包含了構建什么部分以及需要具備的技能,如平鋪、架空等,在這個過程中,幼兒自然就豐富了自己的建構經驗。
2.3 多元評價,肯定建構成果。評價環節是幼兒分享自己在建構過程中所總結的經驗以及技能的重要平臺,同時也是幼兒感受建構帶來的成功、喜悅以及挫敗等的有效途徑[3]。當建構游戲結束的時候,幼兒教師可以給幼兒提供一個展示自我成果的平臺,尤其是在建構相同主題的時候,幼兒就能夠更容易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明確在建構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如:“他們在建構過程中使用到了哪些材料?這些輔助性的材料還能夠用在什么地方呢?”、“我在建構過程中使用到了什么材料?”、“他們的作品有什么閃光點”、“我的作品有什么閃光點”、“我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學習到什么東西?”……其中包含了自我評價、同伴評價以及教師評價,是一種多元化的評價方式,這些不但能夠幫助幼兒樹立自信心,認可了幼兒的構建成果,還能夠使幼兒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總而言之,在建構游戲中,幼兒教師應當對幼兒的個人意愿予以充分的尊重和重視,結合幼兒的經驗與興趣,在建構過程中給幼兒適當的引導,讓幼兒保持愉悅的心情,以此促進幼兒的綜合發展。建構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之一,他們也已經具有一定的思考以及調節自我的能力,因此,幼兒教師應當將幼兒的興趣作為切入點,不斷的調整構建游戲的材料,對幼兒進行有效的引導,以此促進幼兒建構能力及其身心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