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宗輝
(甘肅省和政中學 甘肅 和政 731200)
1.1 教學理念陳舊。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化學教師仍然采取一種傳統教學方式,以理論性為主導,輔助教材內容,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沉悶,無法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并且,高中化學知識內容較為復雜和專業,學生在僅有理解水平與學習模式下很難承受化學教學內容,因而使得學習過程受阻,無法在化學課堂中體驗學習成就感,影響了學習效果,阻礙學生化學思維的培養,使得教學效果無法達到預期。
1.2 教學方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低。通常在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化學課堂教學很少會采取新穎教學方法和內容,來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很多高中化學教學內容過于趨向于考試要求、考試標準,從而為了應付考試而采取較為單一的教學方法,以此實行填鴨式教學或機械式教學,去探索考試真諦。雖然新課改素質教育實施了較長時間,但是,仍然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從而在化學課堂中并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造成了素質教育成為擺設的現象,很少取得寸尺之功。并且,在傳統教學方法中,化學課堂交流與互動機會較少,因而無法形成交流互動氛圍,使得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很少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不愿意在課堂中發表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形成化學教學困境。
高中化學教師雖然在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上都在尋求突破和創新,但是受到應試教育理念的影響,使得教學習慣并沒有得到妥善改善,通常只是表面上做些改變,實質性并沒有開展具有深層次的教學改革。而學生在學習化學內容時,由于缺乏正確和科學地引導,從而造成了學習效果低下,并影響學生化學學習觀念和學習習慣的養成。
1.3 實驗教學方面還存在很多問題。對于大部分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在課堂教學之中存在缺乏一定實驗教學的問題,這也是高中化學教學中理論性與實踐性無法結合的重要表現形式。并且,高中化學教學中也由于存在化學材料不足、化學實驗課程時間短的問題,使得高中化學教師很少會考慮如何創新實驗教學,影響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的效果。本身化學內容就比較難易理解和掌握,如果缺乏實踐教學,那么學生也就失去了第一時間理解化學內容的有效途徑,使得化學教學無法激發學生實驗欲望。
2.1 課前準備。對于高中化學開展同伴教學時,應首先考慮課前準備工作,其中包括教師與學生兩個方面的課前準備工作。對于同伴教學方法而言,最為重要的則是課堂測試,課堂測試能夠了解學生學習水平,從而合理化與科學化開展同伴教學,以此推動學生在化學學習過程中的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而對于學生課前準備而言,通過提前預習方式,能夠讓學生在交流互動中掌握學習重點內容,并以此提前知曉課堂教學內容,實現對知識內容的傳輸和掌握。
2.2 實施的具體步驟。傳統應試教育理念之下,高中化學教師常常以自己理解水平為中心,進而開展相應的課程教學,并引入課后復習與練習的方式,讓學生進行理解鞏固,實現對化學學習內容的強化。而同伴教學方法的引入,能夠在第一時間掌握學生學習情況,把握學生學習弱點,以此合理挑戰教學內容與教學節奏,突出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理念,科學化計劃教學前、中、后三個方面的準備,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首先會針對知識點向學生進行幾分鐘的講解,然后布置概念測試題,學生自主思考并答題,通過“應答器”將自己的解題結果進行反饋,結果經由計算機匯總并在多媒體教學設備上呈現,如果答對問題的學生數量不到總人數的30%,則教師需要對學生答題情況進行了解,對學生的問題進行適當解答,就其中共性問題進行講解,結合學生表現進行概念闡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如果答對的學生數量占全體學生數量的30%~70%,則教師需向學生提供自主討論與自主學習的空間,通過這個過程,學生能夠彼此交流信息,對彼此的觀點進行反思與補充,解釋自己的觀點并嘗試說服對方、反省自己、批判對方或彼此添加信息相互支持。
總之,高中化學教學之中滲透與運用同伴教學法,第一時間能夠提升學生化學學習積極性,而且在同學之間形成互助意識,強調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幫助學生拉近同學關系,進而提升整體學習水平。而化學教師在教學之中也能夠更好地提升自身教學水平,以學生為中心設計教學內容,體現素質教育理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