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權
(貴州省興義市則戎鎮中學 貴州 黔西南州 562401)
1.1 重理論、輕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提出新的教學理念十分容易,但將其真正實踐在日常教學工作中卻不是容易的事。當前不少初中學校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只是停留在理論層面,沒有真正運用于課堂教學。其主要原因是,雖然學校在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方面投入了精力,但在實際教學中仍是過于注重教學進度,而忽視了學生核心素養的長期培養。其次是受到傳統的教育理念影響,初中數學教學難以擺脫過去的思想束縛,仍是將考試作為主要目的,忽視了學生全面的發展。
1.2 方法單一、模式陳舊。教師的教學理念應當隨著時代的發展和教學的改革及時做出更新,做到與時俱進,但是在實際中仍有許多初中教學課堂教學氛圍不夠積極,教學內容枯燥,而且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創新性,仍采取傳統的教學方式進行填鴨,學生缺少主動性,長此以往就喪失了學習的積極性。從根源上講,還是因為沒有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也忽略了核心素養的理念,以至于在教學中缺乏創新局面。與此同時,初中數學教學的模式也應當有所調整,跟上信息化進程,逐漸實現現代化教育。
2.1 激發學習動機,培養學生主觀性。學習興趣的產生才能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學習,積極的參與到學習中,學生興趣的提高可以增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初中階段的孩子理解與接受數學知識的能力還有所差異,因此在數學核心素養的培養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因材施教,培養學生的主觀性。作為初中數學老師,我們需要引導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才能掌握知識,同時促進個性化教學的實現,例如在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問題時,老師可以用雞兔同籠作為引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好地將精力投入到課堂中。
2.2 創新教學方法。在新課標指導下,教師應當加強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運用多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學習數學,并能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及教學內容來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學習,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精神的形成。還要創新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中心。初中階段的數學課程學習對學生來說還比較抽象,老師可以用動畫課件進行內容的展示,例如在學習圖形的平移、旋轉等,讓同學們用身邊的事物進行模擬,幫助理解知識點。還可以將學生合理分組,讓他們小組內進行問題的探討,進行思維碰撞,也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
2.3 重視應用能力培養。數學的學習是為了解決實際生活用遇到的問題,數學思想方法是指利用數學中培養的思維來對問題進行解答,解決數學問題只需要掌握正確的數學思想方法,就能真正將數學應用能力得到提高。常見的思想方法如消元、類比、概括等等。例如在教授因式分解時,通過示例進行指導,使用數形結合的方法,讓學生培養優秀的數學思維,然后依次類推,解決同種類型的數學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
2.4 數學運算能力的培養。提升數學運算能力可以極大地提升數學學習的準確性,養成良好的運算能力,提升運算的準確性,還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信心,因此培養初中數學的核心素養也需要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首先應該學會審題,養成良好的審題習慣,認真分析數據的特點和運算間的關聯。其次要養成良好的解題習慣,關鍵步驟應當完整,不能隨心所欲的答題。還應當培養一定的簡算技巧,靈活的運用技巧能合理的優化時間。最后要養成驗算的習慣,培養學生的及時檢查習慣,及時發現錯誤予以糾正。
2.5 師資隊伍建設。提升教師隊伍的專業素養也是數學核心素養培養中的重要措施,教師的科學文化素養、能力素養等的有效提升才能更好地將學科知識傳授給學生。作為一名合格的初中數學教師,應當具備扎實的基本教學能力,在教學方面要銳意進取,不斷向優秀的老師看齊,創新教學方法,敢于探索,養成終身學習的良好習慣,同時應當具備高尚的情操,為人師表,發揮表率作用,在生活中善于發現學生的優點,及時給與鼓勵,營造良好的師生氛圍,鼓勵學生養成不懂就問的好習慣,公平對待每一位學生,在教學中也能夠根據學生的差異進行分別教學。
在初中階段,數學教學的優化調整要以培養核心素養為主要導向,圍繞“以人為本”的學生觀,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尊重學生的差異,調整教學模式,用開放的教學環境培養學生的個性。我們需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突破陳舊教學思路的制約,倡導學生個性發展,為學生的良好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