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元
(江蘇省泰興市古溪初級中學 江蘇 泰興 225400)
初中階段是學生學習習慣養成的關鍵階段,學生在這一時期有較好的理解接受能力,尤其是語文學習方面,學生在通過一些初步閱讀之后,可以依據自己的現有知識水平與文本內容,做出相應的思考與拓展延伸,在文本理解方面,教師起到的作用更傾向于引導式教學,即,在教師劃定的一個大致方向下學生自己進行更為各色細膩的獨立思考認知,而好的閱讀理解能力是與寫作能力息息相關的,寫作是一段時間或一段認知之后的向外輸出,這種輸出的內容在很大程度上是與生活相互關聯的,因此,如何引導學生進行生活化背景下語文的寫作就顯得尤其重要。筆者將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相關教學探究。
結合當前教育體制所提倡的開放性教學與學生全面發展,在牢固樹立學生為教育中心點的同時,還應該加強對教學活動的創新與拓展,除了傳統的課本內容,還應該積極引入一些以生活實踐為基礎的綜合課外活動,實踐活動的設計應當增強目標性與指向性,同時兼顧實踐活動的趣味性與教育意義,以此幫助學生尋找到更廣泛的寫作范圍,采用一些激勵性手段與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內外實踐活動中,主動進行寫作素材與創作元素的搜索與積累,同時由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年齡相對較小,社會和生活經驗較少,教師課程設計中安排的教學實踐活動應該與此時的學生年齡和心理承受能力相符合,在確保學生安全的情況下,鼓勵穿插一定的陌生情景到實踐過程中,積極引導實踐后的學生思考,形成日思、周思模式,讓學生對日常中的創作元素更為敏感。
例如:在部編版九年級下冊的語文教材中有《孔乙己》一課,教師可在引導學生熟悉課文內容之后,鼓勵學生到課堂外進行人物觀察,孔乙已所代表的精神勝利法在當今社會依然廣泛存在,觀察點可以選取某一路邊攤、茶館、咖啡廳等地點,注意觀察人物形貌、舉止,揣測判斷其心理活動,并形成書面報告形式進行反饋。通過細膩的觀察,學生的寫作著力點會更加精確,對人物的刻畫會更加豐滿。
無論學生的想法有多奇特,教師都應該始終堅定不移的尊重學生的自我創作,想法是生活的另一種反饋,生活背景決定了學生的性格,并最終以學生自身的想法反饋出來,在一般的寫作教學過程,首先是老師給出命題或中心,然后學生進行思考與創作,最后教師進行最終評判并提出指導性意見,再這一過程中,學生雖然是創作者主體,但是寫作的風格與內容偏向在很大程度上由老師影響并決定,這樣的文章寫作會偏離學生的獨立想法,從而偏離生活,如果長時間如此,就會導致初中語文教師強制規定下的規模化虛假生活化寫作,從而扼殺了學生的自主創作思維,非常不利于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因此,老師應該注意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個性思想的尊重與認知,并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創作,采用適當的手段與措施進行一定的規范化引導。
例如:在部編版的九年級語文下冊《鄉愁》,該部分的課程設計中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背景與年齡階段,九年級的孩子對鄉愁的理解能有多深?有些孩子可能是異地讀書,會有所謂的故鄉,有些孩子,一只生長在這片土地,從沒離開過,那基于鄉愁類的主題,是學生所理解不透徹的,這樣的創作無非是情感上的照搬照抄。因此,老師對學生的寫作訓練,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學生要寫的、想寫的、能寫的話題為主。
生活不只是柴米油鹽。人間煙火,生活還是想象的彼此交織,老師應鼓勵學生以生活為紙,用想象做筆,這樣的寫作既不會脫離生活,也不會被生活瑣事埋藏。激發學生從生活中找到創新的靈感,并進行豐富想象可以采取多種技巧,如場景放大、元素串聯等方法,將生活中的某個場景放大化,就會浮現出更多的細節,這樣的筆觸會更加細膩;元素串聯是將生活中的散元素進行串聯想象,這樣學生的創新能力與想象空間得到極大地提升。每一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想象的彼此交織,也會讓學生之間的思維火花進行碰撞,這就是文思的來源。這時候就可以適當的與其他學科如美術、音樂等相結合,實現學科上的相互促進。
例如:在部編版九年級上冊語文教材中的《岳陽樓記》一文,老師可以讓學生在文字的基礎上進行想象,并用畫筆畫出每個人心中自己的岳陽樓的樣子,并為自己的岳陽樓進行講解說明,有時候語言上的輸出會與文字輸出起到共通的效果,當學生展示自己心中的岳陽樓時,也是在展示自己的內心,這樣,不僅加強了老師對學生的了解,而且還使的學生的自我認同感得到極大的提升,便于更好的寫作輸出。
生活化理念,為初中語文作文的教學設計引入了新活力、新能量,也為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工作帶來了更多趣味性的東西。生活化理念不只需要獲得學生的接受,更要獲得老師的認同,老師自己首先要做到生活化與教學工作相結合,還要生活化理念下不斷創新,以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為學生做引導,在豐富學生的經驗及閱歷的同時,增進了老師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生活化在學生寫作上的融入需要老師不斷地給予刺激與鼓勵,讓學生把創作、寫作本身當成生活的一部分,為學生講好生活的課,講好寫作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