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琴
(四川省瀘縣第六學校 四川 瀘縣 646100)
初中階段的物理教學要充分落實“將學生作為課堂中的主體,教師成為組織者,以思維的訓練作為關鍵點,自主學習作為中心”的思想,讓整個教學中變成傳播思想、訓練技能、學會知識、自主進步的過程。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去鼓勵學生們提問題,然后將問題以多種方式解決,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提升綜合素養,實現共同進步的目標。最終實現探究式教學的目的。
1.1 老師與學生的傳統學習觀念。在如今的初中物理課堂上,基本上大多數都是老師在講,學生在聽的一個狀態。老師則是一味地強調知識,重點與難點,對于老師而言,恨不得學生把每個知識點,每個概念以及公式都記住,以此來應對未來的考試。但是這樣一來也就忽視了學生的客觀原因。而對于學生而言,聽課,認真聽課就是自己上學的唯一任務。所以要改變這一現狀首先就要改變老師與學生的學習觀念。老師也要伴隨著時代的發展而變化。
1.2 學生缺乏探究意識。以如今大多數初中院校來看,大多數的學生在物理的課堂上缺乏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學習意識,大部分的學生會根據老師的要求或者教學內容而學習,且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因為初中生正處在一個叛逆期,所以許多的學生合作意識比較薄弱。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探究式的教學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
1.3 課堂上學生的合作流于形式,沒有有效的作用。如今大多數的老師在課堂上都會進行分組式教學,都會把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組,這樣一來的確加強了學生在合作探究方面加強了認知,但是也有很大一部分老師或者學生流于形式,問題的設定比較隨意、比較簡略,并且老師只是在一旁進行指導,并沒有參與進來。所以就導致了合作的效果并不是很明顯。老師并不是作為一位旁觀者的角度去引導學生,而應該作為參與者去引導學生。
2.1 利用網絡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如今的教學中,大多數的老師都在采用多媒體教學,網絡教學。那么初中的物理老師也可以把相關的內容或者知識通過視頻,音頻,圖片等方式展現給學生。因為學生畢竟還小,并不能很好的約束自己,而且也對新鮮事物感興趣,老師就可抓住學生的這一特點展開教學。從而提高學生對物理的興趣,降低學習物理的難度,從而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
比如:在講教科版初中物理“內燃機”這節時,老師可以在課前準備好一套微課,內容可以是一段視頻、一段動畫,甚至是關于內燃機的工作過程都可以,可以圍繞內燃機如何產生或者是內燃機對社會產生的影響等某個知識點制作或者在網上搜索一段視頻供學生們觀看。一般學生對于視頻或者圖片所展現出來的知識點要比老師口述的記憶要深很多。
2.2 營造情景從而激發學生探究的精神與能力。一般情況下初中生對于某件事物,自己經歷過的要遠比別人講授的要深刻地多,而且對于經歷過的事情印象更加深刻。所以老師就可以就某個知識點為學生們營造一個情景去學習。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的能力。
比如:在講教科版初中物理“家庭用電”這節時,首先要了解我們家庭的用電器,然后給學生播放一段關于安全用電的情境,讓學生感覺深受其境。最后根據學生的基本情況進行分組,比如家庭中家用電器多的學生為一組,家庭中家用電器少的學生另一組等分類方法。讓每組學生每次派出一名學生來講述家用電器的注意事項,上場之前組員可以提供幫助。這樣一來學生經歷過團隊的合作,也經歷過團隊之間的商量與探討,最后由自己表達出來。當學生參加完活動后,多多少少都會有所收獲,相信課下也會自主的學習物理以便于更好的應對后面的活動。
2.3 通過問題的引導,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學物理其實就是學習物理的現象以及鍛煉學生的思維邏輯能力,而初中的學生其實和小學生差不多,都怕老師的提問。老師就可抓住這一點來開展教學,比如剛上課或者課后給學生布置一些問題,思考后來進行隨機提問,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又可以激發學生的探究思維。
比如:在講教科版初中物理“光的傳播”這節時,先將學生進行分組,然后黑板上寫出幾個問題,比如“光是怎樣傳播的”?或者“光傳播的途徑是什么?”等問題,也可以列舉一些重點物理概念進行提問。講完之后,給予學生5分鐘探討的時間,然后隨機性提問各小組,每個小組派出一位代表發言,答對有什么獎勵,答錯有什么懲罰,這些在活動之前就要說明白。這樣學生才會主動地去探討,去學習。
總之,要想在初中物理課堂中有效地實現探究式教學,首先就是老師需要明白探究式教學的目的以及作用。通過探究式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學生積極主動的自學習慣。最終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