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新莉
(江蘇省淮安市洪澤大湖娃幼兒園 江蘇 淮安 223100)
幼兒階段是社會性發展的重要時期,在教學活動中運用現代化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幼兒了解和掌握更多技能,為幼兒將來形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打下堅實基礎。信息技術在語言教學中運用能夠將復雜的問題簡單化,將靜態的教學內容生動化,將無形的教學內容形象化,將抽象的教材知識具體化、生動化,同時也能給幼兒語言教學內容積更多素材。信息技術作為一種重要的學習輔助工具,在激發幼兒思維能力的同時,也能幫助幼兒了解和掌握現代化學習途徑和方式,為培養幼兒的自主學習意識打下良好基礎。
1.1 利用談話實現語言教學。在幼兒階段開展語言教學活動,需要為幼兒營造良好的語言環境。談話是創設語言環境最為簡單的途徑,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互聯網功能,為學生搜索和篩選相關主題的動畫、視頻或者圖片內容,供學生交流和討論。使用信息技術創設談話情景,主要目的是引出話題,讓幼兒有話可談,為開展語言教學設定教學背景。
1.2 運用閱讀實現語言教學。在閱讀的過程中,幼兒結合日常對話和書本文字,能夠更好的區分開口頭語言與書面語言之間存在著怎樣的區別,明確兩者的對應關系,提高幼兒語言教學綜合水平。為幼兒提供閱讀資源,有利于提高幼兒對閱讀的興趣,并且逐漸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對幼兒今后語言發展具有積極作用。幼兒早期閱讀內容應更加注重結合幼兒喜好,為幼兒提供圖畫文字結合的書籍,在教學中最長使用的是繪本類書籍,在此類書籍中,圖畫能夠激發幼兒的閱讀興趣,文字能夠幫助幼兒積累語文知識,提高幼兒溝通交流能力,因此具有提高幼兒語言水平的作用,但是由于幼兒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在閱讀過程中由于過程枯燥很容易走神,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在開始閱讀前播放一段安撫情緒的音樂,結合提問的方式與幼兒實時交流,在閱讀過程中引導幼兒思路,指導幼兒在閱讀中正確的觀察方式。
1.3 利用游戲實現語言教學。游戲是幼兒、兒童教學中的常用手段,利用這種幼兒普遍歡迎的模式開展教學活動,能夠獲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基于信息技術背景下開展的游戲教學活動,游戲內容更加豐富、游戲途徑更加廣闊,能夠充分吸引幼兒注意力、激發幼兒好奇心,從而實現語言教學質量優化。在開展語言游戲教學活動前,教師可以先為幼兒播放一遍一群小朋友玩這個游戲的過程,讓幼兒對游戲的玩法和規則有所了解,還可以直接利用多媒體播放趣味性的幼兒語言教學短片,讓幼兒通過模仿學習語言的運用方式,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2.1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語言訓練教學情境。幼兒語言教學需要良好的教學情境幫助幼兒進入學習狀態,在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和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幼兒營造良好的教學情境,結合視頻、圖片、音頻營造語言氛圍,激發幼兒談話的興趣。例如,使用《數蛤蟆》對幼兒進行語言訓練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先使用多媒體,在大屏幕上播放動態視頻,在視頻中的小湖泊里,一只小蛤蟆跳到了荷葉上,站起來和大家打招呼,小蛤蟆的兩只眼睛和四條腿幼兒可以直觀的觀察到,小蛤蟆向幼兒們提問:“大家好,我是小蛤蟆,大家數一數,我有幾只眼睛幾條腿呀?”幼兒就可以給出答案:“兩只眼睛四條腿”。然后教師切換視頻內容,或者結合小蛤蟆的視頻播放音頻:“一只蛤蟆一張嘴,兩只眼睛四條腿,撲通一聲跳下水……”幼兒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中學習兒歌,自然而然的投入到語言訓練教學當中。
2.2 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語言游戲教學環境。幼兒階段對游戲的喜愛通常勝過學習,因此,教師需要結合游戲的形式開展語言訓練教學活動。例如,在利用兒歌《老鼠娶媳婦》進行語言訓練時,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為幼兒播放老鼠娶媳婦時熱鬧的畫面,有打花鼓、抬花轎的小老鼠,還有坐在花轎里挑開轎門的大貍貓,然后讓幼兒分別表演大花鼓、抬花轎的小老鼠,一邊唱著兒歌一邊表演老鼠娶媳婦的游戲,使幼兒能夠在游戲的過程中得到語言的訓練和強化。
信息技術在我國教育教學中的深入應用,推動了我國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作為幼兒階段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語言教學也需要與時俱進,通過利用現代化教學方式,改變傳統教學氛圍過于枯燥的問題,注重培養幼兒使用語言進行交流的興趣,培養幼兒良好的語言交流習慣,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下,不斷提高幼兒階段語言教學活動質量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