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崔蘭
(福建省德化第一中學 福建 德化 362500)
在很多時候,單憑數學公式來解答問題很難取得好的效果,如果能夠根據材料來畫出圖形,可能就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因此,高中數學教師要重視數形結合思想。在課堂教學中,直觀想象能夠提升學生的空間想象力,體會到數學所帶來的圖形之美,通過數形結合來形成直觀想象是一種非常好的數學課堂教學手段。在講解“導數”這一節時,本人借助于數形結合思想來講解教材中的重要內容(函數與其導數圖像的關系、導數的幾何意義、切線方程的應用,通過圖形講述導數為0的值未必就是極值),在教學中結合圖形來講解教材內容,大大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加深了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借助于數形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的學習思路得到了有效拓展,空間想象能力得到了有效增強,增強了運用數形結合的意識,形成了數學核心素養。
數學推理的過程有兩種,一種是由特殊到一般,主要形式有歸納、類比,另外一種則是一般到特殊,推理的形式為演繹。在課堂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掌握和理解推理的過程,注重知識點間的各種聯系,構建數學知識體系。在數學日常教學中,教師在授課時要善于發現學生在學習中的閃光點,從不同角度來啟發他們,使其形成嚴謹的推理能力,能夠發現、解決遇到數學問題。值得注意的是,有時候推理的過程較為繁瑣、復雜,學生不可能馬上找到思路,教師不妨設置梯度問題來引導他們步步深入探究數學知識。如在講解“類比推理”時,本人為學生講解實例來引導他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其中實例為魯班發明鋸子、科學家對照地球和火星環境推測得到火星上可能有生命等內容,這些實例生動、形象地帶領其理解所學知識,掌握類比推理的概念,體會到概念的關鍵所在。在此基礎上,本人引導學生回想以往所學知識,如平面到空間的類比過程等等,使他們回想起數學內容,掌握概念本質,加深心得體會。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體會類比思想,展開類比的課堂訓練,回顧類比的整個過程,進而得到類比推理的方法。在類比訓練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課堂練習來體會到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掌握類比推理的方法及不足,認識到類比推理是數學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此基礎上提升自身數學核心素養。
在講解數學分析課程中,教師在課堂上幫助學生深入分析,用多種教學手段來豐富教學內容,這也符合核心素養教學理念。在數據分析過程中,學生在教師帶領下對數據進行總結、歸類,學習中保持積極學習態度,提升自身數學核心素養和綜合能力。借助于數學分析,學生能夠對數學數據進行總結和歸類,在分析過程中保持高昂的學習態度,從而發展自身的數學分析能力和素養。在課外學習時間,教師要鼓勵學生多從生活中來尋找數據素材,借助軟件來將數據變為統計數據,看得到的結論是否符合要求,從而提升數據能力。如在講解“用樣本的頻率分布估計總體分布”時,本人說道:“某市為了貫徹國家節約用水政策來采取水費階梯收費辦法,但限于沒有足夠樣本來制定政策。在這個背景下,大家需要幫助市里來調查每個月單人用多少水量較為合適。為了制定合適的用水標準,大家設想下如何來做這個工作?需要做哪些工作?”班級學生就問題來進行討論,紛紛覺得要先走訪了解各家各戶用水量基礎上來制訂方案,借助于抽樣調查方式很方便地掌握居民家的用水情況,選取盡量多的樣本,再根據本節課所學知識來得到頻率分布直方圖。在小組探討的過程,學生在熱烈的氛圍中展開思考,看如何進行數據處理、如何得到頻率分布直方圖,從而獲得樣本數據的處理方法,增強自身數據處理能力。
在數學學習中,建模能力是高中生必不可少的能力,也是核心素養的一大重點。在得到題干信息進行分析后,學生要在材料中抽象得到數學符號及公式,以數學方式來列出題干中的關鍵信息。在構建數學模型時,學生要在教師帶領下進行模型的檢驗,提升自身構建模型能力。遇到生活中實際問題時,數學模型是解決這些難題的重要方式,是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重要手段。如在講授“數列”時,本人為學生列舉一個例子,在亞洲杯男籃比賽中,隊中的某位主力球員有著巨大貢獻,但是罰球質量并不好。未來提升該球員的罰籃水平,主教練帶領球員進行特訓并記錄每天訓練的效果。周一:投中800球,周二:投中1200球,周三:投中1600球,周四:投中2000球,周五:投中2400球。班級學生在思考后發現其中存在著遞增規律,是數量遞增。在課堂教學中,本人以上述問題作為問題情境,引導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使他們發現數據間的聯系,在此基礎上進行推導、研究,構建數列模型。建模能力是學生閱讀完題干信息后的第一步,教師要培養學生的這種能力,發展他們的建模思維,幫助其養成建模意識,促進自身能力的快速發展,在未來遇到生活難題時可以運用建模思維和能力予以解決,為未來發展做好鋪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