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瑞彬
(福建省漳浦縣綏安中心學校 福建 漳浦 363200)
每一項教學成果的形成,與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都是有很大關系的。在小學生所處的年齡階段里,他們對于未知有著很強的探索欲望,但同時他們又比較貪玩,往往注意力難以集中,不能夠完全地融入課堂的氛圍之中,要想做到深度學習更是具有相當大的難度。為了解決這樣的難題,教師應當積極創新教學方法,完善教學模式,以求最大程度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成果。譬如在學習“長度單位換算”的知識內容時,教師就可以采取情景教學的方法。情景教學法,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引起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的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教學方法。在面對長度單位換算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等教學設備展現出日常中常見的用具,像是可以展現家居裝飾的圖景,在圖畫內放入桌子,椅子,床,書本等具有明顯長度差異的物品,然后讓學生憑借自己的主觀進行判斷。這些物品分別對應米,分米,厘米等長度單位,教師在通過介紹之后可引導學生一一進行對應。也可以利用周身的環境進行更為具體地比對。學生的身高是一米多,一張課桌的高度是八十厘米,一本書的長度是二十厘米,這樣學生就會有具體地感知,而當學生進入這樣的情景并且積極地參與其中進行討論時,教師就可以引入長度單位換算的知識,用他們熟悉的那些物品進行實際的教學。這樣既能夠讓學生產生學習的積極性和投入性,也會使得學生學習的內容更加地夯實。從而學生可以在此基礎之上,進行更加深度地學習,可以對更多的長度單位加以認知,并了解其換算制度的核心與本質。
建立模型,就是為了理解事物而對事物做出的一種抽象。這是數學教學中一種常用的方法,目的就是幫助學生深度了解所學習的內容,從而獲取更為深刻的體驗。對于小學生而言,這種方法雖然總體上具有一定的難度,但是教師可以因地制宜,對于學生一些難以直接理解的知識采用建模的方法,幫助學生從多個維度進行細致的把握。譬如學生在學習“面積和體積”時常常會出現各種的問題,尤其是對于一些空間想象能力較差的同學,更是如遇到了攔路虎一般攔住了他們成績提高的道路。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就可以采用建立模型的方法,從實際出發,將課本上的內容和公式與現實中的模型相結合,從而幫助學生進行更具深度的理解和探索。像是教師就可以指導學生測算他們各自的文具盒的面積和體積。先讓他們用尺子分別測量出其長度,寬度和高度并記錄下來。然后教師再引入面積和體積的公式,告訴他們面積和體積所具備的數學含義,這樣就能夠較為準確地測算出他們的文具盒的面積和體積。而在學生不斷地經過實踐之后,他們就能掌握其中的規律,也就能更具深度地學習后續的更為復雜和艱深的知識內容。
教師在進行深入學習的研究之時,要時刻把握學生學習的成果與動態,從而做到研學結合,相輔相成,獲得更加有效的結果。并且,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培養自主探索的精神和能力。小學生的年紀較小,因此對于學習上的苦難很可能會產生退縮的心理,久而久之就會不敢面對學習和生活上的難題,從而造成人格上的一些缺陷,這是很不可取的。因此,教師除了作為引領者來帶動學生學習,更需要引導他們自主地學習,在遇到難題時也不要慌張恐懼,而應該抱著不畏困難,迎難而上的心理積極地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數學學習的難度對于校學生而言是必須要想盡辦法加以克服的,這只是他們學習道路的開始,在后續的學習中他們所面對的內容越發龐雜,知識的難度越發深入,因此必須在小學階段就進行自主地探索,由簡入難,一步一步夯實自己的腳印,在深度學習中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學習水平,也是在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每一種教學方法或教學模式的成效都是需要經過實踐地檢驗并且不斷地加以修正和改進的。對于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來說也是如此,因而教師在開展深度學習時,一定要注意定期地進行總結和回顧,與學生一起找到其中的問題,然后進行分析和研討,探索出解決問題的方法。這對學生而言是很有作用的,會讓他們及時修正方向,朝著正確的道路前進,其得到的效果是事半功倍的。不僅如此,這對于教師而言也是一個教學相長的過程。教師可以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這一系列的過程不斷地提升教研上的能力,同時也和學生進行深入的溝通,增強了師生之間的感情,有利于構建一個團結和諧的班集體。
總而言之,數學作為小學教學體系中的課程之一,既關系到學生的整體成績,也關系到學生數理思維和能力的養成,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要想學生能夠不斷地培養起學習數學的興趣,教師就要積極地扮演好組織者和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創新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參與程度,同時激發和引領學生進行深入學習,以求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上文探討的便是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開展深度學習,并提出了相關的策略和方法,希望能對現階段小學數學的教學產生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