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賢能
(浙江省義烏市稠城第一小學教育集團 浙江 義烏 322000)
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概念課程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對學生數學知識體系的構建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很多學生對數學概念的學習心懷恐懼,認為概念非常抽象,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才能理解,并在運用概念的時候存在很多問題。教師應從生活、實踐、遷移等方面,進行小學數學概念教學,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相關數學概念。
小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尚未得到良好的發展,在看待事物的時候,依然以直接觀察的方式為主,如果教學內容過于抽象,教師將難以引導學生深入其中進行了解。在教學時,教師可以從生活中選擇案例,讓學生在生活化的情境中,實現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并實現對數學知識的掌握。
例如,在學習《扇形統計圖》的時候,有的學生難以理解扇形統計圖的概念,更難以將其在實際問題中進行應用。我便在PPT上為學生展示了一張扇形統計圖,讓學生對其中的數據進行解析,判斷扇形統計圖中包含著哪些信息。隨后,我將扇形統計圖轉換成一個大蛋糕,其中的每一個扇形都代表著一個數據信息。學生們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在蛋糕上了,對教學內容有了強烈的興趣。通過生活化的案例,學生對扇形統計圖的基本概念有了更直觀的認知,并能夠在實際問題中進行應用。
學生尚未具備數學語言,對于生活中的數學概念沒有直觀的認識。如果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引導,學生就能夠發現,數學概念與自己的實際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教師可以在教學中引入直觀操作環節,讓學生通過觀察,對數學概念進行感知,促進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發展。
例如,在學習《確定位置》的時候,我對學生說:“同學們,你們能夠通過什么方法,確定自己在教室中的位置呢?”有的學生說,自己在靠窗戶的那一排第五個;有的學生說,自己正對著黑板,是第四個。我讓學生隨便說一個位置,讓大家去找這個位置的人。為了方便表達,我們將最靠近門口的學生當作第一排第一列,讓學生按照這個格式來“點名”。有的學生說:“我要找第五排第六列的學生。”順著這個信息,學生找到了這名同學。有的學生說:“我要找第八排第九列的學生。”順著這個信息,我們也找到了這名學生。大家都沉浸在這個游戲中,覺得非常開心。教學活動結束后,我引出了“數對”的概念,讓學生使用(5,6)(8,9)的方式,來對位置進行確定。學生認識到,原來數學概念就在我們的生活實踐中,理解起來非常簡單。通過直觀操作的方法,學生對數學概念有了深刻的感受,自主探究能力也得到了發展。
3.1 多樣化特點。小學數學的內容是包羅萬象的,小學階段數學知識主要是基礎知識,在具體的教學中采用概念教學。其實概念是基礎,圖形文字具有表象性,概念清楚了,其他內容的教學就會迎刃而解,所以,概念的學習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主要內容之一。
3.2 直觀性特點。小學數學比較抽象,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理解能力的培養。就小學階段而言,數學概念一般沒有高深的表述,只有淺顯易懂的陳述,這樣有利于學生理解和接受。
3.3 階段性特點。階段性也就是循序漸進,就是對小學階段概念及相關知識的傳授必須分階段進行教學,并逐步達到融會貫通,如在教學分數的乘法除法時,先把加法和減法研究通,在此基礎上學習乘法和除法就會游刃有余了。
小學階段是人一生讀書和獲得知識的啟蒙階段,小學生對知識的感知和理解都是通過感官刺激獲得的,進而深入大腦中,要讓學生的認知帶有綜合性,避免孤立性。如在介紹一把椅子的認知活動中學生明確數量為1,屬性可以分為木頭或者塑料等,顏色又分為黃綠或者其他顏色。在引導學生的認知過程中,應對事物的本質屬性加以強調,任何事物都具有豐富表象,但它們都有綜合性或者寬泛性的特點,我們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認知的事物給予全方位、多角度的認識。
感知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也是首要階段,學生感知的過程就是學生對事物及數學知識的直接接觸的過程,同時,學生感知過程中所積累的感性材料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才能轉化為對概念的理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注重以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直觀展示)來進行授課,保證學生能夠在直觀的事物感知上了解概念,促進學生思維從形象到邏輯的過渡。
概念的總結對于小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這和小學生的知識基礎和認知能力有關聯,但總結能力是學生重要的數學能力,教師要通過課堂去幫助學生提煉知識,而這個提煉過程必須基于一定的數學探究。為此,教師透過生活展開探究活動,引導學生總結數學概念,深化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和運用能力,這是教學的本質。但是,由于小學生能力局限,而數學概念抽象性強,所以學生在初次實踐時往往會遇到一些問題和障礙。這時,教師不妨構建合理的情境模型,增進學生的理解與體驗。在情境模型中,教師可以將概念的推導過程滲透于其中,并助力學生理解抽象概念,最終總結出數學概念。
小學數學概念學習對學生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為了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概念知識,需讓他們在學習中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因此教師應采取有效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且利用不同的教學方式開展教學,使教學能夠更加有效,同時結合階段性教學的方式來提升學生學習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