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明炫
(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五中學 福建 泉州 362500)
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概念已經提了好幾年,然而對這一定義卻沒有官方確切的說法。而隨著《普通高中物理課程標準(2017年版)》的正式發布,新課標給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下了定義。因此,這一版本也叫核心素養版課標。而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還沒有正式落地,現在只能借用高中的概念來理解這一定義。作為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是初中學生在物理學習活動中所形成的正確價值觀念、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初中物理教學設計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部分就要以培養學生物理學科核心素為旨歸。[1]
“物理核心素養的提出從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角度集中體現了物理學科的育人價值,是新課程三維目標的提煉與升華。”[2]《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11版)》提出了課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三維目標,而物理核心素養并沒有排斥這三維目標,反而是以這為基礎,是三維目標的升級版。因此,核心素養的教學目標設計并不是拋棄2011版課標所提出的三維目標。
如滬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級上冊《2.3快與慢》教學目標設計時指向核心素養如下:掌握核心素養中的“物理觀念”目標:(1)理解速度的概念,能用速度描述運動。(2)掌握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特征。核心素養中的“模型建構”目標:建構勻速直線運動模型,并引導學生進行實驗探究,運用模型解決問題。核心素養中的“科學探究”目標:通過生活經驗找到定性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進而設計實驗對物體運動快慢進行定量比較,建立速度的概念。并在此過程中體會科學研究的一種方法——科學探究法。核心素養中的“科學思維”目標:初步體會雙元相關物理量建立的一般思維方法。
初中物理教學重難點的設計要指向核心素養。作為教學設計的一個重要環節,教學重難點是初中物理課堂教學著重要解決的教學內容,在教學設計時要把核心素養貫穿到其中。
2.1 基于核心素養設計的教學重點教學重點是依據教學目標,在對教材進行科學分析的基礎上而確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學內容。每一堂初中物理課的重難點都不同,但在設計時基于核心素養來設計。
如滬科版初中物理《9.1科學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設計如下核心素養重點。首先是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物理觀念作為教學重點:(1)杠桿的概念及杠桿的平衡條件。(2)理解支點、阻力、阻力臂、動力、動力臂。其次是以物理學科核心素養中的科學思維作為教學重點:(1)建立杠桿模型。(2)經歷“探究杠桿平衡條件”的探究過程,參與科學探究活動,體驗科學探究的全過程。
2.2 基于核心素養設計的教學難點。教學的難點是指學生不易理解的知識,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教學難點的設計要以學情為基礎,是指向核心素養的難點。
如滬科版初中物理《16.1電流做功》設計如下核心素養教學難點:通過從能量轉化的角度認識電能,使學生形成電流做功的物理觀念,通過探究影響電流做功的因素實驗,培養學生科學探究的能力和科學的思維,通過學習讀家用電能表,并且嘗試測算電費,了解一度電能夠做很多事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責任。從生活實例中認識電流做功,認識到電流做功與生活的緊密聯系。
教學過程是指師生在共同實現教學任務中的活動狀態變換及其時間流程。教學過程由相互依存的教和學兩方面構成。初中物理教學過程的設計要以核心素養為旨歸,教與學都指向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
如滬科版初中物理《16.1電流做功》設計以核心素養為旨歸的教學過程,分為教部分與學部分。教部分設計如下:(1)創設閃電視頻情境導入新課。(2)小組活動討論:活動一:經過自制水壺實驗,舉三個生活中電流做功的實例并加以說明。活動二:猜想電流做功與哪些因素有關。以實驗的形式進行科學探究這一問題,小組活動最后得出猜想。活動三:自主學習,測算電費。分發電費表,學生學會用電費單。(3)總結本課所學知識點。學生的“學”部分設計,強調以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式學習為主。以這種學習方式的學習過程也是初中物理學科核心素養的重要體現。
“基礎教育階段的物理課程用物理核心素養一詞集中概括了物理學科的教育價值,并將其作為教育目標來引領課程、教材和教學的改革方向。”[2]初中物理教學設計要基于學科核心素養來設計,從教學目標到教學重難點,再到教學過程設計都要以核心素養為旨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