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麗
安丘青云城投 山東安丘 262100
雖然全面預算管理可以很好的推動城投企業的持續發展,但往往因為缺乏對全面預算管理充分的重視,導致在實際應用全面預算管理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比如沒有建立全面預算機構、預算編制粗糙及重視程度不高等。因此,對城投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解決對策進行深入系統的分析探討十分有必要。
因為城投企業是由地方政府融資產生,所以大多數的管理者屬于政府相關部門調任,對于企業管理缺乏認識和經驗,片面認為是財務部門的常規工作,或者消極開展全面預算管理工作,對全面預算管理重視程度不夠,最終導致企業內部管理混亂。從領導層和預算編制人員角度來說,還是將全面預算等同于傳統預算,預算編制缺少企業戰略理解和前瞻性。從企業部門角度來說,因為各類部門參與度不足,對各項指標的理解也存在差異性,未樹立全面預算管理意識,實際開展的工作無法與企業經營目標做到一致。
一些城投企業未對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充分的重視,沒有設置專門的結構開展全面預算工作,還有很多的城投企業根據自身發展已經建立了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但在實際應用管理中,力度不足,缺乏機構職能規劃與監管,導致結構流于形式,未有效發揮全面預算管理優勢。
全面預算管理要想獲取預期成效,必須有規范合理的績效考核機制,可以及時對企業控制管理作出評價,并對存在的問題給予解決。但是,因為城投企業的核心領導人來自政府部門,無論是企業的管理體系,還是日常運營模式,均有濃厚的政府色彩。更為重要的一點是,內部業績考核往往需要國有資產管理部門主持進行,對企業運營效益和員工訴求關注度不足。
往往因為各層級單位缺乏對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視,未從戰略高度對預算編制進行全局考量,而是將其作為一項日常工作,交由財務管理部門進行粗略的估算,沒有對預算中的實質性指標進行分解與量化,導致預算編制缺乏依據。除此之外,在編制方式的應用上,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無論是業務預算、專項預算還是財務預算,所采用的編制方法均較為單一,所應用的增量預算法會加大預算規模,造成資源浪費與管理松弛。
對于城投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重視程度不夠的問題,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①加強日常全面預算管理理論學習,掌握更多關于全面預算管理的知識,并與傳統思路下固有的預算概念區分開來,根據企業發展現狀和戰略目標,制定行之有效的全面管理制度與措施;②積極做好全面預算管理的宣傳與引導,加強經營目標動力,將全面預算管理落實到日常管理工作中去,創建全面預算管理的良好氛圍;③始終貫徹全員參與、業務范圍全面覆蓋及管理流程全程跟蹤的管理原則,將預算管理深入到企業的經營、投資與財務等各項活動中去,并將事前、事中及事后的經濟活動納入到預算管理中去[1]。
為有效實現城投企業全面預算管理目標,必須積極構建全面預算體系和結構,且要保證所建立的全面預算機構可以發揮以下職能:①依據企業發展現狀,制定和頒布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并組織編制綜合平衡預算方案;②及時下達已經批準的年度計劃,并協調解決和執行其中的問題;③對企業審議方案進行即時調整,并依據授權進行審批,同時需要對企業經營現狀進行質量考核,全面考核預算管理。除此之外,所設立的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必須包括負責人(主任)、總會計師(副主任)、各類副總經理及下屬的負責人等,比如銷售部門、生產部門、人力資源部門等。通過構建全面預算管理委員會,確保全面預算可以深入至企業管理事務的各個角落,能夠獲取到第一手資料,實現“全面”背景下預算的覆蓋[2]。
為了有效確保全面預算管理可以深入到企業的管理事務中來,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在實踐應用全面預算管理時,要重視與績效考評制度的積極配合,可以進一步對企業員工的基本工資與績效工資進行細化,構建更加合理科學的績效考評制度,確保事權和財權可以有機的結合起來,讓企業員工獲得實實在在的好處。不過目前所面對的情況是,往往有些城投企業的考核權限與工資薪酬設定均掌控在政府主管部門,母公司缺乏考核職權,無法有效根據經營狀況及時調整管理措施。所以,除了城投企業自身努力改變外,還需要政府部門的鼎力支持。
針對預算編制粗糙的問題,需要做好以下兩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根據全面預算中的業務預算、財務預算及專項預算特點合理選擇編制方法,可以采用的方法有定期預算法、滾動預算法及作業基礎預算法。且要保證對自身業務和外部經濟狀況進行充分的分析,確保整個全面預算編制方案更加的真實和全面。另一方面需要將各個層級的業務通過數量和金額予以細化,以求更加全面的反映企業運營特點,為后續具體的活動提供依據[3]。
作為地方融資平臺,城投企業已經逐步轉型為市場經營的主體,為了更好的適應國家宏觀調控,滿足自身發展需求,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十分關鍵。這要求城投企業要從思想觀念、管理模式等方面著手,針對全面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制定針對性的解決措施,尤其是在預算編制時,要針對潛在的風險制定相應的防控措施,以此從容面對各類風險,提升內部管理控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