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旭光
萬事興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天津 301900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種新型高技術混凝土,是在大幅度提高普通混凝土性能的基礎上采用現代混凝土技術制作的混凝土,它以耐久性作為設計的主要指標,同時高性混凝土必須具有:高工作性、適用性、強度、體積穩定性、經濟性等特性,其耐久性是通過高工作性予以保證的。高性能混凝土在配制上的特點是低水膠比,選用優質原材料,除了傳統的水泥、水、集料外,必須摻加足夠數量的磨細摻料和高效外加劑[1]。
混凝土質量直接影響到建筑物的功能性和耐久性,必須在施工期間將質量風險控制到最小,加強事先控制和事中控制,及時發現、處理混凝土施工過程中的問題,將質量隱患降到最小。
拌合物性能不穩定,拌和物每盤之間的變異系數較大,不同盤內的拌合物性能相差較大;坍落度損失較大,不能滿足現場施工要求,拌和物在出機口檢測后滿足施工要求,但運至現場后,坍落度損失較大,不能滿足施工要求。
根據以上調查結果,混凝土拌和質量不能滿足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要求,存在質量波動,必須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改善目前的狀況,確保質量目標的順利實現。
拌合物性能穩定,拌和樓生產的每方混凝必須土滿足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要求,檢測數據符合混凝土質量驗收標準要求。
決定從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將混凝土拌和生產和施工現場結合起來,制定一套可行性的技術方案,促使此項工作順利地開展并達到預期效果。
調查發現,混凝土生產中機模聯動反應較慢:傳感器接受到稱量符合要求后的信號后傳給料倉的啟閉裝置,啟閉裝置關閉料斗門,有一個時差,這時骨料仍在投料過程中,因此常發生超稱現象,機模聯動反應較慢。
校稱頻率分析表明:拌和樓使用過程中定期進行了稱量校正,但仍會產生稱量誤差、導致拌合物性能不穩定,稱量誤差較大。
稱量誤差、機械聯動反應之間的時差是質量波動的主要原因,所以機械性能是影響混凝土穩定性的主要原因。
從嚴材料角度,地材質量波動較大,砂里的10mm 顆粒含量較多且泥塊含量偏大,粗骨
料石粉含量大,地材質量波動是主要原因;
骨料混倉:由于料倉的隔倉較低,裝載機進行喂料時發生混倉現象,一部分小石混到了砂倉里面,混倉現象也比較嚴重
砂石含水率變化:受材料供應限制,不同批次的砂混放在一起,含水率不一,引起拌合物性能變化,砂石含水率變化頻繁。
外加劑減水效果波動較大,外加劑中聚羧酸含量不穩定,引起拌和物性能變化。
另外環境氣溫已經達到了25℃,加上膠材(粉料)出廠的溫度非常高(通常會達到60℃以上甚至更高),出機口的混凝土溫度非常接近混凝土施工的極限溫度30℃;而且氣溫高,會造成混凝土中的水分蒸發,加快混凝土的坍落度損失,將無法滿足現場施工需要;攪拌車運輸距離較長,歷時長,坍落度損失快,運輸到現場后常無法滿足施工要求[2]。
針對主要原因,進行了詳細的分析討論,制定針對性的對策。
針對原材料質量波動,加強源頭把關,過程控制,派人駐場監督進場原材料質量情況,確保原材料質量合格、品質穩定,使用篩分機對到場的砂石篩分;加高砂石料倉及拌和樓料倉的隔墻高度,防止混倉;加大砂、石含水率的檢測,及時調整配合比。
針對稱量誤差大,改造稱量系統,使稱量誤差達到規范要求,在骨料下料口改造,在稱量達到設計量的90%后下料口由雙開變為單開;升級拌和控制系統,使其操作更簡易、更穩定;加大稱量系統的自校頻率;由每半年校核一次改為每月校核一次。
針對環境溫度高,采取降低環境溫度和材料溫度措施,降低出機口混凝土溫度和增加坍落度,架設防曬棚布降低骨料溫度,安裝制冰機制冰水降低砼的出機口溫度,水泥等粉料儲存降溫后用于拌和實施,為攪拌車安裝防曬棚布,防止外界溫度傳遞到罐內混凝土[3]。
派人駐砂石場,督促生產合格的產品;到場的砂石料經由物資部和試驗室聯合驗收小組目測后卸車,經試驗室檢驗合格后方可準許投入使用.
增加砂石篩洗設施,對檢查有10mm 含量顆粒及泥塊含量的砂進行篩分和沖洗,保證了用于混凝土生產的原材料合格。
拌合站將砂石料倉的隔墻加高至2m,拌和料斗的隔倉加高30cm,防止裝載機喂料時混倉。
由實驗室負責對砂、石含水率的檢測,檢測頻率較正常增加1倍,根據含水率及時調整配合比。
提高設備的靈敏度:拌和站骨料倉下料口在稱量達到設計量的90%后下料口由雙開變為單開口,減少單時流量;達到設計量后及時關閉下料斗門.
設備生產廠家升級拌和控制系統,使控制的更精確;整個拌合系統的更新變得更易用更穩定。
加大稱量系統的自校頻率;從計量所購買標準砝碼,拌和站每半年校核一次改為每月校核一次。
在料倉周圍搭設防曬棚布及封閉拌合料斗,防止日光直接照射,并加強料倉內通風,以降低骨料溫度.
在拌合樓旁邊安裝一臺GM-15K 型的制冰機(理論產量為15000kg/24h),將冰屑加入拌合用水中,以降低水溫。
水泥等粉料在運輸到場后,放置2-3 天,待水泥溫度降溫后再用于拌和。
為攪拌車安裝防曬棚布,防止外界溫度傳遞到罐內混凝土。
通過一系列的措施,解決了原材料不穩定的問題,拌合稱量的偏差值達到了驗收標準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降溫措施,有效的降低了出機口的溫度,坍落度損失降至最小,能滿足現場施工需要。
通過影響質量原因的排查梳理,并采取針對性的技術管理措施,提高了高性能混凝土拌和質量,為工程的順利進行保駕護航,保質保量圓滿完成了建設任務,也積累了必要的經驗,為后續進一步的質量提升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