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欽艷
(莒南縣人民醫院 山東 臨沂 276600)
切口感染是外科手術常見并發癥,對于骨科手術患者而言,護理方式選擇會影響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手術室護理干預的重點是采取科學、高效的護理干預措施,達到預防骨科手術切口感染率的目的[1]。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本院行骨科手術的9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分析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情況,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3 月—2019 年3 月本院行骨科手術的90 例患者的臨床資料,研究經醫學倫理會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45 例患者,男女比例28:17,年齡20 ~65 歲,平均(49.42±6.17)歲;研究組45 例患者,男女比例25:20,年齡22 ~68 歲,平均(48.32±5.61)歲,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在統計學上無意義(P>0.05),具可比性。
對照組行常規護理:輔助患者檢查生命體征指標,做好常規的疾病宣傳和感染控制等。研究組行手術室護理干預:術前護理:術前1d,護理人員探視患者,指導其對手術部位消毒和常規備皮,告知患者手術流程,對其進行安慰,告知患者術后感染的原因、處理措施,使患者有心理準備;手術室準備和護理:對手術室內的地面、器械、臺面等進行殺菌消毒,控制手術室溫濕度,手術期間注意患者的保暖工作,加強對患者生命體征監測;術后護理和出院指導:加強切口保護,換藥時需對皮膚進行消毒,患者出院后告知切口清理方法,并定期回訪。
觀察兩組生存質量,采取SF-36 量表評價生存質量,內容有生理、軀體、社會和情感等職能,分值越高則生活質量越好;比較兩組患者的住院時間和切口感染率。
數據用SPSS21.0 統計軟件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頻數、率(%)表示,行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比較,研究組的生存質量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對比(±s,分)

表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對比(±s,分)
注:與對照組做比較,aP <0.05。
組別 例數 軀體功能 生理功能 社會功能 情感職能對照組 45 72.39±2.15 71.26±2.93 70.35±4.43 70.62±2.38研究組 45 88.54±2.65a 87.14±2.74a 82.49±4.59a 81.29±2.44a t - 31.7475 26.5549 12.7663 20.9993 P - <0.05 <0.05 <0.05 <0.05
兩組比較,研究組住院時間和切口感染情況均優于對照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住院時間、切口感染率比較
手術部位感染是院內感染的主要形式之一,骨科手術患者的創傷大、切口大、恢復期長,患者發生切口感染的幾率較高,不利于患者術后恢復[2]。手術室護理主要針對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的患者,為了提高患者療效、降低并發癥發生率,有利于患者病情控制。對骨科手術患者采取手術室護理干預,能更全面、細致地為患者服務,為患者提供更舒適的服務,使患者心情愉悅,促進患者恢復,進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3]。為探討手術室護理干預對骨科手術切口感染,本文針對本院行骨科手術治療90例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分析。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生存質量優于對照組;研究組住院時間(13.82±4.71)d 比對照組低;研究組的切口感染率為6.67%,低于對照組的26.67%,表明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骨科手術護理中效果顯著,能減少切口感染,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縮短住院時間。究其原因,可能是手術室護理干預能從術前護理、手術室準備、術中護理、術后護理和出院指導等方面為患者提供科學、全面、系統的護理干預措施。術前的準備工作和患者心理建設是極其重要的,能減輕患者心理負擔,使患者增強治療信心,保持良好的心態;術中的生命體征監測和患者保暖措施等,更人性化的護理干預,能減輕手術帶給患者的不適感;術后的切口護理極其重要,切口清洗和換藥是降低切口感染的關鍵,護理人員須殺菌消毒,降低感染率[4]。最后患者出院時,需對患者進行出院指導,需指導患者及其家屬采取正確的方式護理切口,一旦切口癢痛、發紅,需及時就醫。如果出院后身體出現其他不適感,也需要來院檢查,以此降低切口感染率,促使患者積極康復。手術各階段加強對患者的護理干預,尤其是做好醫療器械、病房、患者皮膚等的清潔消毒工作,能顯著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患者恢復快速,能縮短住院時間,減輕家庭負擔,患者滿意度更高[5]。
綜上所述,手術室護理干預應用于骨科手術護理中效果顯著,能減少切口感染,提升患者生存質量,縮短住院時間,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