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特約評論員
當歷史的巨輪駛向充滿希望的未來,古老而又生機勃勃的中華大地正在翻開新的奮斗篇章。10月29日,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在北京勝利閉幕。全會審議通過《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這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長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站在“兩個一百年”的歷史交匯點,從“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到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遠景目標,美好藍圖已然繪就,新的征程正在開啟,挑戰雖艱但前景光明,櫛風沐雨然斗志尤盛,時和勢皆在我!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即將過去的“十三五”時期,是跋涉在民族復興道路上的社會主義中國走過的“關鍵一程”。回望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砥礪前行、開拓創新,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成就,全面深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全面依法治國取得重大進展,全面從嚴治黨取得重大成果,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加快推進,中國共產黨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優勢進一步彰顯。看今朝,“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勝利在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向前邁出了新的一大步,社會主義中國以更加雄偉的身姿屹立于世界東方。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抓住重要的戰略機遇期,我們自信百倍;迎接機遇和應對新的發展變化,我們堅定從容。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必須統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保持戰略定力,辦好自己的事,善于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抓住機遇,應對挑戰,趨利避害,奮勇前進。
要堅持創新在我國現代化建設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建設科技強國;要加快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推動經濟體系優化升級;要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新發展格局;要全面深化改革,構建高水平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優化國土空間布局,推進區域協調發展和新型城鎮化;要繁榮發展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要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要實行高水平對外開放,開拓合作共贏新局面;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要統籌發展和安全,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國;要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實現富國和強軍相統一……佇立歷史新起點,一幅關乎未來中國發展的路線圖已經繪就,在重整行裝、再踏征途之際,我們離不開“風雨多經人不老,關山初度路猶長”的精氣神,少不了新中國成立70余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40余年來堅持不懈的“奮斗哲學”。
“中華民族積蓄的能量太久了,要爆發出來去實現偉大的中國夢。”成就美好夢想、鑄就復興偉業,我們必須跑好自己的一棒。讓我們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奮力把藍圖變為現實,奪取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