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勇剛?劉海?許文婷


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關鍵時期,為推動機關黨建更好助力脫貧攻堅,理縣縣委組成專題調研組,深入鄉鎮、村社,深入了解機關黨建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的開展情況。在調研中發現,機關單位通過一手抓機關黨建主責、一手抓脫貧攻堅主業,推動黨員干部自覺扛起抓黨建促脫貧這個政治責任,實現了機關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一體推進。
提高機關黨建質量 助推脫貧攻堅見實效
支部黨建有力是帶動幫扶村發展的首要前提。一是建好支部共建組織??h直機關單位黨組織通過支部共建,嚴格落實“三會一課”制度、嚴肅黨組織生活,著力解決班子不團結、軟弱無力等問題。二是配強駐村“第一書記”??h直機關單位選派一批政治意識強、工作能力高、基層經驗豐富的干部擔任“第一書記”,帶領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落實黨的扶貧開發和強農惠農富農政策,找準影響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的困難、問題和癥結,推動貧困村各項事業發展。三是發揮黨員先鋒作用。充分發揮黨員宣傳引導作用,積極宣傳扶貧政策,通過講政策、講歷史、講發展、講變化,讓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和國家的關心關懷,引導廣大群眾增強感恩意識、誠信意識和家國情懷,摒棄“等靠要”思想,樹立勤勞致富的信心。
幫扶措施精準是實現幫扶村增收的關鍵所在。一是圍繞基礎設施幫扶。道路交通、安全飲水、灌溉渠系等基礎設施是影響群眾奔小康的重要因素??h直機關單位黨組織始終將基礎設施建設作為重中之重,按照鄉鎮“提需求”、部門“出項目”的原則,統籌協調項目資金,夯實脫貧摘帽的基礎。二是圍繞集體經濟幫扶。發展集體經濟是穩定集體經濟收入、保障群眾充分享受改革發展紅利的重要支撐。縣直機關單位黨組織圍繞“如何發展集體經濟,增強鄉村發展內生動力”這一目標,指導村集體創建合作社,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三是圍繞群眾增收幫扶。開展精準幫扶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增加群眾收入,這是檢驗幫扶成效的重要指標??h直機關單位黨組織深入實施政策兜底促增收、就業創業促增收、發展產業促增收等重點幫扶工程。四是圍繞“扶志+扶智”幫扶??h直機關單位黨組織充分運用法治、德治、自治“三治融合”治理模式,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幫助其轉變“等靠要”思想,引導群眾樹立勤勞致富觀念,自覺養成法治思維,營造良好社會風尚。
幫扶機制長效是助推幫扶村奔小康的堅強保障。一是建立責任落實機制。縣直機關單位黨組織把抓黨建促脫貧攻堅成效作為各幫扶機關黨組織責任考核和黨組織書記述職的重要內容,作為班子考核、干部提拔、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構建黨組書記親自抓、分管領導牽頭抓、工作人員具體抓的責任體系。二是建立管理監督機制??h直機關單位黨組織建立層級負責的管理機制,將幫扶單位、幫扶人員、幫扶成效等工作內容納入管理考核重點體系,建立周督察、月督導督察工作機制,對工作推進不力的實行通報和約談制度。三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對縣直機關單位在幫扶村所在鄉鎮政策落實情況進行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年底目標考核獎懲問責依據。鮮明用人導向,把脫貧攻堅實績作為班子考核、干部提拔、評先選優的重要依據。
對標問題 推進機關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在抓實機關黨建促脫貧攻堅過程中,縣直機關單位黨組織探索出了一些經驗做法,但對照新時代機關黨建工作的新要求和群眾對脫貧奔小康的新期待,目前機關黨建工作助推脫貧攻堅依然存在一些問題,比如個別機關單位對幫扶工作認識“不到位”、機關黨建與幫扶工作“有脫節”、機關黨建與業務工作“兩張皮”、機關黨建與基層調研“不緊密”,為破解存在的問題,可以從五個方面入手,推進機關黨建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
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對幫扶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建議縣委將幫扶工作納入對縣直機關單位黨建工作常態化考核內容,督促縣直機關單位把幫扶工作列入本單位黨委黨組重點工作部署,納入一項常態化工作任務去安排。加強縣直機關單位黨建工作力量保障,切實發揮各單位機關黨委牽頭統籌抓幫扶工作作用。
進一步加強支部結對,切實建強基層黨支部。聯系單位機關黨支部要與聯系村黨支部結對共建,常態化開展形式多樣的共建活動,聯合開展“三會一課”,提高機關和基層黨員干部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水平和運用能力,不斷提高黨的組織建設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水平。
進一步深化調查研究,切實強化幫扶針對性。建議實行蹲點調研,幫扶單位領導帶隊下沉到幫扶村,深入到藏寨羌鄉、田間地頭、群眾家中,收集第一手資料,精準掌握群眾需求,結合實際詳細制定幫扶工作實施方案,列出時間表、畫出路線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
進一步加強人才培養培訓,切實提升幫扶水平。鮮明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任人唯賢的用人導向,把機關單位中敢擔當、能干事、善作為的干部人才選出來,通過掛職鍛煉、駐村幫扶等方式,加強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推動干部人才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在全社會形成敢擔當、善作為的良好政治生態。
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切實鞏固幫扶成果。完善督查檢查、考核評價等機制,避免多頭檢查、重復考核,減少基層填表、報資料等環節,讓幫扶單位和基層組織有更多精力和時間用于幫扶工作。建立抓黨建促脫貧專題培訓常態機制,全面增強幫扶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作者單位/中共理縣縣委) (責編/范吳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