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良義 馮雅可

在樂山師范學院里,總能看到一名精神矍鑠的老人,他有時坐在教室聽青年教師講課,有時走進社團與學生“打成一片”。無論是學校晚會舞臺,還是講課備賽現場,都少不了他的身影。“教育意味著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樂山師范學院校關工委五老志愿者敖良義便是師生們的精神之樹。
以身作則立師德
“我太熱愛這份工作了,校園讓我充滿活力。”眼前身著休閑裝、戴著紳士帽的敖良義,散發出的精氣神,讓人無法把他與82歲高齡老人聯系起來。
1999年退休后,原本從事教學和管理工作的敖良義重返校園,先后被樂山師范學院聘為教學督導、校關工委青年工作負責人。他常說:“教師必須教書育人,要用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去引導學生。”帶著這份職業信念,敖良義不辭辛勞,常年開展師德修養的宣傳教育工作。
敖良義搜集整理了大量資料和實例,撰寫了“在教學實踐中加強師德修養”的專題講稿,先后受十多個二級學院邀請,為教師開設師德修養專題講座。近5年來,他每年都會為參加崗前培訓的新教師授課,他的生動講解獲得了教師們的點贊。
青年教師趙新娟至今還記得剛進校任教時,敖良義對她說的一番話:“師德是教師職業的靈魂,為人師表,一定要用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榜樣,尊重關愛學生。”這是敖良義從事教育工作數十年一直秉持的初心,也是他參與高校關工委工作20年來,堅持不懈向青年教師傳遞的正能量。
毫不懈怠正學風
好師德帶來好學風,好學風又不斷激勵著教師向上向好。
樂山師范學院有一個“學風建設督導團隊”,是敖良義動員十余位老教授組成的。學校爭創 “優良學風班”的檢查、評選工作都由督導團全程參與。老教授們經常深入課堂聽課、走訪任課教師、召開班級學生座談會,盡量準確掌握學生們的學習紀律、學習態度、學習方法和學習成效。老教授們所收集的資料,為學校“優良學風班”評選提供了準確可信的依據。
敖良義年紀雖大,但他依舊耳聰目明,思緒活絡。有一次隨堂聽課,他發現后排一名女學生一直在埋頭寫字,定睛一看,豁然發現“遺書”二字,下課后詢問才知是虛驚一場。原來,寫“遺書”是老師布置的作業。隨后,敖良義與老師進行了交流,提出了建議。
“敖教授年事甚高仍心系教育,為優良學風建設發揮余熱,是全校師生的榜樣。”樂山師范學院團委書記李東介紹,敖良義牽頭組成的督導團已配合學生處工作了十多年,他們認真負責提出多項建議被學校采納,實實在在推動了學校的學風建設。
傾囊相授助成長
“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是我放不下的心事!”20年來,敖良義傾情關心青年教師與青年學生成長,毫不吝嗇將自身積攢的教學經驗、學習感悟傾囊相授。
生命科學學院有一位剛來學校的青年女教師,擔任了大三的《細胞生物學》這門課程教學。該課程本身教學難度較大,加之其教學不得法,她連續兩次期末評教排在全院倒數第一,學生要求換老師的呼聲不斷,為此她哭過好幾回。
曾教過這門課的敖良義得知后,每周都會旁聽這位教師講課,課后與她共同研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有時還和她共同備課。如此耐心、全面地指導堅持了一學期后,該青年教師教學水平明顯提高,她的課也受到了學生歡迎。如今,這位青年教師已成為學院骨干教師。
敖良義聽過近200名青年教師的課,課后交流的真知灼見常常讓青年教師受益良多。青年教師參加省級、國家級講課比賽前,都希望得到他的指導。而他也是義不容辭,盡心盡力。近年來,敖良義指導參加全省和全國教學競賽的青年教師共14人,成績不菲。“沒有敖教授的悉心指導就沒有我的進步。”獲得全國高校數學微課程教學一等獎的青年教師黃寬娜說,敖良義淵博的知識、高尚的師德激勵著她在教學路上不斷前行。
如今,能歌善舞的敖良義還擔任了10個學生社團的指導工作,長期活躍在學生社團中,是師生們都喜愛的“老頑童”。每當有人說:“敖老,您應該休息了。”敖良義便會笑著應道:“人老心不老,做好關工委工作,我是停不下來咯!”(責編/黃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