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娜

為給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成都市創新“3333”黨建工作體系,推動產業功能區黨建與“兩新”黨建、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
7月16日,成都市產業功能區干部人才學習提能計劃推進會在新都區召開。根據產業功能區干部人才學習提能計劃安排,按照“分層分類、分級調訓”原則,成都市5年內將把66個產業功能區2200名黨政干部、30萬名企業經營管理人才、70萬名專業技術人才、100萬名技能人才全員輪訓一遍。
為推動產業功能區高質量發展取得新進展,成都市積極探索產業功能區黨建工作,堅持把黨的領導貫穿產業功能區建設全過程,以黨建引領城市共建共享、人才人氣共聚、功能共補共強、產業共振共興,構建契合產業功能區發展的黨建工作新格局。
建強組織堡壘 凝聚“紅色動力”
2017年7月,成都在國家中心城市產業發展大會上提出,統籌布局建設一批主導產業明確、專業分工合理、差異發展鮮明的產業功能區。這是成都轉變城市和經濟工作方式的一次革命,也是克服“大城市病”叢生和區域發展同質化的一次探索。
經過三年多的實踐探索,一大批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都市現代農業重大項目在66個產業功能區相繼落地,功能區建設初步成形、效應逐漸顯現。
“相比產業園區,產業功能區集生產和生活為一體,對管理體制機制創新、高端人才培養聚集、干部隊伍建設、組織體系優化、產業社區發展治理等方面要求更高。”成都市委組織部組織三處處長徐翼介紹,按照“中心工作推進到哪里,黨的建設和組織工作就要跟進到哪里”的思路,成都市按照城市基層黨建系統性整體性要求,對產業園區“444”黨建工作體系進行健全完善,升級為“3333”黨建工作體系(即“三種方式”建強組織體系、“三個平臺”形成黨建合力、“三套機制”增強黨建質效、“三個體系”提升服務能力),推動了產業功能區黨建與“兩新”黨建、與城鄉社區發展治理等工作深度融合,助力產業功能區成為城市發展主引擎。
據悉,成都市66個產業功能區主要依托“三種方式”建強組織體系,即依托機構建立產業功能區綜合黨委,在集聚區、產業鏈建立區域型、產業型綜合黨委,按照地域相鄰、行業相近、產業關聯等原則組建聯合黨支部、臨時黨支部。
“針對功能區企業多、黨員多的實際情況,我們積極探索實踐‘1+3+N黨組織體系,在黨工委領導下,以園區綜合黨委為統攬,建立智谷電商服務、電商云谷總部和她妝小鎮三個產業社區綜合黨委,每個綜合黨委指導管理N個企業黨組織。”成都武侯區電商產業功能區黨工委負責人說。
創新黨建模式 夯實組織保障
8月26日,成都汽車產業功能區綜合黨委“主題黨日輪值”啟動儀式暨第一次主題黨日輪值活動——成都炭素“百日降本先鋒”經驗分享活動在成都炭素有限責任公司開展。活動中,成都炭素2020年5月和6月“降本先鋒”廖軍、譚輝分別對他們各自在成都炭素開展的“全面降成本,大干一百天”活動中的先進經驗和具體做法進行交流……目前,以黨建為主題的各類活動正在各個功能區有序推進。
為提升黨建引領功能區建設發展實效,成都市要求各級各部門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強化基層基礎保障。要求為每個功能區至少配備兩名全職黨建指導員,推動基層黨建各領域工作經費保障在功能區落實;同時,功能區還按照“中心+站點”的模式構建“1+N”黨群服務陣地體系。
在成都高新區,新經濟活力區綜合黨委按照“在孵化企業的同時,同步孵化企業黨組織”的“雙孵化”思路,打造黨建孵化器,鼓勵存量樓宇資源轉化為孵化載體,為黨員群眾創業提供空間,將孵化器打造成為黨建陣地,激勵黨員在創業陣地上發揮先鋒示范作用。
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區傳化公路港里的“卡車司機之家”也讓不少人豎起了大拇指。最近,常年在四川、湖南兩地跑運輸的老秦從“司機之家”微信群里獲悉,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區傳化公路港里的“卡車司機之家”全新升級亮相了:新增了司機學習車輛維護知識的會議室,司機休息室里按摩椅、手機充電器、健身設備等配置齊全。
最讓老秦心儀的并不是“卡車司機之家”完善的配套設施,而是這里時常會舉行的“卡友大講堂”活動,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管委會借助這一平臺,經常會組織司機中的流動黨員開展黨建活動。老秦在部隊入黨,退伍后干上運輸,沒想到在新都智慧物流產業園區重新過上了組織生活,“找到組織的感覺真好,每次來都像回家。”(責編/陳賢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