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肺炎球菌廣泛地存在于我們的環境中,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接觸它。肺炎球菌引發的肺炎、腦膜炎、敗血癥等嚴重疾病,每年給無數的個人和家庭帶來嚴重的傷害。
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球每年大概有160萬人死于肺炎球菌帶來的疾病。肺炎球菌可以定植在我們的鼻腔里,如果你的免疫系統健全,那么這種細菌并不會讓人生病。不過,免疫力未發育完全的嬰幼兒和免疫力下降的老年人,都是易感染肺炎球菌并致病的高危人群。

肺炎是兒童常見的多發病,可以導致肺炎的病原體很多,肺炎球菌是其中殺傷力最大的細菌之一,被稱為“被忽視的兒童健康殺手”。
寶寶剛出生時能夠從媽媽體內獲得“母傳抗體”,幫助其抵抗常見細菌和病毒的侵襲,但母傳抗體通常只能維持6個月左右,6個月以后就逐漸消失;而此時寶寶自身的免疫系統尚未完全建立,免疫功能相對低下,極易發生肺炎球菌感染。
肺炎球菌廣泛存在于健康成人和兒童的鼻咽腔中,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一個咳嗽或噴嚏就可以將病毒散播在空氣中,因此即使寶寶不出門,也能通過大人接觸到。
雖然肺炎球菌名字中有肺炎,但當它突破屏障,進入血液后,會引發一些嚴重的侵襲性疾病。肺炎球菌進入下呼吸道可以引起肺炎;穿過血腦屏障,可以引起細菌性腦膜炎;穿過肺泡上皮細胞、侵襲血管內皮細胞進入血液,可以引起菌血癥和膿毒血癥;它還可以從鼻咽部移行進入鼻竇,引起鼻竇炎;通過咽鼓管進入中耳,引起中耳炎。

肺炎的臨床表現,最早期大部分都是以感冒作為第一癥狀,包括發燒、喉嚨痛、咳嗽。嬰幼兒時期由于免疫功能尚不成熟,病菌沿支氣管播散形成以小氣道周圍實變為特征的病變——支氣管肺炎。年長兒則以肺大葉或肺節段為單位的炎癥多見,即大葉性肺炎。

65歲以上的老人是成年人中肺炎球菌感染的主要風險人群
由中華預防醫學會疫苗與免疫分會編寫的《肺炎球菌性疾病免疫預防專家共識 (2017版 ) 》指出,成年人易感人群和危險因素,包括年齡>65歲。
肺炎球菌是流感合并感染的最常見致病菌。數據顯示,流感大流行期間肺炎球菌占流感合并感染的40.80%。
研究認為,流感病毒可以損傷下呼吸道上皮層,使細菌更容易定植,并且流感病毒導致的其他病理變化,也有利于肺炎球菌致病。反過來,肺炎球菌也可以增強病毒的致病力。
中國有大量的患有呼吸道慢性病的患者,其中老年患者居多,如果老人本來就患有哮喘、慢阻肺、肺間質纖維化、支氣管擴張等慢性病,或者老年人有心臟疾病或者腎臟功能不全等問題,就更加需要降低合并感染帶來的疾病風險。

肺炎鏈球菌引起的肺炎常突然發病,表現為高熱、寒戰、胸膜劇烈疼痛、咳鐵銹色痰。10%-20%的患者可于高熱期伴發菌血癥。其病理表現主要是最初肺泡內有大量纖維蛋白滲出液,繼之是紅細胞和白細胞向肺泡內滲出,最終導致病變部位肺組織實變。病變通常僅累及單個肺葉,故稱為大葉性肺炎。

肺炎鏈球菌主要引起人類大葉性肺炎。40%~70%的正常人上呼吸道中攜帶有毒力的肺炎鏈球菌,可見呼吸道黏膜對肺炎鏈球菌存在很強的自然抵抗力。
然而,自身有免疫缺陷的青壯年,則要非常警惕肺炎球菌感染,包括呼吸系統疾病方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患者;慢性心臟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慢性肝病和肝硬化患者;慢性腎功能衰竭、腎病綜合征患者等。
另外,像醫護人員這樣的特殊人群,他們可能長期照顧病人,特別是流感高發季節,需要預防肺炎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