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邗組
工作亮點
以“村企聯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

“一年過半了,還有不少村民找不到工作,怎么辦?”揚州市敬業工藝品有限公司負責人、邗江區楊廟鎮沿山河村黨總支副書記張明生十分擔憂。經過村“兩委”共同商議,他決定拿出一個車間做成“紅色車間”幫扶困難家庭,以“村黨支部+企業+貧困戶”模式,實現黨建全覆蓋、企業創收、貧困戶脫貧致富三重目標。
自省、市委研究部署村企聯建相關工作以來,揚州市邗江區積極響應、加快行動,把村企聯建作為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有效載體,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舉措。
高新區黨工委利用轄區內企業多、高校多的區位優勢,形成區域統籌、資源整合、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黨建合力。一方面,各村利用“希望村塾”、居家養老服務中心、婦女兒童之家,解決園區企業職工子女照看、老人照顧等難題。選派黨建指導員幫助非公企業黨組織開展黨建工作,為企業發展排憂解難。另一方面,校區、園區企業將優質資源向村傾斜,駐地高校與屬地村黨組織結對共建,定期開展志愿服務、宣講科普知識等。組建幫扶網格小組,定期開展“紅色助老服務”“愛心助學服務”“接力助工服務”等活動,切實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
槐泗鎮41家規模企業全部單獨建立黨支部,并統一劃歸村黨組織管理,將規模企業黨組織負責人、黨員骨干聘任為村黨組織“兼職委員”,組織村企黨員共同參加黨日活動。結對共建以來,各企業共投入5000多萬元,幫助各村建通組道路、農民廣場,建原材料基地、專業合作社,實現大部分土地市場化流轉,形成了“以工促農、村企互動”的良好格局。
楊廟鎮黨委建立村企共建策劃室和6家村企共建活動室,構筑企業黨員“學”與“做”新平臺,為園區黨員、“口袋黨員”、“流動黨員”構筑精神家園。打造黨建教育特色品牌、“困難勞動力培訓”品牌、環保教育品牌,從組織覆蓋、隊伍建設、作用發揮、夯實責任等方面營造村企共建新格局。
楊壽鎮有針對性吸收“三不”型(管理上不占職數、經濟上不取報酬、工作上不定分工)的“義務村官”進入村“兩委”班子,提升農村黨員干部隊伍的整體素質。村黨組織與“義務村官”掛聯的企業黨組織結對共建,支持企業開展黨建活動,引導企業援建村級黨群服務中心建設,不斷提升黨建陣地的政治功能和服務功能。